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研究設計單位為聯合體牽頭人的EPC項目的優缺點,文章以滬杭高速公路許村段改建工程為例,對比傳統建設模式,分析了設計單位牽頭的EPC項目在前期進度、投資控制、設計與施工融合、業主管理協調等方面的優勢,基于項目實施中的案例歸納指出了EPC模式在決策、招投標、設計等環節的短板,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措施,為提升EPC項目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EPC模式;高速公路;聯合體;設計;施工
中圖分類號 U4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22-0173-03
0 引言
EPC模式是工程建設領域中一種較為新穎的模式,由總承包單位承攬設計、采購、施工,并對工程質量、安全等負責,可有效克服傳統建設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升項目推進效率。目前,高速公路EPC模式在我國尚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大部分企業尚不具備單獨實施EPC項目的能力,因此以設計和施工組成聯合體實施EPC項目成為一種過渡方式。而有效發揮聯合體集成管理優勢,統籌協調好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就顯得至關重要。
各學者對EPC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薛斌[1]研究了設計單位主導聯合體時,優選施工單位需考慮的指標體系,并給出了各指標的權重系數;岳信[2]研究了施工單位主導聯合體時,優選設計單位需考慮的關鍵要素;趙旗[3]探討了EPC模式下高速公路項目總造價的控制內容,以及造價管控的優化策略;陳鵬[4]建立了施工單位牽頭的EPC項目成本管理體系框架;馮帥[5]對高速公路EPC項目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并用層次分析法進行了評價,得出各風險的權重系數;龐龍等[6]將EPC項目風險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并著重對高速公路項目投標單位的業績要求進行了分析;薛軍秀等[7]結合延子高速公路EPC項目案例,總結分析了EPC模式的優勢和不足。總結文獻發現:(1)研究對象方面,主要集中于施工單位為聯合體牽頭人的EPC項目,對設計單位主導的EPC項目的研究較少。(2)研究內容方面,對項目成本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文獻較多,但對聯合體模式下充分發揮設計主導作用的研究較少。
該研究有以下幾個亮點:(1)研究對象為設計單位主導聯合體的高速公路EPC項目。(2)運用對比分析法,對比傳統建設模式情況與EPC項目實踐成果,重點分析設計單位牽頭在工程管理各環節的優勢。(3)運用EPC項目實施中的具體案例,以小見大,歸納指出EPC模式在初步設計、選擇總承包單位等方面的短板。
1 滬杭高速公路EPC項目
1.1 項目概況
滬杭高速公路是我國規劃的“五縱七橫”全國公路網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浙江省開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于1998年底建成通車,為雙向四車道。滬杭高速公路許村段改建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工程,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項目建成后直接對接杭州臨平段高架,形成完整的高架高速公路,進一步強化與杭州都市區的互聯互通。
項目全長8.375 km,采用高架橋+地面道路的結構形式。為保障改建期間滬杭高速公路正常通行,需先行建成臨時保通便道,待轉換通行后進行原位改建。因此項目由臨時保通便道、主線高架橋、地面城市道路三部分組成:保通便道長7.9 km,雙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80 km/h;主線高架橋長6.3 km,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20 km/h;地面道路長5.69 km,雙向四車道的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速度為60 km/h。項目總投資為31.43億元,于2018年10月開工建設,2022年6月完工。
1.2 管理模式
由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設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和東棟宏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家單位組成聯合體,采用設計單位牽頭的EPC模式建設。總承包合同類型為固定總價合同。
2 EPC模式的優勢
2.1 項目前期進度加快
項目初步設計于2018年7月31日獲批,9月29日完成EPC總承包招標,10月15日完成首樁開鉆,實現“當年設計、當年報批、當年開工”,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在EPC模式下,施工單位在施工圖批復前就能提前進場,開展項目場站、臨時保通道路建設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各項工作平行推進,相比傳統建設模式,縮短了約2個月的工期。另外,初步設計獲批后,實施EPC模式還可以盡早達到開工基本條件,前期工作完成的投資可以納統,從而完成年度投資考核任務。
2.2 設計施工有效融合
在傳統建設模式下,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單位無法參與其中,存在設計、施工環節相互脫節等問題。在EPC模式下,可統籌協調設計與施工,實現設計階段與施工階段的無縫對接。例如該項目合同專用條款中,承包人承諾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充分做好設計的優化工作。施工單位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就能提前參與,充分了解設計意圖,掌握施工工序,同時還能將施工組織設計提前融入設計中,減少設計與施工之間的沖突,從而提高后續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設計單位能夠充分吸收施工單位的經驗和建議,針對性地開展設計,例如設計單位可結合施工單位解決公路質量通病的治理能力,使設計方案更加切實可行。
2.3 工程投資有效控制
該項目總承包合同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合同約定:發包人提出的涉及工程規模、標準的調整,以及政策變化等原因引起的變更費用由發包人自行承擔,其余變更引起的費用均由總承包單位承擔,業主僅需對變更方案予以認可和批準。由此,將項目實施期間相應的風險轉移給總承包單位。該項目建成后累計發生37個設計變更、設計優化,其中由業主承擔的金額僅為2 040萬元(見表1),約占項目合同價的1%,相比傳統建設模式,有效降低了業主的投資風險。此外,按以設計為牽頭單位的EPC模式本意,充分調動了總承包單位合理設計的積極性。總承包單位可利用設計優化、設計變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施工工藝,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建設成本。據初步統計,該項目總承包單位由此取得經濟效益約850萬元。
2.4 業主協調工作量減少
在傳統建設模式下,業主需協調各參建單位,涉及計量支付、設計變更、現場管理等大量協調管理工作,例如高架橋與下方地面道路兩個不同標段,容易對地面道路病害的處置費用承擔存在推諉扯皮現象。在EPC模式下,總承包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施工與設計、設備供應商之間的協調由牽頭單位負責,大幅降低了業主協調溝通的工作量。在滬杭高速公路項目實施過程中,設計單位牽頭對橋梁特殊樁基位置、道路平交方式等近20處設計進行了快速優化,并采用簽認程序出具圖紙,指導施工,在保障項目進度的同時,大大簡化了業主對設計的協調管理。
3 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是缺乏決策制度。公路建設項目是否采用EPC模式的決策權基本在地方政府,該項目由海寧市政府通過一事一議的會議形式確定建設模式,但目前尚未明確相應的決策制度和流程,存在提前和潛在承包商接觸溝通后再決定采用EPC模式的廉政風險。二是缺少EPC模式招標的示范文本。當前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2012年版)及《公路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第10號),但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規模大、工期較長、技術要求高、地質情況復雜多變,目前標準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未能涵蓋其所有特點。在EPC項目實踐中,為更好地選擇優質的總承包單位,業主會在招標前期請第三方咨詢單位對潛在投標人進行調研,更好地在招標文件中設置相應的商務部分資格和業績等。然而,若無相應的招標文件范本,缺乏規范的投標單位評選機制,僅由業主自行設置相應的招標條款,容易出現“蘿卜招標”風險,導致招標缺乏競爭性。
3.2 初步設計深度難界定
EPC模式以初步設計為依據進行招投標,設計的工程量、概算及推薦方案等將直接影響后續招標的控制價測算、施工圖優化等問題。目前,盡管《公路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管理辦法》明確提出“采用總承包的項目,初步設計應當加大設計深度”,但缺乏具體明確的深度控制指標和要點。在固定總價合同下,初勘深度、方案設計深度不夠,會給總承包單位造成經濟負擔。例如,該項目施工圖設計階段涉及8處平交口優化,增加了大量交安設施;初步設計中遺漏了個別噪聲控制點,導致后期聲屏障工程量增加。反之,如果初步設計偏離工程實際,擴大工程量,則總承包單位會通過優化設計等方式獲取較大的經濟利益。
3.3 對總承包單位要求高
EPC總承包合同工程造價水平整體偏高,周期較長、協調工作量大,因此對總承包單位的選擇尤為重要,一旦總承包單位的管理或財務等出現重大問題,項目將面臨巨大風險。設計主導的EPC項目,設計單位除了做好設計工作,還要對接業主,協調聯合體內部成員。滬杭高速公路EPC項目招投標階段,總承包牽頭單位遇到了無法將合同風險完全分配落實給聯合體相關成員的問題,中標通知書發出后,各成員單位在聯合體協議簽署環節對風險分擔進行博弈,影響總承包合同簽訂進展。
4 建議措施
4.1 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在現有EPC模式政策基礎上,打牢補丁,出臺細則,明確EPC模式的適用范圍,例如設定項目總投資的準入門檻;明確工期要求高或工期特別緊迫的項目,在實施期間市場環境相對穩定的項目則適用EPC模式。此外還應確定采用EPC模式的決策程序,明確決策主體、決策時間節點等,使EPC模式運作更加合理規范。二是盡早制定相應的EPC招標文件范本,根據項目的不同規模和特點,分門別類地設定投標人資格條件,明確資質、業績、信用評價等方面的要求。另外還需進一步明確標段劃分依據、聯合體成員數量、報價的組成、清單的設置等,盡可能避免招標不公正問題。
4.2 深化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文件的深度是EPC模式成功實施的基礎。一是項目業主應向初步設計單位明確提出設計的深度要求,例如初步設計地勘精度應按照施工圖規范執行,適當提高設計費用,將詳勘費用納入其中;同時保證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必要的時間,確保初步設計的質量和精度。二是提升概算編制的準確度,重視工程量的審查,引入第三方審查機構,注重概算審查的獨立性,做到公正客觀,對于疑問和爭論可開展專家咨詢。三是對于確因初步設計深度不足引發的重大、較大設計變更,應追究初步設計單位的責任。
4.3 合理選擇總承包單位
選擇設計單位牽頭的聯合體總承包單位時,為充分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建議重點考慮以下指標(見表2所示):設計方的專業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具體指標涉及工程設計經驗、EPC項目業績等;人員配置方面,應配備組織協調能力強的人員,能夠代表聯合體承擔設計、采購、施工的履約管理工作,順暢地與業主、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對于聯合體伙伴施工方,一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實際問題,能夠靈活解決。二是優化施工方案的能力,能夠結合自身經驗,提出設計優化、合理化建議,助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三是較強的資金實力及財務管理水平,切實做好財務計劃、控制管理,能夠較好地應對項目風險,保障項目推進平穩可持續。
5 結論
設計單位牽頭的EPC項目,能夠加快項目前期進度、施工圖設計階段能夠促進設計與施工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工程投資控制、減少業主的協調工作量。但缺乏系統規范的項目決策管理制度,招投標環節缺乏示范文本,存在廉政風險;初步設計深度難界定,缺乏明確的控制指標;對總承包單位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需進一步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把控好初步設計深度、明確選擇總承包單位時需考慮的關鍵因素。相信EPC模式未來能夠更加規范運作,行穩致遠,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薛斌.高速公路EPC項目聯合體施工方優選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22.
[2]岳信.EPC模式下施工單位主導聯合體管理的關鍵要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9.
[3]趙旗.基于高速公路EPC模式的造價控制措施研究[J].交通科技與管理,2023(4):189-191.
[4]陳鵬.施工單位牽頭的EPC項目成本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23.
[5]馮帥.高速公路EPC項目中的風險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6):234-236.
[6]龐龍,劉澤華.EPC(設計、采購和施工總承包)全過程風險管控策略[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3(10):161-165.
[7]薛軍秀,張偉,師江濤.延子高速公路EPC項目管理模式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4(2):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