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優化電池工藝和組件封裝材料,生產效率提高了0.5%,成本降低了30%。一升一降中,海外市場不斷擴大,產品已經出口到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2月2日,山西中來光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中來光能“)黨支部書記袁群芳說。
山西中來光能作為最早一批布局N型高效電池并實現GW級量產的公司,采用新一代J-TOPCon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和工藝,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領先的技術水平和強大的研發實力,所生產的N型TOPCon電池量產效率可達26%以上。
在山西中來光能年產16GW單晶高效電池智能工廠里,一條流水線生產著即將送往瑞士等國家的光伏電池板。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一批電池板光電轉化率已經達到了26.8%,這個水平對于量產電池來說,屬于世界一流。”
2023年9月,山西中來光能在電池優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發并在產線上導入中來特殊注入金屬化技術,完美解決了TOPCon電池水汽敏感問題,進一步提升了電池的可靠性。
“電池柵線和硅片中間產生一個接觸電阻,就像在大山上打了一個隧道,降低了接觸電阻,效率就得到大幅度提升。”山西中來光能工藝部工程師王文杰說。
通過采用獨特的PVD技術路線,提升了TOPCon電池的良率,在電池生產過程中可以做到無繞鍍,反向漏電小,無黑邊風險;疊加自主研發的POPAID生產設備,成功縮短了生產工序,提升了電池量產速率。基于以上技術路線和設備優勢,山西中來光能在TOPCon電池制備過程中的各膜層結構更加致密、均勻,使得電池擁有更低的溫度系數、更低的熱斑效應以及更小的紫外損傷,且生產的電池以深藍色為主,封裝成的組件呈全黑色,組件更美觀且效率更高。
高效N型TOPCon雙面電池的優勢,不僅在于技改創新。袁群芳指著生產線末端的電池說:“雙面電池能夠同時吸收正面直射光和背面反射光,背面發電增益10%~30%,成本比普通的單面太陽能電池板低70%,發電過程中還無需消耗水資源,顯著減少碳排放,而且持久耐用,能夠有效運行25~30年。”一位測試完成品性能的技術人員說:“我們員工宿舍裝上這類電池片后,一年可以減少10%~30%的電費支出。”
山西中來光能在TOPCon電池上的技術創新得到有關行業的高度認可,該公司榮獲“2023年度TOPCon光伏電池創新技術獎”。作為山西首批新能源“鏈主”企業,山西中來光能將鈣鈦礦和背接觸等新技術、新產品作為技術儲備,堅守降本增效和創新主賽道,為能源轉型貢獻了綠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