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蔽幕孕懦蔀閲液兔褡宓闹匾泴嵙?,大學生作為新時代青年人才群體,其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地方紅色文化包括紅色革命遺址、革命人物、革命事件以及在革命過程中形成的地方性文化,不僅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特定地域的革命精神,還展示了中國革命的不朽力量,對于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將地方紅色文化有效融入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成為新時代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地方紅色文化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向大學生展示了革命歷史的真實面貌,幫助他們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進行的革命斗爭。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獨特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包括所蘊含的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為大學生提供了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素材。通過學習地方紅色文化,大學生能夠從革命先烈的事跡中汲取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地方紅色文化在創新精神教育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激發創新思維、培養突破常規的勇氣、提升靈活應變的能力、促進團隊合作、倡導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注社會問題的解決、促進自主學習和探索以及激勵持之以恒的精神等方面。例如,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各地紅軍和抗日游擊隊在物資匱乏和敵人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運用了各種創新策略來克服困難。這些歷史經驗強調了在逆境中如何通過創新思維和策略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地方紅色文化強調了團隊合作和集體智慧的重要性,革命斗爭中的許多成功案例,都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和集體智慧的發揮,學習地方紅色文化中的革命故事和實踐經驗,能夠激發自主學習和探索的動力,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創新解決方案的能力。
地方紅色文化往往與特定地域緊密相連,每個地方的紅色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故事,這些歷史故事和英雄事跡在當地代代相傳,成為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地域性使得紅色文化更加貼近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歷史。紅色文化代表著革命歷史和先輩的奮斗精神,大學生對這些歷史的認同和尊重,轉化為對地域文化的自信,從而形成對國家歷史的全面認識和對地方文化的深厚自信,這種地域認同不僅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高校應與地方政府和文化機構合作,建立地方紅色文化數據庫和資源平臺。通過整合地方紅色文化的歷史資料、革命遺址、革命故事、重要人物等信息進行整理和發布,形成系統化的紅色文化資源庫,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資料,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中,通過講述紅色故事、分析紅色經典、探討紅色精神等方式,引導大學生深入理解地方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高校應創新地方紅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例如,采用項目式學習、舉辦跨文化對話、文化交流會、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等方式,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地方紅色文化,增強大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并結合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重要節慶日等時間節點,組織紅色文化講座、研討會、主題活動等,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同時,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VR、AR技術,提升地方紅色文化教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通過虛擬重現歷史場景、數字化展示紅色文化遺產,使大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地方紅色文化的魅力。
組織大學生前往地方紅色文化遺址進行調研,通過參與紅色文化遺址的修復和保護工作,對地方紅色文化遺址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提升遺址的教育價值和吸引力,增強大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另外,還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與紅色文化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紅色文化宣傳、紅色文化教育進社區等,通過志愿服務,大學生不僅能實踐紅色文化,還能將紅色文化的精神傳播到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中。
地方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不僅幫助大學生了解和認知革命文化,還能夠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培育形成文化人才隊伍,推進精神文化現代化建設,為地方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課題“廣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1ZJY1506);2022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桂林抗戰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實現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2KY0316)。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