近些年,我國民辦教育事業發展迅猛,招生規模日益擴大,教育教學質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然而,在民辦中小學的實踐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改善,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促進其實現健康發展。其中,以成本管理工作為代表,其管理的質量和管理的效率將會對學校的穩定運營和教書育人帶來極大影響。結合實際,由于民辦中小學的成本構成較為復雜,引發了一系列的成本管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成本管理內容混亂、財務制度執行力度較差、成本管理不夠規范、收費行為不夠規范、未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為此,學校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從多個維度著手,制定出針對性的成本管理措施,將成本壓降工作落實到位,讓學校可以將資金用在教書育人和購置現代化教學的設備之中,以改善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成本管理水平。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各學校在課程、師資、管理工作上組織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日益深入,學校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其面臨的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為提高民辦教育在教育事業中的優勢地位,學校要通過有效的措施組織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辦學效益,改善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民辦中小學的成本構成
民辦學校的成本主要是指用于教育培養學生的商品和勞務費用支出,主要涵蓋了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學生活動費、稅金、人才引進費、其他商品和服務等費用。基于財務實務角度來分析,其租賃費、勞務費、人才引進費占比金額相對較大,是影響學校成本的主要指標。
學校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成本管理內容混亂 成本管理內容混亂,主要表現在舉辦者出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混為一談,未能結合不同的管理內容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大多數費用開支未按照預算管理計劃執行,也沒有對學校的各項資產、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導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財務制度執行力度差 學校的成本管理工作要通過制度的建設來為其提供約束和保障。但是結合實際,個別學校的財務制度淪為虛設,未能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起針對性的分類管理制度,未確定會計主體的地位,導致在出現財務管理問題之后,各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無法做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可追溯和可查詢。
成本管理不規范 在進行學校成本管理時,需要做好成本審核,特別是按照政府要求制定的各項費用,明確是否按照規定標準進行定價調整,需明確學生的人均定價成本,并以此為標準,對成本支出展開分析。然而,結合實際,個別學校只是以上年度的成本支出作為參考依據,未明確當前年度的人均定價成本,導致成本管理基礎不夠科學。
收費行為規范化問題 學校的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學費、住宿費、餐飲費、校車費等多個維度,需做好相應的成本管理。但是結合實際,個別民辦中小學由于不是由政府部門出資的公辦學校,財政部門對其監管力度相對薄弱,因此在成本審核及管理工作中太過放松,各項費用的審核過程不夠規范,進而影響了成本管理的效益。
未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 學校成本管理工作需要通過信息化系統和數據模型來搭建成本管理體系,如此才能保證整個成本管理過程的可視化。但是結合實際,個別民辦中小學只是簡單地運用ERP管理系統來組織成本管理工作,缺乏針對性的成本管理模塊。也沒有利用好大數據和建模技術,導致成本管理效益分析內容不夠全面,影響了最終的管理結果。
學校加強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確定管理重點,做好成本分類管控
舉辦者出資 舉辦者出資主要指的是舉辦者可以通過貨幣資金,也可以通過實物、建設用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資產作為辦學出資。在進行舉辦者出資管理工作時,舉辦者需要切實履行好其應有的出資義務,并將資金合理利用在土地、校舍建設等工作中。在這一過程中,不可以通過虛構債權債務、利用關聯交易的方式進行抽逃出資,也不可以對辦學經費進行隨意挪用,更加不可以利用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途徑對民辦中小學的資金、資產進行占用。
預算管理 在預算的制定上,要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基本原則,將當年的預算、年度收入增減系數和以往年度的基金余額相聯系,使得預算更加科學。
資產管理 在民辦中小學的資產管理工作中,其資產主要劃分為貨幣資金、存貨、債券等流動性資產和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為代表的長期資產。民辦中小學收取的各類住宿費和學費需要在我國教育部門進行備案,通過備案賬戶來進行收支管理,并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到學校的財務專戶中去,不可以對資金賬戶中的資金進行隨意出借,也不可以把資金歸集到舉辦者或其他利益相關主體的賬戶中來展開集中管理。在資產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應收及預付款項的清理和結算工作,不可以出現長期掛賬。并對固定資產、政府補助資金所形成的固定資產進行分別登記入賬,做好分類管理,建立健全的資產管理制度和清查制度,保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和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定期做好盤點,及時處理好其中的盤盈資產和盤虧資產,以確保資產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負債管理 在負債管理工作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流動負債,一種是長期負債。學校需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清算,確保債務能夠按時歸還。在此期間,學校要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管理體系,以便對負債的規模進行有效控制,并對債務結構進行更好的調整,充分考慮到對債務風險承受的能力,從而將風險從根本上加以預防。
明確會計主體地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辦中小學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之后,便擁有了獨立的法人資格,因此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需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為此,需要確定會計主體地位,以便對收入、支出及結余進行獨立的核算,同時設置好往來賬款項目,以便清晰地展現出學校和其他經濟主體之間存在的經濟關系。學校依法享有法人財產權利,舉辦者不可以對這部分的資產進行再度支配,也不可以出現隨意抽回的問題。學校財產中的國有資產以及個人捐贈需要進行精準區分,并建設對應的賬目,明確產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保障財務管理過程的規范性。學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嚴格依照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方針,對國家、學校、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進行合理處理,并通過制度確定各個部門的權責、利益關系,以此保證整個財務管理過程有章可依、有跡可循。具體來說,財務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管理、財務收支、審批、費用開支標準、會計核算、人員崗位責任、內部牽制、稽核、收費票據、會計檔案、財產管理制度等。
規范成本管理,做好成本審核
學費成本審核 在學費成本審核工作中,需要制定和調整民辦中小學學費的政府指導價,依照相關規定要求,組織好學費成本定價調查和審核工作。并在扣除財政補貼補助收入、住宿服務成本、校車收入、食堂服務成本等項目的基礎上,明確學生的人均定價成本。
住宿費成本審核 在進行住宿費成本審核時,需要對民辦中小學住宿費政府指導造價進行制定和調整,嚴格依照省級物價局頒布的有關學生住宿費定價成本的通知辦法,組織好住宿費用定價的成本調查和審核工作。并在財政補貼補助收入扣除項目的基礎條件下,確定人均學生的住宿費成本。
餐飲費成本審核 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結余資金應結轉到下一年度繼續使用。食堂實行獨立核算,由學校統一管理,并開設食堂專用賬戶。食堂應每月反映財務盈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消除虧損。
校車費成本審核 在校車運營成本投入上,包括駕駛人員的工資、日常維修費用、保險費用以及燃料費用等。在這一方面,同樣需要制定及調整民辦中小學校車費政府指導價,并在扣除財政補貼收入的條件下,明確人均校車費定價成本。
規范收費行為,加強收費監管
收費方式 在民辦中小學的收費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收取學雜費。需要嚴格執行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的要求,以年度或學期為單位進行學費收取,不可以出現跨學年預收的問題。若是班級存在插班生,則需要依照插入班級收費標準來做好收費管理。
學費減免政策 民辦中小學免除學生學雜費標準需要嚴格依照中央和省確定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例如,某地區普通小學每生每年是720元,普通初中生是每生每年940元,分春季和秋季進行分批撥付。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每生每年6000元。各個地區需結合政策實際情況,做好學費減免管理。
退費規定 入學新生在三個月之內如果由于體檢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退學,學校則需要將全部學費、住宿費做好退還處理。學生若是自行退學,則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時間,以月為單位,將剩余的學費、住宿費等進行退還。退費的具體時間可以以學生提交的書面申請日期作為基準。每個月15日之前退學的,需要對學生半個月的學費和退住宿費進行退款處理;若是超過15天,則本月的費用可不再退還。若是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則需要在本學期的期末,結合學生的實際住宿天數,以天為單位進行計算,然后再進行退還處理。若是學生因病休學,則無須繳納學費和住宿費。學生休學期滿之后復讀,需要按隨讀年級的收費標準來收取其學費和住宿費。
嚴格收費公示 民辦小學要做好收費項目標準、依據、投訴電話的公示,并在校內官方網站和線下場所等醒目位置為學生予以公示,并在入學通知書中做好說明。民辦中小學的收費標準還需要和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按照規定免除的學費標準進行同步公示。
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建設教育經費管理模型 在民辦中小學教育經費的管理模型建設過程中,需要搭建三個獨立運作但又相互勾稽的系統,分別是預算執行、財務核算和作業成本系統。預算執行系統主要是對學校的賬戶資金增減情況進行動態記錄,同時明確資金的支出渠道和內容,全方位實行收付實現制;而財務核算系統和成本系統主要是對中小學的教育經費進行管理和評估,運用的是權責發生制。三個系統在資金變化和余額上需始終保持一致。預算執行系統以及財務核算系統中的財政性資產、預算性收入完全相同。財務核算系統和行業成本系統中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完全相同。在該核算模型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始終秉承著穩步推進的原則,實施網絡化管理,利用全國公用的基本參數,并結合民辦中小學的實際情況對參數做出個性化調整,例如學校類型、功能、分類科目、固定資產字段、屬性、低值易耗品存貨字段和屬性,以便學校對財務管理情況進行橫向比較、縱向分析。
綜上所述,在民辦中小學的辦學過程中,其投入的大量資金主要是用于學校建設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這樣才可以保障學校的良好發展空間。但是結合實際,目前很多民辦中小學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面臨著管理內容混亂、制度執行力度差、成本管理不規范、收費行為不規范、信息技術使用不夠完善等問題。為此,學校需要明確管理重點,確定會計主體地位,做好成本審核,加強收費監管,建設經費管理模型,保障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分步驟、有計劃地推進,進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益。
(作者單位:咸寧市咸安區梓山湖北大邦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