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對數字技術賦能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產業升級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廣西民族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數字經濟理論與產業融合理論,構建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的理論框架。研究指出,加強網絡覆蓋、建設智慧旅游系統、建立數字文化資源庫、促進多業態融合、提升村民數字素養及出臺相應政策保障,是推動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預期這些策略將有效促進經濟增長、文化傳承與社會進步,同時也對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了評估并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數字技術;廣西民族鄉村旅游;智慧旅游;文化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2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民族特色鄉村旅游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研究”(2022KY0883)。
廣西,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與獨特的自然景觀,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然而,隨著旅游市場的競爭加劇與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廣西民族鄉村旅游面臨著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數字技術,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文章旨在探討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產業升級,通過深入分析當前數字化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構建理論框架,探索實施路徑,以期為推動廣西鄉村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依據與實踐指導。
(一)現狀分析
在數字化基礎設施方面,廣西民族鄉村旅游地區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網絡覆蓋能力,但整體而言,網絡速度與質量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偏遠鄉村地區,網絡不穩定、帶寬覆蓋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村旅游的數字化服務與應用,如在線預訂、移動支付、虛擬現實(VR)體驗等,影響了游客的旅游體驗與滿意度[1]。
信息服務方面,雖然部分鄉村旅游點已建立了官方網站或社交媒體平臺,用于發布旅游信息、推廣旅游產品,但信息更新不及時、內容單一、互動性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這導致游客難以獲取全面、準確的旅游信息,降低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與競爭力。
市場營銷方面,數字技術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新的推廣渠道與營銷手段,如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然而,廣西民族鄉村旅游在這方面的應用尚不充分,缺乏專業的數字營銷團隊與策略,難以有效觸達目標游客群體,實現精準營銷[2]。
(二)問題識別
一是數字化程度不高。盡管廣西民族鄉村旅游在數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整體而言,數字化程度仍然較低。許多鄉村旅游點仍依賴傳統的宣傳方式與經營模式,缺乏數字化思維與創新能力。二是資源整合不足。廣西民族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但缺乏有效的整合與利用。數字化平臺與工具的應用不足,導致旅游資源分散、信息閉塞,難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體系。三是人才短缺。數字技術的發展需要專業的人才支撐。然而,廣西民族鄉村旅游地區普遍缺乏既懂旅游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這限制了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四是文化保護與傳承難題。在數字化過程中,如何有效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避免文化同質化與商業化過度開發,是廣西民族鄉村旅游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在數字化展示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真實性與獨特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
(一)理論框架構建
數字經濟理論指出,數字技術能夠重塑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產業創新與升級。在鄉村旅游領域,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打破傳統旅游業的邊界,促進旅游產品與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提升游客體驗與滿意度。同時,數字經濟強調數據的價值,通過收集、分析游客行為數據,鄉村旅游企業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產業融合理論則強調不同產業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形成新的產業形態與增長模式。在鄉村旅游中,數字技術促進了旅游業與農業、手工業、文化產業等的深度融合,推動了鄉村旅游產品的創新。例如,通過數字平臺展示農產品生產過程,結合鄉村旅游體驗活動,既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又豐富了旅游內容[4]。
基于上述理論,研究構建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的理論框架,該框架包括數字技術應用、產業融合創新、市場需求響應與產業升級四個核心要素。數字技術應用是基礎,產業融合創新是關鍵,市場需求響應是導向,產業升級是目標。
(二)路徑探索
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鄉村地區的網絡覆蓋與寬帶速度,提升數字技術的普及與應用能力。同時,建設智慧旅游信息服務系統,集成導航、預訂、支付等功能,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其旅游體驗。
1.智慧旅游平臺建設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鄉村旅游大數據平臺,實現旅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通過平臺發布旅游信息、監測旅游流量、分析游客行為,為鄉村旅游的精準營銷與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2.民族文化數字化展示
運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展示內容,如數字博物館、虛擬體驗館等。這不僅能夠保護民族文化,還能以新穎、生動的方式吸引游客,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
3.多業態融合創新
推動旅游業與農業、手工業、文化產業等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例如,結合當地農產品開發鄉村旅游美食體驗活動,或依托手工藝品制作開展互動體驗活動,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與競爭力。
4.數字營銷與品牌建設
運用數字營銷手段,提升鄉村旅游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加強品牌建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提升游客的忠誠度。
(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1.網絡覆蓋與提速
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的數字化首先依賴于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應加速推進網絡向鄉村旅游點、偏遠村落的延伸覆蓋,使游客在旅途中能夠享受到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這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在線體驗,還能為鄉村旅游點提供遠程監控、智能管理等技術支持,降低運營成本。
2.智慧旅游平臺建設
構建集導航、預訂、支付、評價、投訴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旅游信息服務系統,是提升廣西民族鄉村旅游數字化水平的關鍵。該系統應支持多語言界面,便于國際游客使用。同時整合區域內旅游資源,如景點介紹、住宿餐飲、交通線路、文化活動等,實現一站式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還能為游客提供個性化推薦,提升旅游滿意度。
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在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建立嚴格的數據管理制度,對游客信息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防止數據泄露。同時,加強對鄉村旅游點工作人員的數據安全培訓,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促使數字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運行。
(二)民族文化資源數字化:激活文化活力
1.數字文物資源庫與數字博物館
利用高精度掃描、3D建模、虛擬現實(VR)等先進技術,將廣西的民族特色文物、古建筑、傳統藝術等文化資源數字化,建立“數字文物資源庫”和“數字博物館”。這不僅能夠為游客提供線上游覽和學習平臺,還能有效保護文物,實現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
2.民族特色數字文化產品
結合廣西的民族特色,開發一系列數字文化產品,如民族歌舞的虛擬現實(VR)體驗、在線民俗課程、民族服飾的數字化設計與試穿等。這些產品不僅能夠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還能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通過電商平臺或社交媒體推廣銷售這些產品,可以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知名度,為鄉村旅游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3.文化保護與傳承
在數字化過程中,應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和純粹性,避免過度商業化對文化的破壞。加強對民族文化資源的調研、記錄和整理工作,促使數字化產品準確反映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鼓勵和支持民族文化研究機構與鄉村旅游點合作,共同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三)多業態融合創新:拓展旅游產業鏈
1.農旅結合項目
結合廣西豐富的農業資源,開發農旅結合項目,如生態果園采摘、農耕文化體驗、農產品加工體驗等。這些項目不僅能夠讓游客親身體驗鄉村生活,還能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雙贏。
2.手工藝與旅游融合
廣西的民族手工藝品種類繁多、獨具特色。應鼓勵和支持民族手工藝人開設工作坊或體驗店,提供手工藝制作體驗服務,如織錦、陶藝、木雕等。通過數字化手段展示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和文化內涵,可以增強游客購買意愿。同時,利用電商平臺推廣銷售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可以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知名度。
3.文化旅游與康養結合
廣西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具有發展康養旅游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將文化旅游與康養結合,開發養生度假、健康管理等項目,可以吸引更多潛在游客。通過數字化手段提供個性化的康養服務方案,如健康監測、運動指導、營養膳食等,可以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四)人才培養與社區參與:激發內生動力
1.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政府可以聯合高校、培訓機構等,為廣西民族鄉村旅游點提供電商運營、數字營銷、短視頻制作等技能培訓。通過設立培訓基地、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鄉村旅游人才。同時,鼓勵和支持鄉村旅游點的工作人員參加國內外的旅游交流和學習活動,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2.社區參與機制建設
鼓勵社區參與數字化建設和管理,形成共建共享機制。通過設立數字鄉村建設基金、舉辦創新大賽等方式,激發村民的創新活力和參與熱情。同時,加強政府與村民的溝通協作,促使數字化建設符合村民的實際需求和利益訴求。
3.利益共享機制構建
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機制,讓村民能夠從鄉村旅游的數字化發展中受益。通過股份合作、收益分成等方式,讓村民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時,加強對村民的引導和培訓,幫助他們提升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五)政策支持與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
1.政策優惠與資金支持
政府可以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旅游數字化建設。同時,設立專項基金或引導基金,為鄉村旅游點的數字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可以降低鄉村旅游點的投資風險和運營成本,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2.監管體系與標準制訂
健全監管體系,制訂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的標準和規范。加強對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監管力度,促使鄉村旅游點的數字化運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時,健全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的評價體系和認證機制,對符合標準的鄉村旅游點進行認證和授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3.專家咨詢與技術服務
建立數字鄉村旅游專家咨詢庫,為鄉村旅游項目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通過專家咨詢和技術服務,幫助鄉村旅游點解決數字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管理問題。
通過對廣西民族鄉村旅游數字化發展的現狀與問題、理論框架與路徑探索的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策略,旨在通過數字技術推動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產業的全面升級。這些策略不僅關注技術層面的革新,更強調了文化保護、社區參與和政策保障的重要性,形成了多維度、系統性的升級方案。預期這些策略的實施將提升廣西民族鄉村旅游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促進經濟增長,傳承民族文化。
[1]徐威威.數字技術賦能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與組態路徑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4:17.
[2]趙麗娜.數字化背景下廣西鄉村旅游業發展路徑分析[J].西部旅游.2022(20):19-21.
[3]陸婷,覃婧,張馨予.鄉村振興下廣西鄉村人文旅游景觀設計與發展路徑探究[J].現代園藝.2024(21):160-162.
[4]吳駿強.廣西旅游產業升級發展路徑探析[J].市場論壇.2022(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