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90年代,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從三尺講臺毅然投身浩瀚商海,力求以智慧礦山技術引領山西煤炭行業轉型發展;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揭牌開市,他的企業作為山西第一股鳴鐘登陸。
擁有400余項知識產權,企業的業務領域從智慧礦山跨度到新能源充換電與智慧水務,但他說:“我的企業距離成為百年老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還不能懈怠!”這位目光如炬、堅毅果敢的企業家便是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國軍。
波蘭當地時間2024年11月6日,在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和波蘭國際卓越煤礦瓦斯中心聯合主辦的“煤礦瓦斯監測、捕集和利用最佳實踐國際技術研討會”上,付國軍關于中國煤礦智能化建設技術路線及具體案例的專題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從多年前我國煤礦機械化裝備依靠國外進口到如今民營企業深耕煤礦智能化領域有了明顯優勢,國外專家學者、企業家怎么也想不到中國煤礦智能化的發展速度是如此之快。
以前,我國煤礦開采主要是通過人力采掘及炸藥爆破等方式進行。而且,由于煤礦作業環境特殊的緣故,礦難事故屢見不鮮,如何能讓人們刷新對煤礦行業的傳統印象,讀礦業自動化專業的付國軍想要為煤礦裝上“智慧大腦”。
走進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礦山”板塊展廳,M-CPS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覆蓋煤礦智能化的一體化管控平臺和一系列智能化控制系統映入眼簾。解決方案中顯示了礦山內實時采集到的供電系統、供水系統、通風系統等各個環節的數據,通過實時監測和預警系統,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礦山中的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同時還可以減少礦山的能耗和排放。
“我們企業形成了‘一體兩翼’的商業模式,構建了‘基于CPS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標準化智能產品+365在現(線)技術服務’的體系。企業產品與服務覆蓋礦山生產采、掘、運、提、排、通等各個關鍵環節,研發生產的各類無人值守自動化設備,可對各種大型裝備進行遠程作業監控、故障診斷、數據分析等操作,業務已拓展至全國礦產資源豐富的省份。”付國軍介紹道。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通過驗收智能化礦井750余座,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201個、掘進工作面2269個,智能化煤礦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到58.81%,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加快發展、縱深推進新階段。
“山西獨特的資源優勢為我們探索煤礦智能化提供了優勢和機會,在山西這片土地上,懂煤礦的人才很多,我們公司又培養了一批懂自動化的人才。今后,我們希望繼續圍繞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通訊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為基礎,為山西工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付國軍說。
在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板塊展廳,一塊實時展示新能源充換電終端設備運行信息、用戶充電信息、運營數據信息的電子屏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這是我們以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為技術支撐構建的立體式新能源充換電管理系統。”付國軍告訴記者,“該系統于2021年推出,可以說給傳統充電設備插上了‘物聯網+’翅膀,依靠技術創新,充分調動創新資源,可實現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既滿足了用戶不同場景充換電需求,又為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管理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
從傳統煤炭行業跨度到新能源行業,在付國軍看來,變的是領域,不變的是核心技術。“智慧礦山領域業務回款較慢,屬于行業普遍現象。為了應對這些問題,讓企業更健康、穩定地發展,我們對市場做了許多調研,最后發現我們有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研發和生產為一體的優勢,積累多年的工業物聯網技術經驗完全可以平移至新能源充換電領域,這是我們的天然優勢。”
根據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年報顯示,2023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27.05%,其中新能源充換電管理系統營收同比增幅超800%。
充電樁業務的快速增長給付國軍帶來許多驚喜,新能源充換電業務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營收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近日,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充換電業務板塊再迎新機遇,企業與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洋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分別圍繞二輪車換電、重卡換電、大型儲能項目及海南全環島旅游公路的充換電網絡建設及運營管理展開合作。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除了過硬的科研能力外,更離不開與強者的合作。付國軍希望通過戰略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水務行業是支撐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行業,也是直接影響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獲得感的關鍵行業。根據《城鎮水務2035年行業發展規劃綱要》發展目標,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安全、便民、高效、綠色、經濟、智慧的現代化城鎮水務體系。
基于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優勢,付國軍把目光投向了智慧水務領域。付國軍表示,企業最開始主要服務于水務生產端智慧化,主要應用于水源地、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以及管網的監測等場景。依托于前期的技術積累,企業又與龍芯中科合作研發了基于國產芯片的信創產品——可信超聲波水表,補全了企業在水務終端的關鍵產品,實現了智慧水務全鏈條的數據收集,這對企業未來業務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第一批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股之一、第一家山西省北交所上市公司、北交所智慧礦山第一股……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仿若一匹黑馬在資本市場強勢崛起。談及登陸北交所的影響,付國軍向記者分享了他的喜悅,“通過上市,企業的外部形象、社會和客戶認可度都得到提升;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了多種融資方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同時員工的自豪感也明顯增強,企業對高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也有了大幅提升。”
上市對企業是機遇更是挑戰,對于企業未來的規劃,付國軍似乎也早已胸有成竹:“我們希望在做好現有主營業務的同時,充分利用上市后的資本平臺,以工業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積極挖掘各種潛在的投資并購機會,不斷優化和完善企業業務和技術布局,帶領企業向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目標發展。”
沙場百戰袍未解,征途萬里再啟程。“強國復興路上,作為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我們希望傳承企業家精神,扛起政治、發展和社會責任,真正為山西省的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付國軍滿懷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