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小兒內科住院患兒實施PDCA干預的影響。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選擇100例我院小兒內科住院患兒,按照擲骰子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PDCA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較于常規護理,小兒內科住院患兒實施PDCA干預的效果更確切,護理質量更佳,并發癥發生次數較少,值得后期推廣。
【關鍵詞】PDCA干預;小兒內科;住院
Application of PDCA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WANG Lifang
Gansu Huin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iyin, Gansu 730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DCA intervention on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Methods: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100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dice rolling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DCA intervention.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nursing,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inpatients has a more precise effect,better nursing quality,less complications,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the later stage.
【Key?Words】PDCA interventio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Be hospitalized
兒童由于自身年齡相對較小且自控能力差,同時因為疾病的影響在入院后常常表現為哭鬧,對于治療和護理極其不配合。再加上兒童年齡較小的原因,對于自身的病情描述不夠準確,這對于整體的診斷和治療而言造成極大影響,無形中也激化了醫患糾紛。由此可見,針對小兒內科患者而言,在住院過程中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能夠對他們以及家屬的情緒起到安撫作用[1-2]。在此次研究中,所納入的PDCA循環法主要是基于策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大模塊來開展的質量管理體系,在這一管理體系的應用中能夠對整體的護理質量加以優化,同時也提高了病情的治療效果,對于改善疾病的預后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1.1一般資料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納入我院小兒內科住院患兒100例,以擲骰子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女之比為25:25,年齡2~23個月,平均年齡(12.43±2.31)個月,體重3.12~5.57kg,平均體重(4.27±0.57)kg;對照組男女之比為23:27,年齡3~22個月,平均年齡(11.69±2.11)個月,體重3.34~5.69kg,平均體重(4.31±0.64)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抗感染、吸痰、叩背等護理,并進行化痰、咳嗽、哮喘等對癥治療。
觀察組采取PDCA干預,具體為:(1)計劃階段(P):①在兒童入院接受治療的早期階段,醫院需要設立PDCA干預組,在組內安排專業護理人員,并為所有成員提供PDCA干預相關知識、PDCA干預的方向和內容的培訓,從而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能力,確保人員素質滿足護理需求。②在完成團隊成員的選擇后,他們應致力于護理工作,并在護理期間加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考慮到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兒童,當他們去醫院治療時,由于環境不熟悉,他們的內心緊張和恐懼情緒普遍極其強烈。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加強與他們之間的溝通,但在溝通中不能過于生硬,可以選擇更舒緩的方式。例如,玩具和糖果可以作為誘因,讓孩子放下警惕,更好地與護理人員溝通。同時,對于一些年齡較小且在PDCA干預方面難以溝通的兒童,可以與家人溝通,解釋疾病原因和對疾病的觀察,這可以使家人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助于減少沖突的發生。(2)實施階段(D):①在機械通風時,必須確保儀器近端溫度約為35℃,安全氣囊壓力約為20mmHg,氣體濕度控制在60%,以提高通風的舒適性。②體外振動排痰機的應用可以根據患兒的年齡調整應用時間和頻率。對于一些痰液較濃的兒童,當體外振動排痰機排痰不順暢時,可以先應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直到痰液稀釋后再輔助排痰。此外,呼吸道感染是最常發生的術后并發癥,對已感染的患兒,通過培養細菌找出有效的抗生素;對未感染的患兒,任何操作均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對伴有肺不張者應加強體位引流及胸部理療,必要時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并輔助吸痰;對于術后并發的肺動脈高壓危象者,給予使用吸入一氧化氮。吸入適量的一氧化氮可選擇性舒張肺血管。正確使用呼吸機支持幾乎是所有小兒內科住院的必需,術后機械通氣呼吸支持可改善氧合,減少呼吸做功,降低肺血管阻力。③在護理中考慮到患兒家屬缺乏相應的專業認知,因此內心的負面情緒更加嚴重。當進行心理咨詢時,護理人員會根據家屬的擔憂和緊張情緒,告知家屬手術的實施情況,并與他們交談。通過推廣成功的治療案例幫助家庭建立信心。此外,有必要對家庭成員進行心理咨詢,例如,與患兒的家庭成員溝通,解釋患兒的病情、治療計劃和預期結果,并從手術可行性的角度消除他們的擔憂,鼓勵家庭成員端正態度,積極配合。④由于兒童住院后抵抗力相對較差,護理人員重視對兒童并發癥的觀察。同時,應改善一般癥狀,如加強呼吸管理、霧化、排痰和抗炎治療。在飲食方面,合理安排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提高兒童的身體抵抗力,預防術后感染等并發癥。(3)檢查階段(C):護士長制定每個模塊考核標準,每個模塊培訓結束后,組織護士參與考核,采用百分制,對于分數≥80分者,可視為合格;對于未合格者,需再次施行強化,直至合格。(4)處理階段(A):護士長不定期抽查各個環節,及時發現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同時,對護士施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培訓滿意度及建議,同時,邀請督導專家一起討論,并制定改進方案,并將其應用至下一期培訓中。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
(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口腔潰瘍、嗆咳、呼吸困難[3]。
(3)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護理質量以《醫院護理質量評分標準》制定量表,其中包含專科護理、環境安全、藥品及器械、重癥護理四項指標,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4]。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家屬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家屬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兩組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在醫院中,小兒內科作為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所收治的兒童年齡相對較小,因此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十分匱乏,很多病情的描述通常由家屬代替,也因此使病情的描述不夠準確,致使小兒內科也成為投訴率最高的科室之一[5]。此外,由于兒童年齡相對較小,依從性和疾病的耐受性相對較差,因此在疾病的護理過程中十分困難,在以往臨床研究中發現很多患兒由于住院期間情緒波動相對較大,易出現害怕、焦慮等一系列心理情緒。所以在PDCA循環模式的指導下,小兒內科住院患兒的護理中通過系統性的管理優化,使整個護理模式更趨完整,而且這項護理模式的應用使患兒和家屬的情緒均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從師玉霞等人[6]的研究中也可以進一步看出PDCA循環模式在兒科的應用中對于家長負性情緒的優化十分顯著,能夠加深他們對于小兒疾病的了解和認知,并協助護理人員共同展開護理,對于后續治療的開展有著極大幫助。

PDCA循環護理模式是一項科學的質量控制程序,最早先由美國學者提出,這項管理程序中共計納入計劃、執行、確認、處理四大步驟,然后在適宜的范圍內進行質量控制和評價,它的應用目標在于不斷改進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也使得整個護理計劃中質量得到持續性改進。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如下:首先,組建PDCA干預團隊可以使護理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因為根據不同兒童的實際情況優化護理措施可以顯著提高護理效果[7]。而且,根據孩子的呼吸道,首先要調整好體位,防止因呼吸道阻塞而選擇不當的體位。排痰需要根據不同兒童的痰液沉積程度而定。例如,當痰液粘度較低時,可使用體外振動排痰機輔助排痰。
綜上所述,選擇PDCA干預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可以確保治療期間氣道的通暢和舒適,提高機械通氣的安全性,減少對兒童的創傷,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 趙小佳,唐金草,劉玲玲.活性銀離子抗菌液結合前瞻性護理對預防小兒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潰瘍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5):153-156.
[2] 錢穎,酈杰芬,王莉.漫畫集親子互動在小兒外科麻醉誘導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6):143-145.
[3] 朱彩云,程錦珍,何韜,等.新型防粘無痕貼在小兒包皮環切術后快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6):1047-1050.
[4] 李宇璇.互動式健康教育對小兒骨折后心理狀態、創傷性精神障礙及其家長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5):2742-2745.
[5] 吳祎君,王文霞,張琳娜.行動研究法下的舒適護理在小兒急診急性哮喘發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5):114-117.
[6] 師玉霞,張利敏,王聰.早期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復發率、治療依從性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6):1120-1122.
[7] 馮慧,楊琪.系統性全面護理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21):3983-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