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安定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認真組織職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學習活動,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鎮黨委政府鄉村振興戰略文件精神,嚴格要求中心干部職工參加每個星期一早上鎮政府學習活動,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在農業技術推廣和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做出更大努力。
關鍵詞:農業工作;成效;發展
1 農業工作完成情況
1.1 惠農政策宣傳
大力宣傳各類惠農強農政策,正確引導農民對惠農強農政策的了解,2023年發放農民一次性種糧補貼1次,累計1 680 hm2,涉及農戶5 008戶,
合計33.264萬元,發放率100%;發放耕地地力保護
補貼1 162 hm2,5 007戶,合計210.956萬元,發放
率100%。
1.2 圓滿完成2022年耕地輪作制度試點項目工作
2023年我鎮緊緊圍繞特色產業發展規劃,調整布局,優化結構,擴大開發領域,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圍繞水晶豌豆、冬早青蠶豆、冬小麥等優勢特色產業,把我鎮冬農開發向規模化、區域化、優質化、市場化發展,力求冬農開發工作上層次、上水平。2022年度冬季農業開發面積達2 220 hm2,實現總產值9 780萬元。
耕地輪作水晶豌豆種植1 306.67 hm2,產量800萬kg,產值8 000萬元;種植冬早蠶豆300 hm2,產量315萬kg,產值1 260萬元;種植冬小麥240 hm2,80萬kg,產值
240萬元;其他冬農作物產值280萬元。2023年冬季農業開發面積2 220 hm2,水晶豌豆種植1 400 hm2;冬早蠶豆種植400 hm2;冬小麥種植240 hm2;冬玉米113.33 hm2。
1.3 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全鎮共完成糧食種植面積2 973.33 hm2,產量
0.96萬t,產值4 210萬元。其中雜交玉米播種1 133.33 hm2,產量532萬kg,產值1 900萬元,推廣優良雜交玉米新品種6個,規格化播種880 hm2;其他糧食合計1 840 hm2,產值2 310萬元。
1.4 全力抓好蔬菜產業種植工作
指導全鎮39.67 hm2香椿、12.67 hm2朝天椒、30.67 hm2蘿卜種植以及后期的管理工作。
1.5 整理維護全鎮合同制度
整理維護16個村190個村民小組1999年順延承包合同書(副本);2018年農村土地(耕地)承包合同書(副本);2019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工作;2020年農村集體資產制度改革、資產折估量化工作以及完成2023年清產核資工作。
1.6 認真開展野生漁業資源保護工作
一年來開展巡河工作24場次,出動執法人員
24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次,開展聯合執法2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份。
1.7 做好農機安全監管工作
2023年我鎮公示報廢農用拖拉機4臺,正常檢審拖拉機8臺。檢查鎮內3個微耕機銷售點12次,上路安全宣傳5次16人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開展農機安全培訓6期370人次。全年共發放農機購機補貼204臺共計43.044萬元。
1.8 強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
2023年安定鎮衛生廁所建設任務205座,建設標準嚴格按照縣人居環境辦技術要求建設,現已完工通過初級驗收的有119座。監督好16個村委會公廁的管理工作。完成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檢查“紅黑榜”評選公布,每個季度紅榜3個小組,黑榜2個小組。
1.9 做好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
2023年完成統防統治面積133.33 hm2,發放低毒殺蟲藥4 600袋,有效防治面積260 hm2,投入防治資金3.145萬元。
1.10 全鎮農戶投保
宣傳發動玉米種植保險力爭做到100%參保,從源頭上保障農戶利益,脫貧戶和三類對象種植農戶減免自繳部分保費,其他一般戶按1.8元/667 m2收費,全鎮完成500.74 hm2,1 148戶農戶玉米投保任務。
1.11 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
2023年宅基地管理是依據2020年7月2日相關文件要求和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展開的。期間認真宣傳相關政策法規,開展好3到場工作,落實開展好宅基地按月巡查工作。共勘查受理宅基地67宗15 855.3 m2,其中下發責停通知書5宗,整改通知書5宗,依法依規審批54宗12 735.3 m2。
1.12 全鎮農資普查
完成2022年耕地輪作公示材料及檔案臺賬材料;完成安定鎮16個村190個小組低產低效茶園排查,排查面積2 695.79 hm2,不存在低產低效茶園;參與完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涉及普查區3個,共313戶普查
對象。
1.13 抓好技術培訓工作
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積極抓好農業技術培訓工作。完成各種技術培訓52期,培訓農民3 048人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1 800余份。
2 畜牧工作完成情況
2023年,全鎮生豬存欄15 826頭,能繁母豬
2 956頭;牛存欄3 429頭,能繁母牛1 804頭;羊存欄4 494只;禽存欄21 1997羽。實現肉類總產量3 688 t,其中,豬肉2 253 t,牛肉328 t,羊肉272 t,禽肉835 t。
2.1 動物防疫工作
2.1.1 春季防疫
2023年3月我中心組織各村開展春季防疫工作,全鎮豬口蹄疫病疫苗注射14 233頭;牛口蹄疫病疫苗注射3 356頭,羊小反芻獸疫苗注射421只,羊口蹄疫病疫苗注射3 523只次;雞新城疫疫苗注射58 347羽,禽霍亂菌苗注射58 347羽,禽流感預防注射56 763羽。防疫密度均達到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下達的指標(應免數的100%),有效控制了畜禽疫病,降低了畜禽發病率和死亡率。
2.1.2 秋季防疫
2023年9月根據縣農科局的指示組織各村開展秋季防疫工作。根據統計,秋防全鎮生豬存欄12 711頭,
牛存欄數3 037頭,羊存欄4 494只,禽類存欄數為
45 647羽;分別注射豬口蹄疫疫苗10 396頭,占應免數的100%;注射牛口蹄疫疫苗1 887頭,占應免數的70%以上;注射羊口蹄2 472只,占應免數的60%以上;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35 052羽,占應免數的78%以上。
2.1.3 動物檢疫
2023年開展的動物產地檢疫工作中產地檢疫共檢疫牛2 658頭,檢疫驢352匹,檢疫生豬2 975頭,檢疫家禽2 563羽,對檢出的病畜禽及不合格豬肉均按相關程序進行規范化處理,報檢檢疫率均達100%。
2.2 動物疫病監測工作
2.2.1 動物疫病監測工作
根據縣農科局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目前為止進行動物血清抽樣檢測,牛血清24頭份,豬血清
12頭份,羊血清12頭份,雞血清40頭份。
2.2.2 獸醫衛生監督工作
對轄區內的3個規模養殖場、50個養殖大戶、21個
販運戶和15個屠宰戶進行嚴格監督管理,每年要求他們簽訂動物防疫責任書,做到發現可疑病畜及時發現,做到動物疫病早發現早處理。與此同時,對全鎮的7個獸藥、飼料經營戶等的進貨、出貨臺賬進行檢查,并簽訂產品質量承諾書。
2.2.3 重大動物疫病、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認真開展進入安定鎮內的畜運輸車輛(不包括運輸生豬車輛),要求在無量鎮境內進行徹底沖洗,車身不留泥巴、禽畜糞便方為干凈,再到我鎮進行完全消毒,方可進入我鎮內。出入安定鎮外的畜禽運輸車輛,在檢疫證明齊全有效前提下,經全面消毒,方可出行。對養豬大戶和散養戶,每天進行圈舍清洗消毒。5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在村級防疫員的監督下和幫助下,每天進行圈舍清洗和消毒;在家園附近,入戶路、圈舍周圍進行全面消毒。安定集貿市場,每逢安定街天下午進行全面消毒處理。我鎮統一采用氯制劑類防控消毒,檢查站、散養戶圈舍、養殖大戶圈舍、活畜市場等地方均采用2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配制成0.1%~0.2%的溶液消毒。累計開展大清洗、大消毒16個村,190個村民小組,
2 488個豬圈舍,集中清洗點6個,4戶生豬養殖大戶圈舍,10戶肉牛養殖大戶圈舍。
2.3 保險收繳賠付工作
積極宣傳政策性保險業務,發動生豬養殖戶積極參加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力爭做到100%參保,從源頭上保障農戶利益。全年能繁母豬保險收繳
957頭,保費每頭收取12元,賠付每頭1 100元,育肥豬保險收費701頭,保費每頭收取6元,賠付每頭640元(18~100 kg)、800元(100 kg以上)。到目前為止,參保能繁母豬死亡211頭,賠付23.21萬元;參保育肥豬死亡35頭,賠付1.94萬元。
2.4 畜牧產業項目工作
2.4.1 開展畜技術培訓工作
上半年共舉辦村級畜牧獸醫防疫員培訓兩期共
32人;舉辦養殖大戶、帶頭致富人培訓兩期,共培訓56人;舉辦養牛技術培訓1期50人;養豬實用技術培訓1期66人;青儲飼料加工培訓一期48人;發放動物養殖科普材料840余份;指導農戶科學飼養、疾病防治咨詢服務1 326人次;發放疫病防控宣傳資料823份。
2.4.2 積極引進肉牛產業發展
按照縣肉牛發展目標要求,推進西門塔爾肉牛養殖,發展50頭以上肉牛養殖大戶8戶,沙拉村景東牧安山養殖專業合作社,肉牛存欄達到256頭,引進肉牛凍精改良本地黃牛,截至10月份凍精改良775頭。
2.4.3 做好肉牛補助申報工作
根據普洱市肉牛發展“牛十條”,申報10頭以上的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場(戶)“凍改”雜交犢牛補助資金,做好申報材料收集,整理上報,共申報2022年凍改雜交牛196頭,補助金額9.8萬。按照《景東彝族自治縣2022年肉牛增量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申報能繁母牛兼犢補母養殖戶176戶,
576頭,補助金額28.8萬元。
2.4.4 做好生豬調出大縣能繁母豬獎勵資金補助工作
2023年中央對生豬調出大縣進行資金獎勵,通過對全縣飼養能繁母豬農戶實施獎勵機制政策,提高養殖戶飼養母豬積極性,最終達到擴群增量之目的。母豬飼養率增長10%以上,育肥豬出欄率增長15%以上,確保完成中央生豬調出大縣肥豬出欄數。根據每頭能繁母豬補助85元,安定鎮能繁母豬補助2 683頭,共計22.8055萬元。
2.4.5 響應《普洱市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
以生豬、肉雞、肉牛、肉羊等畜禽品種為重點,穩步推進減抗行動,切實提高畜禽養殖環節獸用抗菌藥安全、規范、科學使用的能力和水平,確保“十四五”時期全縣產出動物產品獸用抗菌藥的使用量保持下降趨勢,肉畜禽產品的獸藥殘留監督抽檢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動物源細菌耐藥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進行材料收集整理上交參與“減抗”工作,如景東普紅園烏骨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3 水利工作完成情況
3.1 水務工作
(1)配合各參建單位完成了安定鎮農村供水保障專項行動建設項目,項目涉及鼠街村集鎮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及蓄水池建設、舊村小壩塘建設,項目總投資640萬元。(2)完成了安定鎮古德村菠蘿村
2023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編制組織施工。維修養護農村飲水工程2件,投資4萬元。
(3)完成安定鎮2023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芹河村、古德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編制組織施工,投資5萬元。(4)完成了青勝村獨田埡口壩塘修復,投資5.7萬元。(5)做好安定鎮2023年省級水利救災資金項目的組織實施。(6)完成了安定鎮山洪災害危險區動態管理系統和農村水利水電管理系統的各項維護。(7)完成了安定鎮水利救災資金項目儲備和安定鎮2024—2028年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水質提升項目儲備。(8)完成了安定鎮枯水區和豐水區水樣送檢。(9)做好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作,年內對農村飲水安全的保障情況進行了兩次排查整改。(10)督促各村用水合作組織加強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和水費收繳。
3.2 河長制工作
(1)2023年召開總河長會議1次,文件學習及上半年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報告會1次,工作安排部署會議1次,“黨建+河湖長”專題會議1次,河長制業務培訓會議1次。(2)完善河湖長制空間數據更新維護系統,更新河長制分級名錄表;完善河湖長制信息管理系統河湖長巡河記錄表,錄入鎮級河長巡河記錄
132次,村級河長巡河記錄1 200余次。(3)加強“普洱河長APP”使用情況:截至目前鎮村兩級河長“普洱河長APP”下載使用率100%。(4)持續開展“四亂”清理活動,完成鼠街村三岔河電站取水壩下面河道邊砂石料堆放侵占河道岸線,有礙洪隱患的“四亂問題”的整改。開展河道清理活動4次,共計清理河道8 km,清理垃圾漂浮物3 t。(5)積極配合安定鎮河長總督察聯合鎮紀委等部門對安定鎮范圍河流、壩塘開展督察工作1次。(6)創建評定景東縣安定鎮螳螂河、浪灘河、小箐河、芹河壩塘為鎮級美麗河湖。(7)開展宣傳工作,發放集鎮河道環境保護的告知書、河長制工作宣傳冊等約300份。
4 安定鎮未來工作展望
(1)按照我鎮總的思路,圍繞“中心”工作進行重點打造,加快實施步驟,支持一批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1]。
(2)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對基層干部、群眾的實用技術和法律法規培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完善專業協會和專合組織,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子,抵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放心農產品: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重點扶持一批種、養殖大戶;做好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實現節本增效,達到優質、高產、生態、高效的目標[2]。
(4)依托安定鎮的區域優勢,進一步完善產業服務質量,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助推鄉村旅游:以鄉村旅游帶動新農村建設。提高第三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增強第三產業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剛,方輝,劉英杰,等.”十一五”期間漁業行業科技工作總結與展望[J].中國漁業經濟,2012(1):151-154.
[2] 賴芳英,陳金亮,陳衛忠,等.玉山縣2018年江西省現代農業優質中稻展示示范工作總結[J].農民致富之友,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