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旅游是鄉村發展的主要業態之一,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產業帶動作用,而旅游客源市場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文章旨在探究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輻射半徑,通過文獻研究和問卷調查等方法搜集數據,并計算地理集中指數、客源吸引半徑等進行定量分析。研究發現,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高度集中在150千米范圍內,客源市場份額呈現7:2:1的比例分割形態。
關鍵詞: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輻射半徑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研究鄉村旅游空間分布特征主要通過計算地理集中指數、客源吸引半徑兩個指標作為分析工具來考察客源市場的集中度,并根據描繪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來進一步揭示客源市場隨距離變動的趨勢,并據此劃分三級圈層客源市場的輻射半徑。根據現有研究成果,文章對濟南市鄉村游客地理集中指數、客源吸引半徑、旅游地空間等概念進行如下界定:
(一)地理集中指數指標

公式中,G為地理集中指數;xi表示調查問卷數據中第i個客源市場來濟南的鄉村游客數量;T為調查問卷數據中來濟南旅游的鄉村游客總量;n為調查問卷數據中來濟南旅游的鄉村游客的客源地數量。
(二)客源吸引半徑指標

公式中,AR為旅游地的客源吸引半徑,xi為第i個客源地的游客比重;di為第i個客源地與旅游地之間的距離;n為客源地總數[2]。
(三)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
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是指旅游地使用人數隨著距離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一種統計學描述,常用來刻畫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衰減規律[3]。常見的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有:基本型曲線、“U”型曲線等。
文章擬基于“濟南市鄉村旅游游客抽樣調查”數據庫計算上述指標。2023年2月—2023年12月,在山東省旅游協會組織下,按代表性高和系統性強的原則,在濟南市組織分層抽樣調查,抽選石崮寨、九如山等30個鄉村景區以及柒月民宿、石子口時養山居民宿等16個鄉村民宿,對到訪的鄉村游客開展現場調查。調查員按照抽樣方案要求,向鄉村旅游點內的游客發放調查問卷或進行面對面訪談,從而獲得一手資料。本次共調查4207個鄉村游客,回收有效問卷411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7%。經過抽檢,數據質量達到預定的標準。這項工作為文章的分析提供翔實的數據資料。
文章通過對濟南市鄉村旅游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探討了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空間分布特征,并據此劃分近程、中程、遠程客源市場輻射半徑的地理分割線,對濟南市鄉村旅游的輻射范圍進行準確的量化。通過對濟南市鄉村旅游游客出游行為特征的分析,進一步分析三級圈層客源市場游客的出游偏好,為游客進行清晰畫像,實現對濟南市鄉村旅游不同客源市場的精準定位。
(一)客源市場結構特征分析
根據對濟南市鄉村旅游抽樣調查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從游客數量占比來看,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以濟南市本地居民以及周邊城市居民為主。

根據圖1可知,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中本市游客占比為52.22%,市外游客占比48.78%。市外游客中,泰安市游客占比最高,達4.64%;其次是淄博,占比4.55%,濟寧占比為3.66%。可見,濟南市鄉村旅游輻射范圍主要集中在濟南本市及周邊城市,集中程度可通過地理集中指數、客源吸引半徑、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等指標來具體分析。
(二)客源市場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1.客源市場集中度分析
根據公式(1)計算,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的地理集中指數為G=53.17,相對比較集中。調查數據統計,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中本地游客占比52.22%,周邊臨近的客源市場(淄博、德州、濟寧、濰坊、泰安、東營、菏澤、濱州)占比22.81%,濟南市及周邊臨市的鄉村旅游累計客源市場占比為75.03%。綜上,濟南市鄉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為濟南本市及其周邊,容易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鄉村旅游經濟的穩定性較差。
2.客源吸引半徑
根據公式計算,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吸引半徑AR=48.28千米,濟南市鄉村旅游吸引力主要集中在濟南本地居民。
3.鄉村旅游客源市場輻射空間規律
根據客源市場份額隨距離的變化趨勢分析可見,濟南市鄉村旅游客源市場在空間分布上符合距離衰減規律,但存在局部波動性。

由圖2和表1可以看出,濟南市的旅游地空間使用曲線較為復雜,客源市場距離在0~150千米和300千米以上范圍內變動趨勢符合基本型曲線,旅游者數量隨著距離的增加呈現跳躍式遞減的趨勢,在150~300千米范圍內客源份額隨距離的變化呈現“高—低—高”的“U”型曲線。
綜上,濟南市鄉村旅游的客源市場地理集中指數為53.17,吸引半徑指標為48.28千米,集中度較高,主要是濟南本地及其周邊鄰市。根據客源城市游客占比與旅游目的地空間距離的變化趨勢,劃分近程、中程、遠程三級圈層客源市場的地理分割線,三級圈層的客源份額呈現7∶2∶1的比例分割形態,基本上形成以濟南當地為核心、依次向外擴散、梯度差異明顯的三級圈層型空間結構。在近程客源市場,包括濟南、泰安、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7個城市,累計市場份額為70.25%,是濟南市吸引力最強的客源市場;在151~300千米范圍內的中程客源市場,包括東營、濰坊、臨沂、棗莊等周邊17個城市,累計市場份額為19.47%,是濟南市鄉村旅游發展潛力較大的客源市場;在300千米范圍以外的遠程客源市場,包括煙臺、威海、大同、洛陽等多個城市,累計市場份額為10.28%,是濟南市機會客源市場。
(一)積極探索政策和體制創新
一是學習省內外優秀經驗,建立部門聯動機制,統一負責鄉村旅游統籌推進、綜合協調和服務監管。二是充分發動各縣區,優勢互補、分工協作、錯位發展,在小的層面挖掘內部發展潛力,鼓勵鄉村旅游資源互補與共享。三是統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結合實施“四好農村路”,做好鄉村旅游點與主要交通干道的連接。
(二)提升鄉村旅游完善配套服務
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鄉村旅游自駕服務、風景道路系統、綠道、步道建設,優化鄉村道路沿線景觀環境以及標識標牌、旅游廁所、服務場所等配套設施。二是加快智慧鄉村旅游設施建設,推動鄉村智慧旅游管理、服務、營銷等平臺的軟硬件建設,推動鄉村旅游服務、管理、營銷、體驗智能化。
(三)強化品牌提升和市場開拓
一是積極引導、規劃建設一批鄉村旅游特色美食街區、特色餐飲企業和小吃品牌店。二是積極適應年輕群體獵奇心理,加快建設鄉村旅游主題酒店、特色酒店、精品民宿,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三是推進鄉村農副產品按照旅游商品包裝改造,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轉化利用,構建富有濟南特色的鄉村旅游商品體系。
(四)加快精準市場精準營銷
一是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專題講座、學習研討等活動,加大鄉村旅游有關理論知識、工作推進情況、發展成效和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發動各類媒體資源,圍繞重點工作、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新聞宣傳報道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營銷,提升鄉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拓展鄉村旅游營銷平臺,分別針對近程客源市場、中程客源市場、遠程客源市場,創新營銷舉措,運用鄉村旅游內容創意營銷、活動營銷、重點客源地營銷等各類營銷方式,增強鄉村旅游營銷效果。

[1]郭安禧,喬志云,陳曉強.瑞金紅色旅游國內客源市場的空間結構分析——基于與井岡山的比較[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12):35-38.
[2]劉昌雪.產業服務型商務酒店客源市場空間結構特征——以蘇州工業園區某高檔商務國際連鎖酒店為例[J].旅游學刊.2015(2):61-68.
[3]汪德根.旅游地國內客源市場空間結構的高鐵效應[J].地理科學.2003(7):79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