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讓我開悟
在珠江源,我發現水滴不高尚
但有堅定的追求
在大藤峽庫區
我領略了具有戰略思維的韜光養晦和蓄勢待發
知道水的能量
有時在等待中匯集
在入海口我才知道
無我!是一滴水追求的至高境界
從此,脫離渺小
艱難的刻度
珠江如果是山川河流豐沛的思緒
馬雄山就是奔流的起點
之后的每一座大壩都是水利人鑄就的里程碑
是生命向自然討要和諧留下的艱難刻度
每一座壩
都在幫助流水調節心態
學會自控,遏制秉性中的魯莽和沖動
每一座壩
都在為水的附加值提升高度
魚道
在一尾魚的眼睛里
一堵水壩就是砍斷自由的天塹
它們不知道
閘口和渦輪轉動處,給水留著路
過船閘和升降機給船舶留著路
變電廠和高壓線是電行走的路
當我在南門江富付壩見到那條精心修筑的魚道
眼眶有淚滴打轉
這不僅僅是慈悲,會想到關照
想到一語不發的盲人步道
想到歸元無二,方便多門
把一種使命加持給自己
最清脆的歌聲,被干凈的浪花兒馱著
在三江五湖集結
讓懷疑過云層的天空找到自己的鏡子
行走,是終身奔命
出沒于崇山峻嶺,在魚和飛鳥謀生的民間游走
太多的牽腸掛肚,太多的藕斷絲連
有時想想,水的遠行也是背井離鄉
告別和離別的痛其實一個滋味兒
能把落魄的鄉愁交給兩岸的菖蒲、蘆花
也算是一種寄托
從馬雄山到珠江,一脈脈水系
在競走中建立秩序
跋涉的行跡連接出水立方鋪設的絲綢之路
一頭在遠古,一頭錨定五洲四洋
壓咸補淡如果是最后一搏
八門入海應該是走向未來的集體投誠
完全省略融入后的排異,堅信自己的本質是一滴水
在涅槃中轉換,在轉換中涅槃
把一種使命加持給自己
當渺小進化成自信
海潮就是前赴后繼的將士
被滔天巨浪撞醒的礁石不斷向天發問
若問英雄出處
誰能說出大海的祖籍
圓夢
等待,比一尊羅盤更有耐心
如果讓歲月做證
江與河約會的緣分永遠小于距離
從江陰到曲靖,再從三江亭到珠江口
多少行者白發悲催,被上馬石絆倒
跋涉途中,行者遇不上達摩
就學不會一葦渡江
穿行于被時間熬瘦的羊腸小道
一架羅盤的自卑從此大于馬蹄
當辛勤勘探的水利人翻舊了徐霞客游記
當造型各異的橋梁橫跨大江大河
一道道水壩成為收攏洪水野性的韁繩
水電傳輸讓入夜的城市星辰閃爍,五彩繽紛
新能源車為高速公路提供高附加值動能
再回頭想想當年治水大禹、孫叔敖、李冰
一晃千年
是他們的夢變成了現實
還是現實中的追隨者圓了他們的夢
倔強
拜謁,無須糖彈、炸藥包
支付寶開出路條,塞給車輪、機翼巨大的油耗
讓懂事的盤纏自謀出路
流水,試圖將逝者如斯臨摹成時間私奔的樣子
速度落魄,追不上拋棄過跋涉的印鈔機
歲月點驗過的形跡、路線、度牒被眼睛考證
任由維度落差,時空沒有義務指令江河倒轉
冷臉佛陀掩蓋真相,陰陽相悖
無法商榷三江五湖漠視古今的謀面
問題是一個會議與另一個會議合謀
江陰的啟航者輾轉到上林這個心領神會的落點
巧合印證必然
出生地遠,累死過古道的驛站失憶
找不到作古的腳印,也找不到
扶助過徐霞客的那根木杖
大龍湖滋養的綠水青山在
寫進了游記的思隴和三里城也在
只是詭異制造的險峻無法被漣漪覆蓋
南船北馬的顛簸此起彼伏
徐霞客用一條命的長度當路做橋
腳印倔強
把山道、野徑累得氣喘吁吁
去山水和云水之間踏勘風水
窮江河之淵源,號山川之脈絡
一本游記在人跡罕至的十萬大山里睜眼
把地理、方志濃縮成后世的指南
如今人們乘坐車船行走
車船跟隨北斗導航行走
江河仍不改初心,翻山越嶺
還要游刃有度地效力于每一座水壩
亙古至今的秉性
一直向前流動
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執拗
作者簡介;車延高,魯迅文學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