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引種馴化工作是植物園的核心工作之一,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將外來植物引入并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從而豐富當地的植物資源,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發展。12月24日,太原植物園經過4年的精心培育,園內栽種的歐洲榿木首次結果并成功收種。這一成就標志著歐洲榿木在太原植物園不僅成功扎根,還完成了由種子(播種)到種子(開花結實)的完整生活史循環,這在中國華北地區尚屬首次,標志著歐洲榿木的引種馴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歐洲榿木隸屬于樺木科榿木屬,是一種喬木植物,原產于歐洲、亞洲西部和北非,尤其在潮濕地帶和河岸地帶生長旺盛。在北美,它已成為歸化物種,而在中國,雖然浙江等地已有一定的栽培基礎,但在華北地區的成功引種尚屬空白。
太原植物園自2020年起便啟動了歐洲榿木的引種栽培試驗項目。經過科研人員4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今年終于迎來了歐洲榿木的首次果實成熟。這些果實小巧而精致,內含帶翅的種子,它們藏匿于圓錐狀的綠色球果之中,待到深秋時節,球果逐漸轉變為深褐色或黑色,猶如一顆顆誘人的寶石。
歐洲榿木不僅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更蘊含著廣泛的實用價值。它耐水濕性強,是建筑用材的優選樹種,尤其在威尼斯等水城,歐洲榿木更是成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此外,其葉面平滑,在西班牙等地,人們還將其用作鞋墊,以緩解腳部不適。更值得一提的是,歐洲榿木的樹皮和葉均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涼血、抗菌、消炎、收斂等多種功效。樹皮煎劑可用于黏膜收緊,減輕發炎癥狀,對內出血、外出血以及外傷治療均有一定療效。
此次太原植物園成功引種并培育出歐洲榿木種子,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國內的樹種資源,更為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未來,太原植物園將繼續深化對歐洲榿木的研究,進一步挖掘其潛在的應用價值,進行生態安全風險評估,為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