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化企業是以焦炭生產為主的重工業企業,其生產過程涉及復雜的煤氣化、焦化、脫硫等環節,對水資源的高度依賴成為業內的共性問題。焦炭生產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進行冷卻、洗滌等操作,而高溫高壓環境對水質和用水量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隨著社會對資源環境的關切不斷增強,焦化企業面臨著水資源管理的嚴峻挑戰。分析了焦化企業用水的特點,探討了焦化企業節水的難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應的節水控制策略。
關鍵詞:焦化企業;用水難題;節水;策略探究
全球范圍內的水資源緊缺和水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使得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法規和社會責任壓力。焦化行業的高水耗特點使得水資源管理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研究焦化企業用水與節水的問題不僅有助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資源環境的雙贏,也為推動整個產業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邁進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1]。此外,焦化企業用水與節水的研究背景既關乎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與全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密切相關,深入分析焦化企業用水問題,結合現代節水技術和管理理念,有助于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充分了解焦化企業生產工藝中用水的關鍵環節、高耗水設備的運行特點以及廢水排放和處理的現狀,可以為制定有針對性的節水政策和技術方案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企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夠提升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可持續性和環保形象。
1焦化企業用水的特點
焦化企業是一類以焦炭生產為主的重工業企業,其用水特點在生產過程中極為顯著,焦化過程主要包括煤氣化、焦化和脫硫等環節,這些環節對用水的需求呈現出獨有的特征[2]。具體而言,相比于普通的生產企業,焦化企業的用水量龐大。焦炭的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其中最主要的用水環節包括煤氣化鍋爐的冷卻、焦爐冷卻以及煤氣凈化系統的洗滌等,對應環節對水的需求量大,因為在高溫環境下,為了維持正常生產,必須通過冷卻來保持設備的穩定運行。因此,焦化企業用水的特點之一就是其龐大的用水需求。
焦化企業用水具有高度的循環利用性。考慮到水資源的有限性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焦化企業在用水過程中通常采用循環利用的方式。通過建立合理的循環系統,對用過的水進行處理和凈化后再次利用于生產過程中,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新鮮水資源的依賴。這種循環利用不僅有助于節約水資源,還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焦化企業用水的特點還表現在水質要求較高。由于焦化生產涉及高溫、高壓等苛刻的工藝條件,因此對用水的質量要求較高。水質的穩定性和純凈度直接影響到焦化生產的正常運行和產品質量。因此,焦化企業通常會投入較大的資源用于水質監控和處理,以確保用水符合生產的技術要求。
綜合而言,焦化企業用水的特點包括龐大的用水需求、高度的循環利用性以及對水質的高要求[3]。在當前全球關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背景下,焦化企業正不斷探索更加可持續的用水管理方式,以促使行業向著更加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
2焦化企業節水的難題
2.1生產工藝高度依賴水資源
相比于普通的企業而言,焦化企業的生產工藝決定了其對水資源的高度依賴。焦炭生產過程中涉及煤氣化、焦化和脫硫等環節,這些環節對水的需求量較大,而且由于高溫環境的存在,需要進行冷卻等操作,增加了用水的復雜性,該情況下,要實現節水并非易事,因為必須確保生產過程正常運行的同時,尋找替代方案以減少用水量。
(1) 焦化企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限制。雖然焦化企業通常采用水的循環利用來降低對新鮮水資源的需求,但由于生產過程中水質受到特殊工藝條件的影響,導致水的循環利用存在一定的技術限制。處理高溫、高壓、高污染水質的難度較大,這就限制了焦化企業在節水方面的靈活性[4]。
(2) 焦化企業還需要應對環境壓力和法規限制。在現代社會,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關注,相關法規和標準也在不斷提高,焦化企業必須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兼顧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的友好性,這就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水資源循環利用限制
焦化企業在實施節水措施時,面臨著生產工藝高度依賴水資源的難題,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焦炭生產的關鍵環節之一是煤氣化過程,而煤氣化過程對大量水資源的需求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通過水來進行煤氣化鍋爐的冷卻,以確保設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能夠正常運行。此外,焦爐冷卻也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以降低焦爐溫度,確保焦炭的正常生成,焦化生產工藝中的這些關鍵環節使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難以削減對水資源的高度依賴。
除此之外,焦化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涉及脫硫操作,而脫硫過程同樣需要使用水資源。脫硫是為了減少排放中的硫化物,提高產品質量以及符合環境保護標準,該環節也需要水來進行廢氣的冷卻和洗滌,以保障脫硫設備的正常運行。這使得焦化企業在實現節水目標時面臨了與脫硫相關的挑戰。此外,由于焦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通常富含有機物和污染物,需要經過處理才能進行循環利用或者排放。處理廢水的過程不僅需要消耗額外的能源,還需要采用適當的技術來確保廢水處理的效果和水質達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在實施節水措施時的技術和經濟壓力。
3焦化企業節水的有效策略
3.1生產工藝技術創新與優化
焦化企業在面對水資源高度依賴的情境中,通過生產工藝技術創新與優化是實現節水的有效策略,在技術創新方面,焦化企業可以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煤氣化鍋爐和焦爐冷卻等高耗水環節中,采用高效的冷卻技術和節水設備,降低冷卻水的使用量[5]。通過更新設備,提升設備的性能和能效,可以實現在相同生產能力下更為節水的生產工藝。
(1) 通過生產工藝的優化,焦化企業可以調整工藝參數和改進操作方式,以減少不必要的用水環節。通過系統地分析生產流程,尋找并優化用水量較大的階段,實現生產過程的節水化。例如在煤氣化過程中,通過優化反應條件和循環系統,降低冷卻水的需求,同時確保生產過程的穩定性。
(2) 焦化企業還可以探索新型的水資源替代方案。通過研究和開發替代性的冷卻介質或采用封閉式水循環系統,減少對傳統淡水的依賴,從而在維持生產需要的同時減少用水量。這種技術創新的手段有助于焦化企業更加靈活地應對水資源的挑戰。
(3) 技術創新與工藝優化的有效策略還包括建立智能化的監控系統,以實時監測和控制用水情況。通過數據分析和反饋機制,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了解生產過程中用水的狀況,及時調整和優化工藝,實現最佳的水資源利用效率。
3.2構建水資源循環體系
焦化企業在面臨水資源高度依賴的挑戰時,構建水資源循環體系被認為是一種有效而可持續的節水策略,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通過收集、處理和再利用廢水,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多次利用,從而減少了對新鮮水的需求,該系統不僅有助于降低企業的用水成本,還減輕了對自然水源的壓力,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具體而言,在水資源循環體系中,焦化企業可以采用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將產生的廢水進行高效處理,去除有害物質,確保水質符合再利用的標準。通過建設完善的廢水處理設施,企業可以將處理后的水重新引入生產過程,實現對水資源的內部循環,降低對外部水資源的依賴。(1) 水資源循環體系有助于降低廢水排放,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通過將廢水進行處理和再利用,企業可以大幅度減少對水體的排放,降低污染物的釋放,有利于保護周邊環境水體的生態系統。這不僅有助于企業遵守環境法規,還提高了企業的環保形象,符合社會責任的期望。(2) 水資源循環體系也為企業提供了對水質的更為精細的管理手段,通過監測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情況,企業可以實時了解水質參數,及時調整水處理工藝,確保水質穩定達標。這種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3.3生產過程的全面優化
焦化企業實施全面優化的生產過程和有效的節水策略。通過對生產工藝的綜合優化,企業可以降低對水資源的依賴,提高用水的效率,具體包括調整工藝參數、改進設備設計以減少用水量,并采用先進的水冷卻和回收技術,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需求。通過全面優化生產工藝,焦化企業可以在不影響生產效益的前提下實現經濟而高效利用水源。
除此之外,全面優化生產過程涉及廢水的處理與再利用。通過引入高效的廢水處理系統,焦化企業可以將處理后的水資源再次引入生產環節,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有助于節約水資源,還減輕了對外部水體的壓力,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6]。其次,全面優化生產過程還包括采用智能化的監測系統,以實現對用水狀況的實時監控,通過數據分析和反饋機制,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了解生產過程中用水的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工藝,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總之,焦化企業通過調整工藝、優化設備、實施廢水處理與再利用以及采用智能化監測系統,企業可以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對水資源的依賴。
4結語
焦化企業在面對高度依賴水資源的情況下,可通過采用多層次的有效策略實現節水。生產工藝的技術創新與優化、構建水資源循環體系以及全面優化生產過程等綜合性措施為企業提供了多方位的應對水資源挑戰的手段,引入先進技術、建設智能監控系統、加強廢水處理和再利用,都有助于在維持生產需求的同時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上述策略不僅有益于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了用水成本,同時也為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符合環保法規,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焦化企業可以實現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可持續優化,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杜在會,劉橋云,羅滔,等.某鋼鐵企業用水現狀分析及優化建議[J].當代化工研究,2023(17):4850.
[2]李歡.淺談鋼鐵企業焦化廢水零排放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2(3):4.
[3]李素芹,王姜維,雷海萍,等.鋼鐵工業用水與節水的全生命周期集約化控制技術[J].中國冶金,2023,33(8):131140.
[4]張海英,王銳鋒,高慶華,等.焦化廠水系統節水優化研究及應用[J].華東科技:綜合,2020(4):1.
[5]張杰琦.焦化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分析[J].山西冶金,2022(2):45.
[6]劉丹丹,解建倉,朱琪,等.鋼鐵工業用水過程可視化及節水評價[J].水利信息化,2019(4):7.
作者簡介:毛坤澤,男,貴州盤州人,首席化工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