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中英語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在知識與技能層面,關注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本文結合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具體課例,從閱讀前、閱讀中及閱讀后三個環節展開探討,總結出“調動學生已有認知與經驗,啟動思辨意識;帶領學生經歷分析與推理,提高思辨能力;鼓勵學生表達情感與觀點,實現思辨遷移”等一系列策略,以期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中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辯證思維高速發展的時期。在教學中,面對一篇英語閱讀材料,教師不能只關注文本本身,還要看到文本背后的思想,對其中涉及的思想和精神進行挖掘、探究與評價,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出發,觀察和認識世界。為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找到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方法。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主陣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文本信息進行提煉、分析,得出結論,這是學生思考和辨析的過程。下面,將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6 Earth first中的閱讀文本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為例,設計一系列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發展的教學活動。
(一)教材分析
從第六單元標題Earth first就能知道本單元內容是圍繞“人與自然”主題語境設計編排的。在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閱讀材料中,視角對準鯊魚,就“鯊魚是危險動物還是瀕危動物”這一問題引發學生對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展開探討。文章在第一、二自然段由人類恐懼鯊魚、感覺受到鯊魚威脅的現象切入,在第三、四自然段轉而談到人類大量殺害鯊魚的事實,并通過電影《大白鯊》劇本原作者的觀點,論述鯊魚在人與動物生存關系中事實上處于劣勢。文章在最后一個自然段給出結論,要正確處理人與動物的關系,同時發出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呼吁。
(二)學情分析
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閱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在此之前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已完成一定的知識積累,有的學生已具備理解和分析語篇的方法,對于理解其中的內容而言難度不大。但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少熱情,欠缺英語表達能力和從整體上認識語篇的能力,難以抓住問題的本質。在學科育人目標的導向下,如何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實現“學→
思→用”,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的“必答題”。
(三)教學目標設定
1.通讀全文,在預測、推斷中激活思辨,初步感知閱讀材料的觀點。
2.梳理語篇結構和脈絡,在多樣化的活動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體現由淺入深的思維過程。
3.聯系現實問題,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深化學生對“關愛地球,保護環境”主題意義的感悟,并實現思辨能力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王薔教授認為,研讀語篇是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指向學生思辨能力發展的閱讀教學要使學生經歷分析判斷、推理論證的過程,從而汲取文化精華,涵養內在精神。下面,將站在解決環境危機的高度,由一個問題引發學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探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要重視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更要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
(一)閱讀前:調動學生已有認知與經驗,啟動思辨意識
1.導入話題
在正式導入閱讀語篇前,教師可為學生播放電影《大白鯊》的片段,緊張的故事情節和音效,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隨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comes to mind first when you think of sharks?Why?由這一話題出發,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從學生的表述來看,他們對鯊魚的印象普遍停留在“嚇人”“恐懼”這一層面,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見到鯊魚的機會并不多,學生對鯊魚的看法更多來自電影、紀錄片中,它們兇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學生對鯊魚的認知是否正確呢?由此,進入下一個環節。
2.開展思辨
教師再為學生播放一段人類捕獵鯊魚的視頻,拋出第二個問題:Do sharks and humans hurt each other?學生們答案非常一致,都是“No”。大多數學生認為鯊魚生活在海洋,它們并不會跑進人類生存的環境并做出傷害人類的事,而人類卻會闖進鯊魚領地,捕獵鯊魚,甚至鯊魚身體的一些部位還上了人類的餐桌。在學生的現有認知里,鯊魚是可怕的,但鯊魚的可怕并不是人類傷害它們的理由,對于一些人捕獵鯊魚的惡劣行徑,鯊魚是不是更恐懼人類?于此,教師再次拋出問題:How should humans live with sharks?對于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學生可不必急于回答,而是帶著問題進入閱讀材料,在閱讀中尋找答案。
(二)閱讀中:帶領學生經歷分析與推理,提高思辨能力
1.提煉信息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語篇內容,并為學生提供一組單詞(見圖1),讓學生挑選一個或幾個單詞作為關鍵詞,并試著根據關鍵詞描述相關段落的內容。
學生以小組互動的形式互相檢驗對語篇內容的熟悉度和對信息的提煉能力。當一位學生根據所選單詞完成表達以后,小組其他成員可進行糾正或補充。比如,有學生選擇“attack”“woman”“disappear”作為關鍵詞,串聯成句進行表達。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自己選擇的單詞,還在表達中用到了其他的單詞。由此可見,小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表達的不足,在相互糾正、相互補充中共同進步。同時,因學生所選關鍵詞各不相同,一位學生在用自己的語言提煉信息、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其他學生也能回顧課文,更全面地理解語篇內容,為接下來感知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理清語篇結構做好準備。
2.分析推理
教師要求學生再認真閱讀一遍語篇內容,具體分析電影《大白鯊》劇本原作者Benchley對鯊魚認知上的改變,以及為何他對待鯊魚的態度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教師和學生梳理語篇中人們對鯊魚的態度,提煉關鍵詞,以板書的形式呈現(見圖2)。
事實上Benchley的觀點正是語篇傳遞的價值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見圖3),寫下人們在對待鯊魚前后發生了什么改變,推測以Benchley為代表的環保人士會為保護鯊魚采取什么行動。從學生的課堂反饋來看,他們進行了積極思考和認真分析,并根據語篇材料做出了合理推測。
在閱讀過程中,經過一番分析推理,學生也回答了教師在閱讀前提出的“How should humans live with sharks”這一問題,從而讓課堂教學前后呼應。
(三)閱讀后:鼓勵學生表達情感與觀點,實現思辨遷移
1.評價判斷
在閱讀中師生探究語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意義,進入讀后環節,教師和學生圍繞與語篇內容相關的話題,有理有據地表達個人的情感與觀點,由教材所提供的情境遷移至另一種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和判斷,實現思辨遷移。針對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語篇最后“Today,as we learn more about sharks,more people than ever want to protect them from extinction”一句,教師進行總結:The rich and diverse forms of life are valuable in themselves. Human beings have no right to intervene too much in other organisms. The whole earth is a system,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just a part of this ecosystem.
但是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行為仍然存在,最有爭議的當屬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事件。教師與學生就此展開評價和判斷:Japan’s nuclear waste water discharge program is a reverse verse. Each round of nuclear waste water discharge violates the right to the health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a destroyer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 polluter of the global ocean.教師充分利用語篇留白,圍繞熱點或有爭議的話題展開討論,引發學生參與評價與判斷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
2.想象創造
思辨遷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程曉堂教授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融合性地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策略,圍繞主題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態度,鼓勵學生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將讀后創造活動作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一個問題成為創造類活動的主題,促使學生將自身的思辨能力應用到其他領域或情境,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問題決策等方面的能力。
教師選擇有想象和創造空間的學生問題,如將“What are the most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world”
“What specific hazards will Japan’s nuclear waste water bring to the ocean”這兩個問題作為學生讀后寫作的話題,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從動物、人、大自然等不同角度進行論述,鼓勵學生運用與環境問題相關的單詞,如“pollution”“endangered”“disastrous”等,正確使用語法,創設新的情境,并將自己的觀點、情感和態度融入寫作內容中,以此激活學生思維,達到思辨遷移的高階目標。
總之,閱讀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推理和想象創造,讓學生能透過語篇看到問題,理解作者的意圖,也能看到問題背后的本質,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充分發揮閱讀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價值,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躍升。
[參考文獻]
[1]王薔,錢小芳,周敏.英語教學中語篇研讀的意義與方法[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2(02):40-47+92.
[2]程曉堂,王瑤.新課標下的真實英語教學:內涵、價值及實施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23,43(08):116-122.
[3]陳銘華.以思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英語閱讀課教學探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6(05):79-82.
[4]曹暢.基于思辨能力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小學班主任,2023(18):44-47.
冼敏娟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