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對某股權投資平臺(合伙企業)開展個人所得稅核查,發現兩名合伙人以合伙企業名義,通過虛假投資虧損抵減股權轉讓所得的方式,少繳個人所得稅337.51萬元。評估人員對其財務賬簿、憑證、發票展開了詳細核查,揭開了該企業以無票列支成本、虛假虧損等方式侵蝕合伙企業經營利潤的神秘面紗。該企業兩名合伙人均為知名高校XX醫學院教授,評估人員通過上市公司公告,發現合伙人通過多層嵌套等方式進行不合理的商業安排,規避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涉稅問題,這對于加強高收入高凈值自然人個人所得稅征管具有典型意義。
一家長期零申報的合伙企業
某醫學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11月,為有限合伙企業,自成立伊始,幾乎一直為零申報,堅持了長達十余年的時間。其持股股東為兩位自然人,所持股份分別為90%、10%。通過稅收入庫查詢,該公司成立以來,僅繳納少量租賃合同印花稅、代扣代繳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兩位合伙人申報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利潤總額”也均為0。從該合伙企業經營情況、稅收情況來判斷,幾乎就是一家空殼企業。究竟是何原因,讓一家空殼企業堅持存續十余年?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該企業2021年度突然出現成本費用激增的異常情況。通過查詢該企業2021年取得的發票,該企業2021年取得開具品名為“咨詢服務費”的發票,金額368萬元;取得開具品名為“市場調研費”的發票,金額200萬元;該企業還購置了一輛價值35萬元的小汽車,花費132萬元對辦公用房進行了裝修,還有一系列成本費用未取得發票。該企業成立十余年,均沒有經營行為,為何突然取得大量咨詢服務費、市場調研費發票,還突然購車和裝修,這不得不讓人生疑。
兩次缺乏正當理由的商業操作
該合伙企業在2021年還進行了兩次商業運作:
一是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公司。2021年10月,該合伙企業投資成立了武漢某生物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股權比例為該合伙企業持有99%的股份,合伙人之一持有剩余1%的股份。2022年1月,該生物公司即進行了簡易注銷,注銷時顯示信息為“未開業、無債權債務關系”。該生物公司從成立到注銷,僅僅維持了三個月時間。該生物公司注銷后,該合伙企業賬務顯示,因經營不善,500萬元股權投資款全部發生損失。但是問題在于,該生物公司成立僅三個月,未發生任何經營行為,其損失從何而來?該合伙企業也未提供生物公司注銷清算報告等證據資料。
二是接受無形資產投資。該合伙企業2021年11月還辦理股權變更手續,接受合伙人之一投入無形資產200萬元(專利技術),該合伙企業將接受投資的專利技術在投入當年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
一則揭開謎底的上市公司公告
武漢XX集團(上市公司)對外發布的投資公告解開了全部謎底。2020年7月,該上市公司公告,擬以現金人民幣7130萬元,收購該醫學研究所及兩位自然人持有的XX生殖醫院合計31%的股份,宣布正式進軍輔助生殖領域,在大健康領域進行重大戰略布局。2021年,該合伙企業已辦理股權轉讓手續,并取得股權轉讓價款3312萬元。
原來該合伙企業費盡心計經營十余載,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將所持股權變現獲益。做虧自己、做虧被投資企業都是為了抵減股權轉讓所帶來的巨額“真收入”,從而少繳納合伙人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這一切最終并未逃過稅務人員的火眼金睛。經過稅務人員的講解和輔導,該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并及時補繳了個人所得稅稅款及滯納金。
案例背后的征管問題思考
這起案例不是一起簡單的稅務核查,更應該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征管思考。我們在日常稅收征管中,必須要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對于企業的反常行為,不僅僅要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更應該透視反常行為背后的原因及涉稅風險,以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從企業經營行為的蛛絲馬跡中挖掘出規避稅款繳納的真實意圖。
(一)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資源。該案件涉稅風險信息來源是XX集團的對外投資公告,該公告詳細描述了該企業股權轉讓的具體情況。通過健全涉稅相關信息的專業監控機制,以政府采購、信息交換等方式,將散布在社會中的涉稅信息進行加工,提煉成稅收風險點,可以進一步提高風險核查的指向性,提高風險核查的效率和質量。
(二)加強經營所得個稅征管。一是強化合伙人稅收法律意識。對納稅人開展稅收政策、納稅申報等方面的全方位輔導,切實強化納稅人的法律意識,確保納稅人正確合法地進行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匯算,切不可隨意籌劃。二是做好個稅匯算后續核查工作。個稅匯算后,抽取部分收入、成本費用異常的納稅人,開展重點核查,及時發現征管漏洞,真正發揮以查促管的良好效果。
(三)提高高收入群體稅法遵從。部分高收入高凈值人群稅籌意識較強,且采取了一定的稅籌手段,如不加強征管,容易導致社會不公,應密切關注其股權、投資收益變動情況,應按照總局五步工作法的要求,通過層層遞進的征管手段,形成強有力的綜合效果。執法過程中應兼顧“柔性”與“剛性”,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
延伸閱讀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如何繳納?
對個人轉讓股權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計稅依據如何確定?
答: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下列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凈資產核定法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被投資企業的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占企業總資產比例超過20%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納稅人提供的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股權轉讓收入。6個月內再次發生股權轉讓且被投資企業凈資產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上一次股權轉讓時被投資企業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此次股權轉讓收入。
(二)類比法1.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核定;2.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企業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三)其他合理方法主管稅務機關采用以上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存在困難的,可以采取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親屬之間無償轉讓股權,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答:親屬之間無償轉讓股權是否征稅,需區分情形。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 年第67號)第十三條的規定,如果符合以下情形的無償轉讓股權,可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繼承或將股權轉讓給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證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除以上情形外的親屬之間股權轉讓,若申報的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可以核定其轉讓收入并計征個人所得稅。(來源: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