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重癥胰腺炎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種嚴重類型,約占整個急性胰腺炎的10%~20%。它是由于多種病因導致胰蛋白酶在胰腺內被異常激活,進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急性重癥胰腺炎病情兇險,并發癥多,病死率高,是醫學界公認的急腹癥之一。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主要包括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以及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顯著升高等。急性胰腺炎病變程度輕重不等,輕者以胰腺水腫為主,病情常呈自限性,預后較好;重者則可能出現胰腺出血壞死,繼發感染、腹膜炎、敗血癥和休克等嚴重并發癥,病死率極高。
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成因
膽道疾病
膽道疾病是急性重癥胰腺炎最常見的病因,約占50%以上。膽道結石、膽道炎癥以及膽道蛔蟲等均可導致膽汁反流進入胰管,進而損傷胰腺組織,引發胰腺炎。尤其是當膽道中的結石發生移位時,有可能堵塞膽總管遠端,導致膽汁反流進入胰管系統,進而觸發胰酶的異常激活,誘發胰腺炎癥的發生。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發展為急性重癥胰腺炎。
飲酒
酒精可刺激胰液分泌,同時使胰管內的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導致胰液排泄不暢。酒精還可直接損傷胰腺細胞,使其更容易受到胰酶的消化作用。因此,酗酒者更容易患上急性重癥胰腺炎。
暴飲暴食
在節假日或特殊場合,如果暴飲暴食,不僅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還會刺激胰液大量分泌。若此時胰管引流不暢,胰液在胰膽管系統的壓力將增高,高濃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礙,最終導致胰腺泡破裂而發病。因此,暴飲暴食也是急性重癥胰腺炎的一個重要誘因。
外傷因素
胰腺外傷,如車禍、跌倒等意外情況導致的胰腺管破裂,可能伴隨胰液外溢和外傷后供血不足等問題。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引發急性重癥胰腺炎。雖然外傷性急性重癥胰腺炎相對少見,但其病情往往較為嚴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代謝性疾病
高脂血癥和高鈣血癥等代謝性疾病也是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潛在病因。高脂血癥患者體內甘油三酯水平較高,這些脂肪在分解過程中可能產生毒性物質,損傷胰腺組織。高鈣血癥則可能通過影響胰酶的活性或促進胰管結石的形成等方式誘發胰腺炎。
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癥狀
劇烈且持續的腹痛
急性重癥胰腺炎最典型的癥狀是突發性的、劇烈且持續的上腹痛,往往難以忍受,常呈刀割樣或絞痛樣。腹痛的部位多位于左上腹或中上腹部,有時可放射至背部,與體位改變關系不大。
惡心與嘔吐
惡心和嘔吐是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常見伴隨癥狀。由于胰腺的炎癥反應和胰液的外滲,可能刺激胃腸道,引起惡心感。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有時可呈咖啡色,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盡管嘔吐可能會暫時減輕腹痛,但并未觸及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根本原因。
發熱與寒戰
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常伴有發熱癥狀,體溫可高達39 ℃以上。發熱的原因主要是胰腺的炎癥反應和壞死組織的吸收熱。由于感染的存在,患者還可能出現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預示著病情的惡化,需要及時進行干預治療。
黃疸
當急性重癥胰腺炎合并膽道梗阻時,患者可能出現黃疸癥狀,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尿液顏色加深等。黃疸的出現提示膽道系統受損,膽汁排泄受阻,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休克與多器官功能障礙
急性重癥胰腺炎病情兇險,可迅速發展為休克狀態,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由于炎癥反應的過度激活和壞死組織的吸收,患者還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MODS),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等。這些并發癥的出現極大地增加了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病死率。
其他癥狀
除了上述主要癥狀,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還可能出現腹脹、腸麻痹、消化道出血、腹腔膿腫等其他癥狀。腹脹是由于腹腔內滲出液增多和腸管麻痹所致;腸麻痹表現為腸蠕動減弱或消失;消化道出血可能由于胰腺壞死穿透橫結腸所致;腹腔膿腫多見于胰腺和胰周壞死組織繼發感染時。
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治療
非手術治療
急性重癥胰腺炎的非手術治療是疾病初期及部分病情相對穩定患者的首選方案。該治療策略的本質,在于運用藥物干預與營養補充等方法,實現炎癥反應的調控,保障胰腺組織的安全,同步維護患者的生理指標及內部環境穩定。在急性重癥胰腺炎的非手術干預環節中,首要策略為實施禁食及胃腸減壓程序。此方案著重于減輕食物與胃酸對胰腺的不良刺激,縮減胰液的分泌量,以緩解胰腺所承受的壓力。通過胃腸減壓管引出胃內容物,可緩解患者的腹脹癥狀,有利于病情的恢復。補液與防治休克是非手術治療的又一重要環節。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常因大量體液滲出而出現循環血容量不足,甚至休克。因此,及時、充分的補液治療至關重要。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補液方案,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維持血壓穩定,防止休克的發生。抑制胰腺分泌也是非手術治療的關鍵措施之一。通過使用生長抑素、奧曲肽等藥物,可有效抑制胰液的分泌,減輕胰腺的自我消化和損傷。在營養支持方面,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初期多需采用腸外營養(PN)方式,以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隨著病情的好轉和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可逐漸過渡到腸內營養(EN)或經口進食。合理的營養支持對于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非手術治療還包括鎮痛解痙、抗感染等措施。鎮痛解痙藥物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抗生素的應用則有助于預防感染的發生,防止病情惡化。
手術治療
對于部分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而言,非手術治療可能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此時手術治療成為必要的選擇。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清除壞死組織、引流膿液、解除膽道梗阻等,以阻斷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通常情況下,當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遭遇如感染、出血或胰腺周圍膿腫等并發癥,以及經歷非手術療法后病情未見好轉反而加劇時,應當考慮采取手術干預。手術方式的選擇應依據病患的具體狀況精心制定,涵蓋壞死組織的清除、胰腺引流處置,乃至胰腺部分或全部切除等策略。手術實施期間,醫護人員需全面評判患者的健康狀態及手術潛在風險,從而規劃出最為適宜的手術路徑。術后監護與護理工作也不可忽視,旨在防范并發癥,加速患者的恢復進程。值得注意的是,手術療法并不意味著急性重癥胰腺炎能得到一勞永逸地解決。一部分接受手術的患者,病情可能依舊存在反復甚至惡化的可能性。因此,術后持續監測患者的病情動態,靈活調整后續治療計劃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