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降臨,街道兩旁被各式各樣的攤位裝點得熱鬧非凡,這些攤位售賣的并非常見的小吃,而是各種中醫藥產品,并提供專業的中醫服務。每個攤位前坐著不同科室的中醫專家,為市民、旅客把脈診療、送上健康科普……近年來,中醫夜市在江蘇、浙江、山東、河北、遼寧等各地“開花”,受到諸多年輕人的青睞。
“草藥香”+“煙火氣”,
中醫夜市好“city”
這屆愛養生的年輕人喜歡逛什么?夜市,中醫夜市。
2024年10月12日晚上,泰州金融廣場,“中醫養生面對面、名醫有約‘節氣健’”中醫夜市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現場設置了中藥代茶飲品、中藥辨識、中醫義診、中醫科普、手工體驗等活動區域,每個區域前都有很多市民排隊準備體驗一番,其中有不少是年輕的面孔。
00后張揚是從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了中醫夜市的消息,帶著女朋友一起過來的。“抱著玩的心態來的,因為以前沒體驗過,而且我女朋友對養生比較感興趣,就想來湊個熱鬧,一起體驗一下針灸推拿、溫通罐、循經刮痧這些傳統的中醫項目。”張揚說。即便脖頸被醫務人員手持的刮痧板刮得一片通紅,他還是露出舒心的表情。
最吸引年輕人的當數中藥奶茶攤,畢竟他們中有不少人常年靠奶茶“續命”。張揚第一次逛中醫夜市,感覺挺新奇。本以為醫院里只有烏梅湯,沒想到還有那么多種類,剛剛喝的那個健脾養胃茶,口感也很好。烏梅湯、解酒茶、美顏茶、減脂茶等以中藥材為原料制作的中藥茶飲,兼顧口味和養生功效,改變了年輕人對中藥“黑、苦、難喝”的傳統看法。
一旁的中醫養生產品區則吸引了更多抱著“嘗鮮”態度來的“新中醫粉”。品嘗了以荷葉、烏梅、麥冬為原料制作的養生小食之后,張揚的女朋友連忙追問在哪里可以購買,她說:“沒想到中藥材做的零食還挺好吃!”
在中藥辨識科普及中醫特色產品展示區,市民們將醫務人員團團包圍,提出各種問題。專業藥師用生動的講解和互動指導大家識別中草藥,從而對常用藥材的作用與療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相比于傳統中醫院,張揚感覺中醫夜市上既能和專家面對面咨詢,還能體驗各種中醫茶飲,感覺更輕松,更好接受,“總結來說,就是能品、能看,還能玩,更能治未病、學養生、長知識。”
中醫夜市的興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2010年末至2020年初的早期自發階段,由中醫藥公司、中醫館等機構以及中醫愛好者自發組織,規模較小且形式簡單,以售賣中藥、義診、健康素養宣教、中醫藥生活方式科學指導等為主。這一階段的中醫夜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滿足了部分民眾對中醫藥的初步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中醫夜市的內容也逐漸豐富,增加了如草藥辨識、養生茶飲、中醫藥文化展示和外治手法體驗等元素。這些新增元素不僅提升了夜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讓民眾能夠更全面、深入地接觸和體驗中醫藥。
現在的中醫夜市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中醫主題,而是從“養生”等更廣泛的概念入手,容納更多元素形式,如養生餐飲、奶茶等。同時,活動主題具有延續性和階段性,通過不斷推出新的主題來保持話題新鮮感和活躍度,其規模從一開始的小規模、社區型活動,參與人數相對較少,逐漸發展為大型、綜合性的活動,能在短時間內吸引破萬人次參觀消費。例如今年夏天在沈陽舉行的遼寧中醫藥大學首屆中醫藥文化夜市,僅中醫藥傳統特色療法治療人數累計就有5.5萬余人次,參與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人數累計高達十余萬人次。隨著更多專業中醫人士和機構參與,中醫夜市服務的專業化也在不斷提升,提供的服務更加專業和系統,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從地方性活動逐漸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從而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
“中醫藥+”組合,
年輕人在這里去“班味”
今年夏天開始,江蘇各地紛紛舉辦中醫夜市,用“人間煙火”熬煮出一頓豐盛的中醫藥文化大餐。在中醫文化夜市中,青年群體占據了問診隊伍的半壁江山,而在中醫文創展示、手工制藥、傳統養生功法體驗等區域,年輕人更是占到了九成以上。
在無錫“龍砂有方”中醫藥健康養生集市上,通過醫生的解讀,市民們可以利用“五運六氣”分析了解自己的體質特點,還有靈活模擬人工艾灸手法的智能艾灸機器人,讓市民感受傳統與現代科技的交融;徐州“岐黃醫道·健康百姓”云龍區2024年中醫養生主題活動上,一字排開的“大藥罐”里滿滿都是各類特色養生茶飲;在南通“中醫藥文化夜市”,“棍針拔筋療法”為體驗者“推走疲憊,帶來舒緩”;在揚州,全城送出10000份三伏貼,讓百姓沉浸式體驗“冬病夏治”的神奇……
太倉市首屆中醫藥文化夜市開市,從中醫義診到推拿刮痧,從體質辨識到養生藥膳,從傳統養生功法到特色中醫脫口秀……不少年輕人趕赴現場去“班味”。李佳是蘇州大學大三學生,正好趁著暑假回老家的時候體驗了一次中醫義診。“這是我第一次看中醫,希望中醫師可以幫我告別目前的‘脆皮狀態’。”李佳坦言,由于臨近畢業,實習、論文、找工作等事宜讓他最近常常焦慮、失眠,“醫生給我把了個脈,建議我試試‘耳穴埋籽’。”面對中醫特色療法,他還是實打實的“新人”,希望在中醫藥的幫助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玉竹母雞湯、當歸鳳爪、百合銀耳羹、烏梅湯……“不用再有喝奶茶的負罪感了!”剛剛下班的王舒雅是90后白領,夜市上的藥膳讓她直呼“好喝又健康”。平時忙于工作的她坦言,吃上這樣的藥膳算是“奢侈享受”,“如果能夠有那種更適宜我們上班族的配方就更好了!”
中醫夜市的“出圈”,也離不開“中醫藥+”的創新組合。例如在泰州非常有名的老高橋中醫養生市集,不僅有中醫名師問診,還有各種非遺文化展演體驗、特色養生美食和潮玩好鋪。市集現場特別策劃了集健身與養生于一體的八段錦、五禽戲教學活動,幫助當代“脆皮青年”達到身心和諧的狀態。國慶期間,年輕人在這里聽療愈音樂演唱會,用歌聲撫慰心靈;然后在“咸魚躺平區”看一場露天電影,享受微風拂面的同時,忘記一切疲憊。
位于廣州荔灣區的永慶坊,近年來舉辦了多場中醫文化夜市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中醫藥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還融入了現代科技元素,如利用VR技術模擬中醫針灸、拔罐過程。夜市上,有專門的中藥香囊、中藥護膚品展示區,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的關注。古風展示區是現場群眾爭相打卡的熱門項目。大家換上優雅的古裝,化身文人雅士、溫婉淑女,在古色古香的場景中定格成令人心動的美妙瞬間。
在淮安市中醫院副院長周興武看來,夜市最終還是要將百姓吸引到醫院里來,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作用,為人們提供養生保健服務。目前他所在的醫院主要以治未病中心、中醫綜合治療室、婦科和兒科加開夜門診為主,夏季已延長服務時間至21時,后續醫院將考慮把中醫夜市的形式搬進醫院的廣場,更頻繁開展中醫夜市,最終逐步拓展不同科室夜門診范圍,滿足百姓需要。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