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對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深入剖析智慧旅游對旅游人才在信息技術應用、綜合知識掌握以及創新能力發展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旅游教育應轉變當前沿用的傳統培養理念,增加信息技術課程的比重,豐富實踐教學方式,深化與企業的合作關系,通過平臺合作加強與企業的聯動,以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具體策略,以期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智慧旅游發展潮流的新型旅游人才,為旅游業的智慧化轉型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關鍵詞:智慧旅游;旅游人才培養;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技術的日新月異,智能化已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智慧旅游,作為旅游業與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正在逐步改變著傳統旅游的面貌。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提升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為游客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化的旅游體驗[1]。在這一背景下,高職旅游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培養出適應智慧旅游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旅游人才,成為當前高職旅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文章深入探討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策略,以期為高職旅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當前高職院校旅游人才的培養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一是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的不匹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業急需的是具備信息化技術和實踐技能的創新型人才,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對旅游人才的培養仍沿用傳統教學理念,未能緊密結合行業發展,導致人才培養與行業脫節,就業率不高。二是學生所學技能與實際需求對接不暢,因為高職院校偏重理論教學,實訓課程的設置不足,導致學生對當下旅游業缺乏了解,實踐經驗不足,難以滿足行業技能要求。三是高職院校缺乏與智慧旅游相匹配的“智慧”教師,大多數教師仍沿襲傳統教學方式,對智慧旅游的新要求認識不足,且在信息技術方面存在短板,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成為制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
(一)信息技術
智慧旅游的興起,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一新興的旅游方式不僅革新傳統旅游方式,也對旅游專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旅游的核心在于信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它要求旅游人才精通并能靈活運用這些技術,以實現對大數據的有效解析和應用。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專業人才既要具備扎實的旅游專業知識,又要擁有卓越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他們不僅要能熟練操作數字化工具,更要能夠借助數字化平臺進行旅游推廣,以此提升旅游行業的競爭力。
(二)綜合知識
智慧旅游不僅強調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更對其跨學科綜合知識的掌握提出了明確要求[2]。在旅游服務中,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旅游專業知識,還需在生態學、地理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有所涉獵。在帶領游客游覽的過程中,從業人員不僅要介紹景點的基本情況,更要深入挖掘其地理風貌、人文特色,為游客呈現一個立體、全面的旅游景觀。掌握跨學科的知識,從業人員能更生動地描述景點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使游客在精神層面得到享受,對旅游地的人文情懷和地理風貌有更深刻的感悟。此外,當游客提出與景點相關的各類問題時,具備跨學科知識的從業人員能迅速調動知識儲備,給出準確、詳盡的解答,從而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并增強游客的體驗感。
(三)創新能力
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創新成為推動旅游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為了保持旅游行業的繁榮,相關從業人員應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智慧旅游與信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讓大數據成為剖析游客需求與行為的關鍵手段。因此,旅游從業人員需積極接納新技術,將大數據分析成果轉化為實際操作。通過細致研究游客的喜好、需求及消費習慣,從業人員能更精確地規劃營銷策略,為游客提供更加個性化、周到的服務。例如,基于大數據分析結果,從業人員能洞察到游客對某一類旅游產品的偏愛,進而有針對性地推出符合游客期待的產品。同時,從業人員還可以根據游客的反饋,不斷優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提升游客整體旅游體驗。
(一)轉變培養理念,培育智慧旅游新人才
隨著智慧旅游的蓬勃發展,為了培養出既掌握扎實基礎知識,又具備高超實踐技能的旅游人才,高職院校應對現有的培養理念進行深刻的變革。在實際進行教學時,高職旅游專業的教師應當主動求變,摒棄陳舊且不符合當前行業實際的教學方法,轉而探索并實施更符合行業需求的新型教學模式。這要求教學內容緊跟行業發展的最新步伐,使學生所學知識與當前市場需求緊密相連。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不斷關注智慧旅游的最新進展,巧妙地將這些前沿信息融入日常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及時學習并掌握行業內的先進知識和技能。同時,高職院校應深化與旅游企業的合作,通過深入溝通和協作,共同構建一套既科學又實用的課程體系。通過與企業的常態化的溝通,及時地捕捉到企業對旅游人才的具體要求,進而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計劃和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無礙地融入工作崗位,迅速適應并勝任相關工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專業旅游人才,既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又擁有豐富實踐經驗,能夠為旅游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動力。綜上所述,高職學校應轉變人才培養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定向培育符合行業要求的智慧旅游精英。
(二)加大信息課程比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智慧旅游作為旅游業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其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強大支撐。在高職旅游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深刻認識到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性,并通過加大信息化課程的比例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3]。
高職院校原本就設有信息化課程,但面對智慧旅游的快速發展,還需對現有信息化課程進行深化與拓展。傳統信息化課程側重于基礎辦公軟件操作教學,難以滿足智慧旅游領域對具備創新思維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課程中增加網站設計與制作的內容,讓學生親手參與到網站的搭建與優化過程中,了解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旅游產品的宣傳與營銷,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讓他們對智慧旅游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學校應緊跟信息化技術的最新發展,適時開設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營銷等新興課程,指導學生掌握數據挖掘、構建用戶畫像、制訂社交媒體策略等核心技能,讓其在未來旅游職業生涯中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深化和拓寬信息化教育,為學生搭建一個既全面又前瞻的知識架構,使其具備更強的競爭、適應能力。
(三)實踐方式多元,強化學生技能實操能力
當前,高職旅游專業的教學普遍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實踐環節則顯得相對薄弱,針對這一現象,高職院校亟須調整教學策略,將實踐課程置于重要的位置[4],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高職院校應重視并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的平臺,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并操作,從而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在實踐中逐步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讓學生參與到多種多樣的網絡實踐項目中,例如在線旅游產品的規劃與設計、網絡營銷方案的制訂與實施等。這些實踐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其還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認識智慧旅游這一新興領域;在信息化模擬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長處,與學生保持更緊密的互動,通過在網上發布實踐任務、分享學習資源、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以及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評價,教師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加深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的興趣和動力。
(四)深化校企合作,引進智慧旅游新元素
當前,高職旅游專業學生的實習安排缺乏統一的管理和指導,導致實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難以在實踐中有效提升專業技能。為了改善當前狀況,高職學校應積極尋求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讓智慧旅游的理念和實踐真正融入校園生活,成為連接學校與社會的紐帶。通過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可以對學生的實習進行統籌安排和有效管理,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適當的崗位上得到鍛煉,使其在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并提升專業素養。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讓他們更早地接觸并了解智慧旅游的前沿技術和市場動態,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5]。此外,校企合作還能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寶貴機會,企業可以邀請業內專家走進校園,舉辦專題講座,分享智慧旅游的最新進展和成功案例,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學校可以與企業聯手舉辦技能大賽,通過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潛能,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深化校企合作,高職學校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出既掌握理論知識又具備實踐經驗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旅游人才,為智慧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五)強化平臺合作,提升校企聯動影響力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學校應當秉持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不僅要求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還要通過多元化的平臺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從而拓寬學生的實踐視野和行業認知。學校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權威網絡平臺提供的教學資源,通過在線學習企業網絡課程,與企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系,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此外,與行業相關的各類技能大賽,如導游大賽等,不僅是學生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舞臺,更是他們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的契機。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比賽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發現并彌補自身的短板。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和行業認知,學校還可以與當地旅游協會、旅游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定期的參觀學習和交流活動,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旅游行業的各個環節,深入了解旅游市場的運作機制和客戶需求,從而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加游刃有余。依托多元化平臺強化校企聯動,是拓寬學生視野、提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六)加強師資建設,打造“智慧”教師隊伍
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因此為了培養適應智慧旅游行業的“智慧”人才,有必要打造一支“智慧”的教師隊伍。“智慧”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更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方法。他們應時刻保持對旅游行業的敏銳洞察力,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將最新的行業信息融入教學內容中,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拓寬知識視野,提升專業素養。除了理論學習,“智慧”教師還應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深入旅游企業一線,親身體驗智慧旅游的應用場景,與一線服務人員深入交流,了解行業實際需求。這樣不僅有助于教師加深對智慧旅游的理解,還能為教學方式的探索提供有力支撐。此外,“智慧”教師還應具備創新思維與跨界融合的能力。他們應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與技術手段,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他們還應積極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交流合作,推動旅游教育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與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多符合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旅游人才。
智慧旅游的發展為旅游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旅游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旅游教育應緊跟時代步伐,采取轉變培養理念,加大信息課程比重,使實踐方式多元化,深化校企合作,強化平臺合作加強企業聯動,以及加強師資建設等策略,培養出適應智慧旅游發展的新型旅游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旅游業的智慧化轉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推動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鄺慧霞.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旅游與攝影,2023(10):124-126.
[2]呂浩宇.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分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20(3):20-22.
[3]許少榕.智慧旅游背景下的福建省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9(4):104-105.
[4]張季云.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建議與實施[J].中國高新區,2018(10):35-36.
[5]鄒雪梅.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用型旅游人才培養研究——以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