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長江邊的青山區是武漢乃至華中地區重要的工業集聚區。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充分發揮以環境保護稅為主體的綠色稅制體系激勵作用,引導青山長江沿岸工業企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為激活“無廢細胞”、建設“無廢城市”貢獻稅務力量。
位于長江右岸的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是大型鋼鐵制造企業。走進公司廠區,抬頭可見連排的大樹,成群的飛鳥不時掠過,綠色植物穿插道路兩旁,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粉塵飛揚、煙囪林立、鋼渣堆積的老工業基地。
“多年以前,辦公桌上總是積落了一層‘金屬灰’,現在則是干干凈凈的。我在武鋼工作了30多年,過去從來沒有這么好的環境,這都是國家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帶來的巨變。”說起這里的變化,該公司老員工彭先生感慨不已。
煉鋼就會產生鋼渣和粉塵。為深度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更好地與城市共生共融,武鋼有限公司在近年建成投用鋼渣處理中心,鋼渣經過先進的處理工藝,將含鐵資源返回煉鋼工序再利用,尾渣“變身”水泥摻混料循環使用。現在,廠區年產200 多萬噸的鋼渣實現了全程“ 不落地、不見天”。
在青山區工業企業加速推進綠色發展進程中,青山區稅務局主動作為,組建稅務“店小二”專員服務團隊,“一對一”服務轄區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通過“政策輔導+精準推送”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全面落實資源綜合利用、購置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抵免企業所得稅等“綠色”稅收優惠政策。
“我們依托環保稅數據,先后與武鋼有限公司、武鋼自備電廠等企業建立了常態化稅收聯動機制,形成了政策宣傳、輔導、落實的快速反應鏈,助力排污企業綠色發展。”青山區稅務局第二稅務所負責人表示,三年來,該所管理和服務的30余家排污企業累計享受到各項稅收優惠近15 億元,投運了四燒脫硫脫硝設施、一燒脫硝裝置、煙氣凈化裝置等環保設備,大幅降低廢氣、廢渣等污染物排放濃度,提升空氣環境質量。
據統計,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武鋼有限公司、平煤焦化等一批制造業企業申報繳納的環境保護稅稅額明顯減少,稅收負擔率大幅下降,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稅務部門幫我們算好了‘經濟賬’和‘生態賬’,引導我們從長遠考慮,積極響應‘無廢城市’建設,持續優化廠區生產環境。目前,我們廠區綠化已超過30%,正在申報國家4A級景區。”武漢鋼鐵有限公司能源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以第33個稅收宣傳月為契機,不斷創新宣傳服務舉措,持續精準釋放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效能,推動企業向‘新’向‘綠’發展,在‘無廢城市’中展現更大稅務擔當。”青山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