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由此可見,想象在寫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在寫作中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呢?
一、想象要合情
想象來源于生活,要符合人們的情感認知。雖然可以縱橫馳騁,但并非天馬行空,而要貼近生活情境,人物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都必須符合其性格特點。如袁珂的《女媧造人》中就有這樣一段話: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里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來加入到世間呢?”
這里,作者抓住了女媧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進行描寫,體現了她愛美、活潑、愛思考、有責任擔當等特點。
再如:
女媧對于她這優美的作品,感到很滿意。于是,她又繼續動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使她精神上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從此,她再也不感覺到孤獨、寂寞了。
這里對女媧持續工作的敘述,是為了體現其作為母親不辭辛勞而感到“高興和安慰”的一面。作者對神話的想象合乎人的情感特征,使讀者感到真實可信。
二、想象要合理
想象要符合生活邏輯,不能信馬由韁,胡思亂想。同學們在想象時,要遵循人們思維發展的規律。
大家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鬧鐘不見了,那鬧鈴聲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我心一驚,晃晃腦袋讓自己清醒,一抬頭,便跟一個機器人四目相對了。不僅如此,我發現周圍的一切都變樣了:開燈的按扭不見了,燈、風扇、空調全都換成了智能的,房間面積擴大了好幾倍,天花板上還多了個全息投影儀。整個房間充滿了科技感。
機器人在我身邊轉了兩三圈,確認我醒之后,自言自語道:“成功了!成功了!”下一秒,一個聲音從機器人的腕部傳來,看樣子,機器人的手腕是一個用來通話的裝置。那個人激動地說:“是么?我馬上來!”
這是某學生《十年后的我》中的一個片段。該生結合現在科技的發展情況進行合理想象,依據現在推測未來,顯然是合理的。
三、想象要新奇
黑格爾在《美學》中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想象之所以“杰出”,就在于運用想象可以創造出“新形象”,而這種“形象”是現實生活中從未有過的。
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十年后的我,坐著無人駕駛飛機穿梭在城市間,現在雖然是盛夏,但并不會感到暑氣逼人,更不用在熱浪中大汗淋漓,溫度經過調節,一直會使人體感到舒適。
大廈林立,各種建筑高聳入云,若是站在觀景廊上,還能瞧見一片玫瑰花海,這是我新研發的花種,生長速度極快。
直至云層染上了橘黃色,我的工作才結束。臨走前,伙伴低聲說:“這個世界是不是很美好?其中也有我出的一份力哦,加油吧!”
同樣是習作《十年后的我》的片段,小作者設想十年后的自己駕駛無人飛機穿梭于城市間,想象出可以調節氣溫的環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彰顯了文字的張力。
四、想象要生動
想象是從無到有的。如何把虛構的場景描寫得惟妙惟肖,讓人如臨其境呢?大家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我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待著,人造陽光一曬就是三年,植物的成活率不足一半……隨著研究的時間越發得長,我不由得生出幾分迷茫。
“您有新消息待查看!”我正失落著,科研中心的官網發布了一篇文章——“種植部:請看這張圖!”
我點開鏈接:黑霧彌漫的天空下,一小片麥草苗綠油油的,長勢正好。我心頭一震——那是我們小組培育出的變種麥草。麥苗下是灰白色的廢土,因干旱而板結成塊,但絲毫不影響那濃郁得要溢出鏡頭的生命力。
我透過它,似乎看到了未來的生活——那湖水般藍汪汪的天,白雪似的連成一片的云啊!路旁,小道上,又滿是翡翠似的青草了。迎面吹來清涼的風,飲下一口甘冽的水,又會是何等暢快啊!
小作者想象自己小組培育出變種麥苗,并設想未來的生活場景,字里行間描繪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語言清新,畫面感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