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著閱讀
《西游記》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古典長篇小說。作者吳承恩以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傳奇歷程。唐僧性情純良、慈悲仁愛,取經意志堅定;孫悟空神通廣大、勇敢機智;豬八戒貪吃懶惰卻不失善良;沙僧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他們一路降妖伏魔,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最終取得真經。全書充滿了驚險刺激的情節,展現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勇敢與堅持的力量。《西游記》不僅是一部文學經典,更是一座蘊含著人生哲理的寶藏。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卻說那妖精,脫命升空。原來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殺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齒,暗恨行者道:“幾年只聞得講他手段,今日果然話不虛傳。那唐僧已此不認得我,將要吃飯。若低頭聞一聞兒,我就一把撈住,卻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來,弄破我這勾當,又幾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饒了這個和尚,誠然是勞而無功也。我還下去戲他一戲。”
好妖精,按落陰云,在那前山坡下,搖身一變,變作個老婦人,年滿八旬,手拄著一根彎頭竹zhàng,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八戒見了,大驚道:“師父!不好了!那媽媽兒來尋人了!”唐僧道:“尋甚人?”八戒道:“師兄打殺的,定是他女兒。這個定是他娘尋將來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說!那女子十八歲,這老婦有八十歲,怎么六十多歲還生產?斷乎是個假的!等老孫去看來。”……
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那怪見棍子起時,依然抖擻,又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個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節選自《西游記》)
(1)給文中的黑體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云duān_______________八旬_______________
竹zhàng_______________抖擻_______________
(2)小偉同學收藏了三枚《西游記》郵票(如下圖),其中與選文內容相關的一枚是_______________(填寫字母);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的先后順序,三枚郵票應排序為"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字母)。
(3)請從豬八戒、沙僧中任選其一,參照下面的示例,仿寫句子。
示例:孫悟空神通廣大,勇敢無畏,是取經隊伍的開路先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首以孫悟空的故事為題材的七言絕句,請在空白處填入恰當的內容。(所填內容在格律上不作要求)
無 端
_______________好自稱孤〔注〕,說甚齊天墮惡途。
無端壓入_______________,盡日唐僧咒緊箍。
〔注〕稱孤:古代君王自稱為孤,詩中指石猴稱美猴王一事。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摘錄一:行者見三個老道士,披了法衣,想是那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個散眾,司鼓司鐘,侍香表白,盡都侍立兩邊。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與他混一混,奈何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且回去照顧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
(節選自《第四十四回: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摘錄二:長老道:“不曾與他見個勝負,只這般含糊,我怎敢前進!”大圣笑道:“師父,你也忒不通變。常言道,單絲不線,孤掌難鳴。那魔三個,小妖千萬,教老孫一人,怎生與他賭斗?”長老道:“寡不敵眾,是你一人也難處。八戒、沙僧他也都有本事,教他們都去,與你協力同心,掃凈山路,保我過去罷。”
(節選自《第七十五回:心猿鉆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1)根據摘錄文字,說說“單絲不線,孤掌難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西游記》中“單絲不線,孤掌難鳴”這句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說說章回體小說《西游記》的回目具有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學在閱讀《西游記》后制作的讀書卡片,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三藏看了,對天禮拜道:“多謝金星,度脫此難。”拜畢,牽了馬匹,獨自個孤孤凄凄,往前苦進。這嶺上,真個是:
寒颯颯雨林風,響潺潺澗下水。香馥馥野花開,密叢叢亂石磊。
鬧嚷嚷鹿與猿,一隊隊獐和鹿。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
那長老,戰兢兢心不寧;這馬兒,力怯怯蹄難舉。
三藏舍身拼命,上了那峻嶺之間。行經半日,更不見個人煙村舍。一則腹中饑了,二則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際,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后邊有幾條長蛇盤繞。左有毒蟲,右有怪獸。三藏孤身無策,只得放下身心,聽天所命。又無奈那馬腰軟蹄彎,便屎俱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牽又牽不動。苦得個法師襯身無地,真個有萬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卻說他雖有災迍,卻有救應。正在那不得命處,忽然見毒蟲奔走,妖獸飛逃,猛虎潛蹤,長蛇隱跡。三藏抬頭看時,只見一人,手執鋼叉,腰懸弓箭,自那山坡前轉出,果然是一條好漢。三藏見他漸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那好漢到邊前,放下鋼叉,用手攙起道:“長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這山里的獵戶,姓劉名伯欽,人稱鎮山太保。我才自來,要尋兩只山蟲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沖撞。”三藏道:“貧僧是大唐駕下欽差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適間來到此處,遇著此狼虎蛇蟲,四邊圍繞,不能前進。忽見太保來,眾獸皆走,救了貧僧性命,多謝!多謝!”伯欽道:“你休怕,跟我來,到我舍下歇馬,明朝我送你上路。”
……
伯欽早供給了素齋,又具白銀一兩為謝。三藏分文不受。一家兒又懇懇拜央,三藏畢竟分文未受。但道:“是你肯發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愛。”伯欽與母妻無奈,急做了些粗面燒餅干糧,遠送三藏。三藏歡喜收納。太保領了母命,又喚了兩三個家僮,各帶捕獵的器械,同上大路。看不盡那山中野景,嶺上風光。
行經半日,只見對面處,有一座大山,真個是高接青霄,崔巍險峻。三藏不一時,到了邊前。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正走到半山之中,伯欽回身,立于路下道:“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三藏聞言,滾鞍下馬道:“千萬敢勞太保再送一程!”伯欽道:“長老不知,前面是韃靼地界,那廂狼虎,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故此告回,你自去罷。”三藏心驚,掄開手,牽衣執袂,滴淚難分。轉身前行……
(節選自《西游記》第十三回,有刪改)
(1)選文主要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塑造三藏取經遇挫折卻依然前行的形象,請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選自第十三回“伯欽留僧”,寫三藏孤立無援卻依然前行;第十四回寫“心猿歸正”,三藏收悟空為徒。請你仿照示例,概括取經團隊其他成員加入的過程。
示例:五行山收孫悟空為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