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課”是新時代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發展,更好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重要理念。自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這一理念,相關領域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思政課”內涵、“大思政課”歷史方位以及“大思政課”建設路徑等。高校作為“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主體,探究其“大思政課”建設的體制機制問題及實現這一系統工程的實踐路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通過對其“大思政課”建設體制機制問題的實際調研,梳理其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中各項舉措及成效,探尋高校“大思政課”建設機制的可推廣方案。
推動構建“大思政課”格局,要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建立完善的各級黨組織領導思政課建設的考核標準,并納入對學校各級領導考核指標,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巡查和督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校長及其他校領導帶頭走進思政課堂,學校各職能部門領導兼任思政課教師,各方根據自身特長,上好一堂“大思政課”,履職盡責、形成育人合力。
發揮“黨建育人”優勢,完善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一體化推進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政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心理咨詢師等隊伍建設,構建以思想引領、文化涵育、素質拓展、技能提高、就業創業、心理健康等為重要方面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辦好思政課是“大思政課”建設的題中之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建設“大思政課”中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重要作用。
建強思政課課程群。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群建設、能源強國思政金課建設、虛擬仿真課程建設、4+1大學生思政實踐課程建設、名師工作室與教師研學基地建設為主要建設內容,建成“大思政課教學體系”。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課程,同時以京華大地、西部地區的生動實踐案例教學為重要路徑,構建“必修課+選修課”的課程體系。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結合青少年學習特點,建設“石油精神”虛擬仿真資源,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提升學生興趣同時融入行業特色教育。
加強教輔用書建設。對照思政課統編教材,編撰出版覆蓋各門思政課的具有行業特色的教輔系列用書,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以及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等融入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出版多部石油精神相關教材、教輔,并打造石油精神、石油文化融入思政課的案例庫。
構建實踐教學工作體系。以行業育人基地為“支持”,將大慶鐵人精神訓練營、玉門鐵人精神培訓學院等地作為思政課校外實踐的育人基地,并以行業特色企業為“落腳點”,通過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企業集團公司開展產學研協作育人,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
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帶頭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項目,聯合北京市多所中小學開展教學設計和理論宣傳等工作,并出版了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讀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統籌管理,制定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系統梳理各學科專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之融入課程教學大綱,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局面。
實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融合計劃,在思政課教師帶隊引領,協同育人,打造“工程倫理”“院士思政課”等品牌課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取得北京市多項“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成果。
建設實踐基地,推行先進示范,掛牌多個“課程思政實踐基地”,打造思政課程實踐與專業實踐有機融合。
教務處開通專門渠道,設定課程思政教改項目,積極鼓勵引導非思政課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學校非思政課教師發表多篇課程思政相關文章,提升學校思政課程建設,有助于建強“大思政課教學體系”。
中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委員會出臺支持辦好“大思政課”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方案》。這一舉措既調動高校思政課教師積極性,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的作用,又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證,動員各種力量支持、參與辦好“大思政課”,確保方向正確,目標如一和政策舉措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人事處等機關加強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嚴格落實專職思政課教師比例,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引進工作。實行思政課特聘教授和兼職教師制度,構建并完善多元力量協同授課機制。
教務處為主的機關部門實施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建立校領導、教學專家組、同行專家、馬克思主義學院班子成員、思政課教師和學生參加的多維度綜合教學評價工作體系,強化教學過程評價,增加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
教務處、團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等多個部門協調構建實踐教學工作體系。建立并完善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團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體系。
宣傳部、團委等部門聯合打造“風華傳薪”品牌平臺。打造“一節一課一展一網”多元立體網絡“大思政課”品牌。舉辦風華網絡文化節,支持推廣“點石”人文周、“傳承之舟”精神傳承項目等特色活動;邀請兩院院士、知名教授、藝術家等講授“能源強國 能源報國”大思政課和“風華網絡公開課”;舉辦風華藝苑文化展,建好“風華傳薪”大學生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挖掘文化展覽育人功能;建設風華石大文化網,將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全面融入校園文化活動實況,推動日常思政與網絡思政同頻共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通過黨建引領、一“馬”當先、兩“翼”并行構建“大思政課”建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就業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7%以上。近5年有2300余名畢業生投身到西部就業,學校西部就業畢業生數量位居北京高校前列,西部就業比例是北京高校平均值的兩倍。在2020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學校畢業生的主流價值取向,這是“大思政課”建設最直接的育人效果,契合“大思政課”建設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更好地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本文系2023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支持項目“行業特色高校‘大思政課’ 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研究——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課題編號:BJSZ2023ZC3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