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202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關于推動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重要批示。在此背景下,筆者建議黨政機關以從嚴管理為抓手,把黨政機關過緊日子的要求與加強財會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級機關內控機制防風險、強監督、嚴紀律、促發展的作用。
對預算編審實行“ 精益求精”責任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收支平衡”的原則,嚴密數據審核,增強財物預算科學性。立足全局,把牢服務保障的重點方向,有保有壓,全力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重點工程、教育醫療、普惠民生等重點改革任務,持續壓減一般性支出安排。確保精細,統一預算編審流程、事項清單,各單位組織預算、資產、基建、采購等管理崗明確審核責任,逐一審核,不漏一環。努力協同,與財政等歸口管理部門密切配合,確定分工,對會議、培訓、信息化項目等經費預算開展聯審,以點帶面發現共性問題,統一業務口徑,尤其對基層黨政機關及時精準輔導。
對涉采項目實行“ 廉政談話”跟蹤式管理
黨政機關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風險靶向施策,持續強化政府采購監督管理,不斷提升政府采購風險抵御能力。筑牢“廉”的防線,列出涉采單位和涉采人員“禁入類”事項、“履職類”事項、“回避類”事項等約束性條款,搭建框架,對重大項目涉采人員開展采前廉政談話,全程監督監控,提高涉采人員自律意識,明確風險邊界。增強“督”的力度,依托“智慧采”“助農采”等平臺,推行項目跟蹤監督機制和項目啟動雙備案制,按月掌握采購項目動態,及時發現隱患問題,及時督導整改,有效規避程序風險。突出“減”的成效,防止超過實際需求采購、重復采購、擅自擴大規模采購、提高標準采購的問題發生,充分發揮集中采購資金節約效益。
對基建項目實行“ 十個從嚴”全程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嚴控投資規模、嚴格審批程序、嚴謹評審監理、嚴管裝修標準、嚴肅招標采購、嚴核資金來源、嚴盯現場管理、嚴審預算執行、嚴明廉政紀律、嚴懲各類問題的“十個從嚴”全程式基建管理機制。建立決策機制,將基建維修立項、資金安排與存量房產調配一體化統籌決策,以消除隱患、保障功能、滿足需要為原則,不搞全面翻修。強化過程監管,省市縣三級黨政機關動態掌握項目進展、資金支付狀況,不定期檢查現場進展、工程質量、安全防護,定期通報情況,及時發現處置各類風險苗頭。嚴格小型工程管理,將各級預算單位不超過規定標準、以前不立項的小型維修項目,也要重新管起來,健全審批備案制度,比照基建項目納入設計、施工、竣工全流程管理。
對巡視審計問題實行“一督到底”銷號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落實巡視審計問題整改,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提升財物采購管理規范性。突出巡視審計問題整改政治屬性,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堅持過程合規、靠前推進。建檔落實到人,根據巡視審計等問題整改臺賬,列出未達標問題明細清單,逐一編號,給出具體路徑,提出明確要求,安排人員“一對一”督促落實。形成長效機制,對巡視審計出的問題及時進行分類梳理,立行立改修訂完善《黨政機關財務管理辦法》《進一步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的實施意見》及落實上級過緊日子制度的配套措施,優化內控管理流程,強化成果綜合運用,鞏固深化整改成效,杜絕邊改邊犯、此改彼犯等情況。
對支出支付實行“ 人崗分離”流程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厘清支出支付權責,明晰崗責設置,規范流程管理,切實防范財經風險。全面梳理崗責權限,嚴格按照預算一體化系統預設的審批、會計、出納等崗位,按實名制落實安全認證設備,依托軟件控制實現人員和崗位分離制約。著力強化流程管理,完善出納環節制單、審核、復核三崗負責制,明確支付安全責任保證與追責機制,確保獨立行權、職責明確,防止兼任竄崗,防范資金支付風險。突出重點單位指導,以憑證審核、崗位設置、檔案整理為審核監督重點內容,加強日常內控監督和培訓,督促各級單位對照上級風險內控要求,自糾自查、梳理缺漏,加強支付審核管理和對賬要求,提升風險防控意識。
對疑點信息實行“ 重點審核”清單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集中從資金支付行為、對象和用途上發現疑點信息,嚴控績效考核風險。以“疑點”為“重點”建立動態數據庫,形成支付負面清單,并提供對應的正確操作規范,指導各級單位提高警覺、規范操作、規避風險。以“重點”為“著力點”狠抓整改落實,對從零余額賬戶向實有資金賬戶、個人賬戶轉賬行為實行“白名單”管理,有效封堵支付漏洞。對于紀檢、財政、審計、巡視等部門反饋的支付疑點信息,迅速調查核實、如實反饋情況、積極落實整改,并及時在全系統通告,以點帶面進行規范。以“關鍵節點”為“預防點”強化事前防控,在各類專項工作中,重點關注預算執行、經費收支、資金結余、重點經費等情況,實現日常防微杜漸。
對問題單位實行“ 解剖麻雀”調研式管理
各級黨政機關要進一步針對巡視審計問題頻發的單位,加大調查研究力度,抽出重點力量“解剖麻雀”,幫助現場解決問題。優化內控指引,結合巡視審計暴露出的問題,繼續完善內控操作指引,制定財物采購風險管理清單,下發各地自查自糾、交叉檢查互糾,有效防控財務采購風險。針對性解決問題,結合黨政機關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深入基層找問題,深入剖析反面典型和案例,以案促改,實地協調現場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長效機制,以“風險+要求”為主題,建立“一竿子到底”的省市縣區財物管理人員業務培訓機制,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財會監督工作為契機,對風險較大的重點單位,開展財物采購規范管理現場督辦,把監督壓力持續傳導至最后一米。
對重點職位實行“ 能責匹配”內行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完善科學完備的選人用人機制,達到能責匹配的要求。配強財物管理部門、采購部門負責人,強化業務素質要求,確保分管財物部門領導及財物管理部門負責人政治堅定、業務熟練、廉潔自律、人品優秀,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的工作態度。配齊配強財物采購人員,協調人事部門,確保各級財物管理人員數量滿足崗責分設、風險內控的基本需要,安排政治過硬、能責匹配、作風踏實的同志從事財物采購工作。培養梯次年齡結構隊伍,在確保人員隊伍相對穩定的同時,循序漸進推進輪崗交流,適時調整結構,逐步建立一支梯次推進、素質優良的財物采購管理隊伍。
對三級機關實行“ 全程服務”環扣式管理
要進一步健全省市縣三級機關財物管理辦法,建立處科股室聯絡員制度,從預算編制到報銷執行,全鏈條加強對機關工作的服務保障和財會監督。省直各廳局機關財物管理帶頭出規范,市縣兩級結合實際“依葫蘆畫瓢”比照學習借鑒。機關預算從緊編,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的原則,突出“緊”的要求,強化“儉”的效用,嚴審支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緊扣立項依據及測算標準。機關執行從早動,建立預算執行進度統計制度,按月統計、按季通報,在各個關鍵節點召集機關各部門專題通報、分析執行進度,對進度遲緩部門下達督辦通知書,確保預算進度,避免突擊花錢。機關支出從緊審,堅持預算剛性,嚴把無預算、超預算支出,聚焦“三公”消費,會議、培訓、差旅等重點經費,嚴控支出標準,嚴審報銷單據,確保每筆開支真實有效、合法合規。
對屢犯問題實行“ 遵章依規”問責式管理
黨政機關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財物管理權責、化解財物采購風險長效機制,從嚴實行問責式管理。對巡視審計中發現的財物及采購問題,上級管理部門、監管部門及同級財政反饋的疑點信息,日常管理及自查調研中發現的違規情況等,要嚴格查明問題形成的深層次原因。對認識缺失、制度缺陷、管理缺位、廉政缺席等不同性質的問題分類甄別處理,探索徹底破除財務及采購管理頑疾的有效路徑,凡屬人為原因的,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敷衍失職、屢查屢犯的單位核減經費,通過問責措施和掛鉤機制,有效遏制工作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