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它們足夠簡單,不需要很麻煩就能做到 ;同時又足夠有用,可以為我們提供滿足感和愉悅感,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美好。希望這個溫暖而日常的主題,能夠給你一些慰藉和觸動。
我有一個踐行了許多年的習慣:當我產生一個有意思的想法或感受時,只要有條件,我都會立刻把它記錄下來。
比如:在外面散步,感受著和煦的陽光,看著周圍的人來來去去,驟然產生一種溫暖而充盈的滿足感,我就會立刻打開筆記軟件,隨意寫上幾句現在的心情。
再比如:讀一篇文章時,因為某幾句話勾起共鳴,讓我聯想到其他的知識點,從一個節點跳躍到另一個節點,我也會立刻打開筆記,將這種靈機一動記下來。
它們既是一個豐富的素材庫,方便我在需要的時候從里面尋找有用的素材;同時,也讓我在翻看和回顧的時候,能夠通過這些只言片語回憶起當時的情境和心情,重新想起當時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從而,讓生命變得更加連貫又清晰可辨。
它們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錨點,串聯起了整個生命的體驗之流。
所以,我強烈向你推薦這個習慣:利用好手機自帶的備忘錄(或其他軟件),當你產生某個有趣的念頭、問題或感受時,隨手把它記下來,不需要很復雜,一兩句話就好 —— 甚至用幾個關鍵詞都行。待后面閑暇時,再慢慢去回顧、咀嚼。假以時日,你一定會發現它的美妙之處。
從某種程度來說,嗅覺跟記憶的聯系是最為密切的。你一定有過這種經歷:聞到某種氣味,突然像打開了一道開關,大腦開始回放起一系列對應的畫面,纖毫畢現 —— 這就是嗅覺的力量。
所以,一個小小的建議是:平時在生活中,可以多調動自己的嗅覺,去感受不同事物的氣味,把氣味跟當下的情境和感受關聯起來,讓自己對生活的記憶和感知變得更豐富、更立體。
比如,做不同的飲料(比如茶和咖啡)來聞味道;在睡前聞一個新鮮的檸檬或橘子,讓香氣伴隨自己安眠;更多地去感受不同食物的氣味;又或是使用不同的芳香產品,刺激嗅覺的敏感性。這些都是有用的方式。
你周末或節假日的時候,一般會做些什么?如果沒有特別的安排的話,我想向你推薦一種方式: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到自己平時不會去或很少去的地方,走一走、逛一逛,專注地看看周圍的人和景物,做一個“Citywalk”。
大腦是需要新鮮刺激的。如果我們日復一日待在熟悉的環境里面、走著熟悉的路線、跟熟悉的人見面,久而久之,大腦對現實生活的感知能力就會減弱。我們會越來越覺得現實無聊,寧愿沉浸在網上 —— 這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
因此,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打破日常生活的界限,讓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新鮮的環境,來重新刺激大腦,喚醒這種具身意識的體驗。
這能幫你重建自己跟外部世界的聯系,讓你更好地感受到生命力的滋長。
如果你覺得日常生活中沒什么朋友、沒什么跟人交流的機會,不妨試試這種方式。
可以趁節假日出門散步時,隨意走進一家小店,跟店員或客人聊聊天。不用過于拘謹和害羞,試試冒充一下“社牛”。
或者參與一些線下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主題自然地聚攏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人,這樣聊天起來也會更加有的放矢,不容易遭遇冷落和尷尬。
一個注意點是:線下的見面聊天效果比線上的更好。所以不要太拘泥于線上了。很多時候,你更主動地打開自己,往往能收獲超過預期的良好回應。
如果有機會,我想建議你:盡量趁著有太陽、天氣好的時候,多出去走一走,曬曬太陽。
一方面,接收更多的陽光,可以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讓心情更平穩、更舒緩,不容易情緒低落,可以規避接下來可能高發的“季節性情緒失調”。
另一方面,光照也可以調節身體的自然節律,讓白天更加神采奕奕,晚上睡眠質量更好,從而提升每天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尤其是戴眼鏡的朋友,如果不想加深近視度數,最好能夠保證每天充足的光照時間,這樣可以給眼睛更多的刺激,避免眼軸伸長。
當然,要注意做好防曬喔。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總是很無聊,缺乏熱情和活力,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去培養幾種需要動手的習慣和愛好。
比如:積木和模型,比如樂高、模型玩具、涂裝等;烘焙、做飯、調酒、手沖咖啡、制作甜品等;培育植物、修剪枝葉、澆花除蟲、布置花園等;給寵物做各種小工具和小玩具,跟孩子一起搭模型、組裝玩具等;以及其他需要動手的愛好,比如手工、繪畫、插花……
不需要做得非常出色,也不需要成為專家,只要它能夠成為你忙碌的生命中,一種放松和休憩的方式就好。
不妨培養日常聽音樂的習慣,尤其是一些較為歡快、律動感較強的音樂,可以一邊聽一邊學著哼唱,這樣效果更好。
不過,建議是在工作的間隙或休息的時候聽,不要一邊聽一邊工作,否則可能會搶占認知資源,導致做事情出錯喔。
現在有一個“公園20分鐘效應”很熱門,確實是有用的,有科學依據支撐。
不過,如果你實在沒有條件出門去公園的話,那么,看一些關于自然的視頻,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
可以是關于自然生態的紀錄片,也可以是風光、旅行、美食、人文……只要是能夠讓自己沉浸其中的,都可以。
當然,里面的元素越豐富越好。如果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紀實,既能了解到當地的景色和風物,又能具體地去體察到當地的生活里面,那就更好了。
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放松和休息的方式,工作學習累了,別刷社交媒體、少追劇,而是看看這一類視頻,也許,會帶給你更好的治愈效果。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有許多場景,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只不過,我們要么懶得去把它整理出來,要么覺得它們不重要、沒必要去整理和發布出去。
比如:看了一部電影,你被它深深打動,覺得它拍得很好,劇情敘事非常精妙,前后的鋪墊和呼應非常出色,有好幾個鏡頭特別打動人 ——為什么不能把這些寫下來,作為影評呢?
再比如:你想買一部手機,做了好幾天的功課,對比了多項參數,收集了網上許多評價,最終得出了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結論 —— 那么,為什么不能把這些整理出來,做成一篇簡單的攻略呢?
很多你覺得眾所周知、沒有含金量的東西,很可能只是因為你過度熟悉而已,但對于別人,也許就能為他提供一些全新的啟發,打開全新的可能性。
因此,不妨試著把這些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寫下來,發布到網上,讓它自發地被傳播,被需要的人看到,與你產生連接。
這不但可以讓你收獲充分的反饋,同時也能更好地讓你感知到跟這個世界和他人的聯系。
現實世界中,不可控的事情太多。許多時候,我們付出了努力,但結果未必會如愿以償,因為過程中可能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會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產生無力感和無助感。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好一張清單,上面放上許多簡單的任務:它們非常簡單,幾乎不費力就可以完成;但又不太重要,因此一直沒有被你放在優先事項去處理。
比如:整理文件,采購家里缺的東西,看完收藏的文章,做做簡單的運動,提交手續或資料……簡而言之,就是“晚點做也不要緊”的小事。
然后,當自己情緒低落,狀態不佳的時候,打開這張清單,對照著上面的事項,一項項去做,完成一項就把它勾掉。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一定會看到一些忍俊不禁的信息,或是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任由它們過去就太可惜了,不妨試試跟自己親近的朋友分享。
可以找幾個比較好的朋友,拉個群,跟大家約好:誰平時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往群里丟,大家看到了就抒發一下感想。
或者,跟自己的伴侶或知心好友約好:平時看到有意思的東西就分享給對方,讓彼此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在做什么、在感受和喜歡什么,以及生活是什么樣的。
這可以強化一種小圈子的聯系感,讓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緊密、更融洽。
同時,也可以不斷地“敞開”自己,讓更多的情感通過自己,感受到跟這個世界更強大、更緊密的聯系。
我們總是在追趕著時間,一切為了“快速”和“高效”,追求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停下來,就會覺得空虛、無聊,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從而,一直活在一種對時間的高度焦慮和追趕之中。
這其實是不必要的,它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忙碌、更麻木,久而久之,慢慢失去對生活的感受和知覺。
所以,一個簡單的小建議是:試一試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靜靜地坐著,待15分鐘。
試著把它放到日常生活里,成為每天的一個習慣。你會發現,當你稍微放慢腳步,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立體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