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的右江
右江
流水不會等待任何人,渡過一回
抽刀斷水,時時處處更新
或者大雨傾盆,讓激流變為寧靜的湖水
“尼有呀”襯詞的歌唱,干凈嘹亮
每一個原發的詞匯,需要打開口型的元音
呼出魔性快樂,三日繞梁
在右江岸邊,從復雜漸漸邁向簡單
是一座三折線的大壩,宛如自然的篩選者
將抵御洪水的特征,奉獻給百色
百色印象
鵝河與澄碧江匯合的地方,肯定在遠方
博澀寨的姑娘,在河邊洗衣裳
如今的百色城鄉,已經變遷騰躍
猶如萬千之水的形象,回歸太平海洋
如一條火龍在南方升騰,開始是涓流
仿佛蝴蝶在飛舞,之后是焰火
在無邊黑暗中行走,江湖
逐漸變紅,帶著一股盤旋的風
紅藍相間的翅膀,引領時尚潮流
猶如魚尾,在龐大的水域搏擊
在右江兩岸,給予未來
一種回返的勇氣,從中央突出
被熱力環流,看彩色的繡球
在民族團結進步的空間里,左右縱橫
四海捭闔的氣勢,以堅定的步履
看見星辰大海,如同你的胸懷與境界
站在百色大壩上
在江河的狹窄處,總會遇見截流
仿佛陽光爆發的熱量,都隱藏在水流深處
熱愛混凝土,如同熱愛自己的弟兄
而且以輝綠巖的骨料,站立堅強的姿勢
在兩個逆向斷層之間,充填力量
與根本的需要,仿佛天賜的神圣恩情
賦予時間和質量,以洶涌不斷的波濤
以百色描繪的遠景,在昨日與今天
瞬間凝固精神的層次,讓水垂直落下
運行規律的自由,再從尾水緩緩流出來
滋潤下游萬里行程,包括整個南寧城區
影響流域形勢,無論暴雨還是臺風
與友說
植物明白向陽生長,蓬勃盎然
人,何以不如植物
不能經風雨,見陽光
將一顆心奉獻給對方,大愛無疆
水流不息,無非低下
風暴始終誕生在海洋,誰知
小池塘的蝌蚪,變為青蛙
以為吞吐即是天下,讓魚類鼓掌
多少成敗,都是生命的一場呼吸運動
越過規矩與秩序,混沌
才是埋藏種子在內心,萬物的根
不在巖石,而在裂縫中生存
參觀黃文秀紀念館
站在一幅畫前,你的眼睛注視原野
打開的幾冊日記本,鋪展你的可愛
純潔的裙裾,溢出陽光的笑臉
信念在天空,飛翔命運的改變
曾經苦難,與鄉村與農民的苦難
一樣,扎根在大石山區的土壤里
發芽成長,讓一束束愿望
在碧綠的山谷間,變為呼喚
30年,不僅僅是年輕人的代言
旗幟感召的命運,就是無私奉獻
畫家的眼光,越過無數榮耀
讓一位姑娘回家的路,無比寬暢
此刻,紀念館的燈光朦朧
淚水在我內心滾燙,第一書記
肩膀上的負荷,不僅僅是收入增長
還有喜歡,熱愛與洪水中的死亡
百色起義紀念館
遠處的右江,唱起當年的歌聲
一曲《工農兵之歌》,由韋拔群作詞
那張《右江日報》,仿佛帶著體溫從胸中掏出
流水匆匆,帶回許多逐漸遺忘的事情
在粵東會館門外,我久久站立仰望天空
豐碑一樣的7000多人,建立自己的隊伍
右江青,紅河紅,革命定成功
年輕的蘇維埃,在武裝斗爭的旗幟下
實行分耕與共耕,讓土地革命栩栩如生
經歷100多次戰斗,紅七軍行程萬里
最后轉戰至江西永新,與朱毛紅軍會師
讓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洪流,匯入歷史
一個人,一條路,起義有沒有盡頭
工人,農民,士兵,找到一個真正的去處
如此,塵世間的生命,每一刻都很沉重
大藤峽
1
“姑娘,你家在哪里?”
“我家在大藤峽。”
導師接過姑娘的筆記本,用鉛筆
在嶄新的一頁上寫下:大藤峽
60多年過去了,三個金碧輝煌的大字
照耀奮斗者的足跡,仿佛一枚金釘子
穿越億萬年的時光,以紅星般的化石印證
從紅水河到達黔江的流向
2
當紅水河水位上升,峽谷平湖
不再是夢想,急流險灘被夕陽映紅
那位可愛的姑娘,已經蒼老
覆蓋永通峽的水域,澤被南方之南的象征
想當日,一根巨藤,在紅水河日夜浮升
蛟龍的狂野讓大明的江山撼動,瑤族
熱血的民眾,敲起銅鼓
苦難與鮮血一樣凝重,美好的一幅山水圖
也曾在太平天國的夢境中成為歷史
往事并非云煙,治國方略中的規劃
在共和國的旗幟下,開始有了前行的道路
洪水,地形,暴雨,臺風
以及下游的梧州,廣州,珠江口
河流網織的廣大地域,需要一片安寧
3
長江三峽,護佑洞庭,鄱陽與太湖
黃河小浪底,確保河南山東安寧的徑流
而在珠江,需要大藤峽給予的答案
確立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和自由
凝視平靜的水面,昔日
雨絲洞,金銀潭,銅鼓沖的雄秀
水流湍急,浪高灘險的特性
已被高山環繞,峰巒重疊
峽谷的曲折與危巖奇突,江流翻滾
毫無蹤跡,歷史如雷的濤聲
隱藏在水面深處,享受寧靜
大藤峽,不僅僅在嶺南
不僅僅在珠江,而是在中國
在中國的大灣區,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
點亮一盞屬于世界的明燈
4
站在大藤峽的壩面上,體會珠江潮的狂風
那微微咸澀的氣息,自有南國的特色
當水域不再被行政分割,當氣候的改變
成為時代的主角,水啊水,包括人的意志精神
賦予一種使命和責任
想當年混凝土攪拌車的繁忙,與測量者
施工放線的側影,讓有形與無形糾纏不休
想無數工程師,如同旋轉的陀螺
抽打時間的軸承與信息的變化,江河與水
不再是簡單的流淌,而是希望的蒸發
和認識的爆炸,讓智慧的能量
在峽谷中燃燒,成為冶煉石頭的焰火
有人說:幸福的到來是懸立的河
也有人說:決策的權威來源于人民的勤勞
還有人說:個人的貢獻大于物料
水的點點滴滴,匯流萬千寵愛
仿佛核能的放射,碑立著水體的巍峨
5
大藤峽的風,來自不遠處的海洋
來自珠江口,日夜喧囂的潮起潮落
與大灣區的夜江斜月,生活的水準
與潮汐浸沒的水道,街巷通衢與咸淡味道
聽,紅水河的濤聲。越來越小
看,天下第一門的開啟,是江河跳躍
思,人間的萬古憂愁,是災害微小
想,水的征程,有千真萬確的調節功效
也有人想到撫摸,大藤峽水面上的萬頃金波
來往在航道中的船艦,都是生活
最為本真的資料,舞動時代的錦繡
是繼續擴大開放的收束,也是自由奔流的歸宿
回溯往返,從天生橋開始,想象跌落的速度
多少臺階,被數以萬計的水性思維控制
在上游的上游,以擴大蓄水為要
在中游的策略,以放為重
在下游,以泄為主,珠江啊珠江
有大藤峽在守護,你三江八門的水網結構
6
江河的麗質,是高潮不斷的千里吹奏
江河的春風得意,是忘形的水輪機的內部
把咆哮與渲染,提高到無限量級的層次
水說:被粉碎的實質就是激情
水又說:導葉上的動力就是奉獻光明
我將思維比喻水能,沿臺階向上
發電機的轟鳴,與時代的頻率相同
讓想象夢幻成真。如果說交換
水的真相即是全部付出。水依然是水
甚至在尾水之后,遭遇嚴寒形成雪花或霧凇
勢是水的魂,光是水的夢
暗夜里的水光,就是舞蹈的精靈
以黑暗折射黑暗,深淵即水的洞藏
一層一層剝離,水的奧秘
任何事物都會明白,氣質是原始本身的定義
7
又一次返回,初心在不斷淘洗
挪移大法,是山水形態
也是生命循環的生存現場
一片土地的根。扎在歷史的內心
悲傷與愁苦,淚水與汗水
總有一片土地,一脈山水聯系
誰的?誰可以指認
掩埋著祖先的骨殖,墓碑上雕刻記憶
千年萬年逝去,一方熱土
總是骨肉相親,朋友鄰里
遠離故鄉故土,讓孤獨侵襲
一個又一個平凡的靈魂,遷徙
與不再遷徙,人非候鳥
用翅膀測量天空中的距離,捆挷親情
需要更大付出,與重新定義
生活的全部,涉及過去現在與未來
永恒的傳遞,歸屬根本
與移民交往,熱心冷暖有致命的傷痕
背棄,常常被辛酸的淚水代替
在大藤峽,有銅鼓的節奏與富饒的彈唱
8
碧水一池,祖國山河處處蕩漾
鮮花獨秀,大藤峽香飄四面八方
我說水歡,你說花笑
南海潮涌的波濤,是大藤峽水域的榮耀
9
在南木江魚道,與一群魚對話
斑鳠洄游,身后緊隨的小魚一起歌唱
子非魚,安知魚有一條上溯的通道
魚兒知道,通往上游有茂密的水草
人工河流,悠閑漁場
生命的脆弱之處,有工程規范的驕傲
似乎想說的更多,然而更多的必要
是人文關懷與熱情擁抱,宛如山河再造
作者簡介:凌曉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