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開擴眼界呢?首先要從生活中開擴眼界,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靈魂,有一聲不響、埋頭苦干的英雄,有工作起來就要有聲有色的英雄。我們身邊有卑賤的靈魂,見別人比他好,就妒忌、打擊;得起意來,就欺上瞞下,營私舞弊。我們身邊有許多普通人,看起來是做著平凡的工作,心里充滿了忘我的精神,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他們心里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但他們沒有像那些賣嘴皮子的,說個不停。他們只是默默做他們應該做的。祖國離不開他們,他們是讓祖國站起來、富起來的基本力量,他們是偉大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身世、心理,不同的精神面貌,我們要放開眼界看到更多人的心靈。要不怕艱難,探索他們的靈魂深處,是高貴的還是齷齪的?親愛的作家們,不要滿足于已有的生活知識,不要滿足于已經知道的人物性格。只有勇敢地、艱苦地探索人物的靈魂,在生活中開擴眼界,才知道應該寫哪一種人,甚至于怎么寫。這些生活會告訴我們的。
再就是從書本上開擴眼界。古今中外,我們的前輩給我們留下極其豐富的偉大著作。我們也許讀過一些,還是讀的不夠多;有些作品讀了,但是還沒有讀透。中國的、外國的,我們要廣泛地瀏覽,遇到自己真心喜歡的就要用心去讀,多讀幾遍,讀到真懂得作品的精神、作品為什么那么吸引你為止。無論是小說、戲劇、詩歌、歷史、哲學,都有我們非讀不可的書,這些書會啟發我們,開擴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分清楚是和非,分清楚高貴與鄙賤,使我們知道人是多么完美的一個構造。(《哈姆雷特》中有一段談人的臺詞,請大家讀一讀。)人能改造自然,能改造世界,叫人們勇敢起來向前奮斗。
我想談一下寫作的標準問題。我們常說自己眼高手低,其實經常是眼不高,手才低的。眼要高了,手就高起來。——當然這也不一定。手高是要下苦功的——但是眼高是第一,就是要有一個高標準,這樣才可能寫出好東西。如果根本眼就低,哪里能寫出什么好東西來呢?多生活、多讀書可以使我們得到一個高標準。這個東西不能用尺量,也沒有一定的格式,這種標準只能是在自己心里、腦子里。看古今中外的大作品,使我們知道自己的成就究竟有多大,他們的成就究竟有多高。這種標準是多少年的文化修養潛移默化得出來的。有了這種高標準的感覺,我們才知道如何修改我們自己的作品,要一遍、兩遍、三遍、五遍甚至于數十遍修改而不厭倦,直到自己和讀者共同認為是好文章才算數。
(節選自《從生活和人物出發》,題目為編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