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年前,紐約市財政困難,碰上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公立學(xué)校會突然宣布放假一個禮拜,號稱“省油假”,真正的目的是那個禮拜可以把學(xué)校的暖氣溫度調(diào)低,省下不少買柴油的錢。
有一個十五六歲的男生,回家告訴他爸爸,放省油假了。
“一個禮拜的假,加上前后的星期六、星期天,足有九天假,你有什么計劃嗎?”男生的爸爸問。
“我就知道你會問我這問題。”男生得意地說,“我早想好了。第一,我要準(zhǔn)備功課,因為放完假第二天就要考試。第二,我要去圖書館借一本世界名著。第三,我要找同學(xué)聊天,看場電影。”
“好極了!”他爸爸點點頭,還給了男生二十塊美金。
轉(zhuǎn)眼六天過去了。男生突然要他媽媽開車送他去圖書館,被他爸爸聽到了,問:“才借來的書,就要還了嗎?”
“不是還書,是要借新的書?!蹦猩?,“我要寫參加西屋科學(xué)獎的報告,要借好多參考書呢!”
他媽媽趕快帶他去圖書館,繞了一圈卻沒借上兩本,因為重要的書都被別人借走了。他們只好去書店買,花了一百多美金。
男生利用剩下的兩天假日,不眠不休地又讀又寫,總算在星期一清晨寫完一份報告,打個小盹,就趕去學(xué)校了。
當(dāng)天放學(xué),聽到男生進(jìn)門,爸爸媽媽奶奶都急著叫他趕快吃點東西,去睡覺。卻見男生一皺眉說:“不能睡??!我得準(zhǔn)備明天的考試。”
他爸爸跳起來問:“你不是一放假就準(zhǔn)備了嗎?”
“是?。 蹦猩迒手樥f,“可是,經(jīng)過一個禮拜,都忘得差不多了。”
故事說完了,好笑不好笑?你猜那小男生是誰?是我兒子!
你說他那樣計劃九天的假期,聰明不聰明?不聰明!
為什么!因為他沒有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沒有把時間分成“大時間”與“小時間”。試想,如果他能一放假就去圖書館借書,一次把寫報告的參考書和消遣的小說都借來。先看參考書,用六七天去寫報告,中間找同學(xué)聊天、看場電影,翻翻小說來散散心,再利用最靠近考試的兩天準(zhǔn)備考試,不是好得多嗎?
他的錯在于用大而完整的時間做了細(xì)碎的事,卻等“事到臨頭”,才用有限的兩天趕大的報告。這樣趕出來的東西,怎么可能得獎?不眠不休好幾天,再準(zhǔn)備考試,效果又怎么會好?
中國有句俗話——“殺雞焉用牛刀”。只是許多人在用時間上犯了“殺雞用牛刀”的毛病。等到殺牛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只剩殺雞的小刀。所以當(dāng)你有一段假期,別急著辦小事。靜下心想想,有多少需要“大時間”完成的大事。先把那些大事完成吧!
[節(jié)選自《小品文選刊》(下半月)2024年第4期,有刪節(jié)]
解讀
時間管理實際上是精力管理。你把精力分配到何處,何處便給你反饋。分清輕重緩急,抓住重點;馬上行動,杜絕拖延;追求效率,用好零碎時間,都是管理時間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