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nèi)外戲劇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文化和學術互通互鑒的背景之下,中國的戲劇發(fā)展也需要通過西方戲劇理論的棱鏡來透視和剖析。由因斯教授和謝福特索娃教授合著,曾景婷教授、何成洲教授翻譯的《劍橋戲劇導演導論》面世時機恰逢其時。該譯著向中國學者縱向梳理了從古希臘到當代的戲劇、舞臺和導演發(fā)展脈絡,橫向闡釋了歐美20世紀的重要戲劇導演及流派,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全書深入淺出,語言精煉,眾多的實例讓理論闡述更具生動性。譯者英漢雙語功底扎實,有著非常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全書語言精煉,通俗易懂,對戲劇研究者、戲劇愛好者和非專業(yè)人士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譯著分析了45位戲劇導演的風格和特點,重點探析每位導演風格形成的原因和過程,解讀他們創(chuàng)新的脈絡。此外,每位導演的創(chuàng)新體系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在大時空、大文化背景之下,與其他體系都有繼承延續(xù)關系。通過閱讀,能夠掌握作者通過系統(tǒng)的解構和重構,繪制成邏輯清晰、譜系明確的世界戲劇導演史圖景。
譯著詳實介紹了俄羅斯戲劇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塔伊羅夫、瓦赫坦戈夫、福金等人的成就。作者在解讀他們風格特點的同時,也重點強調他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作者在承認瓦赫坦戈夫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耶荷德影響的同時,著重強調他的獨特創(chuàng)新,讓前人的風格適應當前的社會文化語境。作者提出,這些戲劇導演之間的繼承性和關聯(lián)性有時需要通過一定的研究才得以發(fā)現(xiàn),這種影響背后的原因除了導演自身的主觀性之外,還與歷史文化發(fā)展,甚至地域特征密不可分。梅耶荷德對福金的影響,除了福金本身的主動靠近之外,還與他們共同成長的俄羅斯戲劇環(huán)境息息相關。梅耶荷德對導演藝術的影響不僅停留在俄羅斯,也貫穿歐美世界。他對姆努什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具化到姆努什金,作者又將她的藝術世界拓展到拉維爾、京劇、西藏歌舞、阿爾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的聯(lián)系。任何一個導演的體系既是獨立的,又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體系對中國戲劇發(fā)展和中國戲劇體系的建立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國內(nèi)對斯氏體系的研究也有大量成果,但是對于他與歐美導演的關系則較少提及。本書中關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左拉自然主義理論,以及安托萬自然主義戲劇的關系可能存在隱性影響的觀點,為我們的戲劇導演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切入點。
《劍橋戲劇導演導論》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學術譯著,對于戲劇導演、戲劇研究者以及熱愛戲劇的讀者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書的譯介有利于中國學者與歐美學者在劇場研究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對話,對推動中國戲劇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從理論指導和實踐創(chuàng)新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強烈推薦該譯著給所有對戲劇導演和劇場研究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并希望通過譯著的閱讀和交流,能夠激發(fā)更多人對戲劇藝術的熱愛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