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28年的艱苦歷程中,共召開過7次全國代表大會,產生了8位女中央委員或女候補中央委員,在這8位女性中,以中共早期領導人及創始人之一向警予的人生更為壯麗和壯烈。她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重要領導人之一、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領袖、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中央委員。
一
向警予,原名向俊賢,1895年9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溆浦縣城關鎮西街一個商賈之家,土家族。向警予的父親向瑞齡,是溆浦縣最大的商號“鼎盛昌”的經理,是一個思想開明、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的商人。所以,向警予5歲認字,6歲入私塾,8歲進入縣城的新式小學,成為全縣第一個正式入學的女學生。
1907年,向警予的大哥向仙鉞從日本留學回國,在湘西重鎮常德西路師范學堂教書,12歲的向警予便隨哥哥來到常德讀書。她經常閱讀《民報》《新民叢報》《天義報》等報紙,得以開闊眼界,特別是大哥講的法國大革命的故事,使她十分神往,非常羨慕法國女革命家馬尼蘭,立志要當一名女英雄。
1909年,向警予進入新創辦的常德女子速成師范學校念書。著名作家丁玲的母親余曼貞,雖比向警予大好幾歲,但卻與她同級并因共同的志向結為好友。丁玲曾聽母親說過,向警予學習非常用功,學問、道德為全校之冠,教員愛她,同學敬她。
1912年10月,向警予來到長沙,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周南女子學校(以下簡稱“周南女校”)讀書,改名向警予,表示提醒自己要與封建勢力作堅決斗爭。周南女校被人稱為“女革命家的搖籃”,向警予在周南女校學習期間,獨立思考,善于鉆研問題,老師對其作文的批語有“華實并茂”“言簡意賅”“大處落墨”“析理入微”“精透無匹”等贊美之辭。
當時與向警予同在周南女校讀書的蔡和森的姐姐蔡暢,與向警予情同手足。向警予因蔡暢的關系,得以結識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就讀的毛澤東、蔡和森。
1916年夏,向警予從周南女校畢業,懷抱著“教育救國”和“婦女解放”的理想,回到家鄉,擔任溆浦縣立女校校長。她深知,要教好學生就要有思想進步的好教員,為此,她從長沙、常德聘請了幾位志同道合、熱愛教育事業又具有真才實學的教員到溆浦女校任教。在教學上,向警予力求改革,向學生介紹新知識,灌輸新思想,她認為要改變“國勢日弱”的現狀,必須挽救“人心陷溺”。在向警予和其他進步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溆浦女校的許多女生都勇敢地站出來,向束縛婦女的陳規舊俗挑戰,向幾千年來的封建迷信宣戰。溆浦女校逐漸成為革命的據點。
二
1919年5月,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湖南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罷課、罷工、罷市的熱潮。向警予在溆浦得知這一消息,立即響應,她帶領師生上街游行,向市民宣傳抵制日貨,向廣大群眾發表演說,號召大家起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她的演講有力地激起溆浦人民的愛國熱情。接著,她又組織了反日救國的“十人團”,開展抵制洋貨的斗爭。
在五四運動推動下,國內掀起了赴法勤工儉學運動高潮。向警予接到蔡暢約她去長沙籌備女子赴法勤工儉學事宜的信,便毅然離開溆浦女校,前往長沙。
到長沙后,向警予首先參加了毛澤東、蔡和森等創辦的新民學會,其次同蔡暢等人一道發起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成為湖南女界勤工儉學運動的首創者,并以身作則,積極報名去法國勤工儉學。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30多位湖南學生以及蔡和森、蔡暢的母親葛健豪,一道由長沙出發到上海。在這里,他們會見了發起、組織湖南學生赴法勤工儉學的領軍人物毛澤東。毛澤東作為新民學會赴法留學的主要負責人,為籌措經費,提前到滬,向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力的章士釗求助。章士釗當即熱情相助,發動社會各界名流捐款,共籌集資金2萬元,全部交給毛澤東。毛澤東將這筆錢分成兩份,一份分發給赴法的新民學會會員,資助他們赴法國學習,另一份留作湖南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經費。在毛澤東的幫助下,湖南學生乘坐“央脫萊蓬”號郵船由上海啟程赴法。
經過35天的海上航行,蔡和森、蔡暢、向警予、葛健豪一行于1920年1月30日抵達法國。蔡暢、向警予、葛健豪等6名女生一起進入蒙達尼女子公學補習法文,先后在樹膠廠、紡織廠做工。在學習上,向警予一直非常勤奮,有著堅強的毅力,面對陌生的法文,她不停地翻閱字典,一字一句查出原意。短短幾個月,她就基本上掌握了法語,能直接閱讀法文原版的《共產黨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因為共同的革命理想,向警予和蔡和森這兩顆青春火熱的心漸漸靠近。1920年5月,他們在法國蒙達尼的一間木板平房里正式舉行婚禮。
在法囯,向警予廣泛接觸法國工人階級,受具有巴黎公社斗爭傳統的法國工人階級的影響,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她積極追隨蔡和森,跟國內的毛澤東緊密聯系,為創建中國共產黨四處奔忙,與蔡和森共同提出中國共產黨的名稱和建黨計劃。1936年,毛澤東在陜北與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談話時,追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稱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1921年10月,中國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在法國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華法教育會不僅不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還多方刁難,甚至停發了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的生活維持費。于是,蔡和森、王若飛等組織留法勤工儉學學生與中國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展開斗爭。北洋政府駐法公使勾結法國政府,派來警察,于10月14日將蔡和森等人強行遣送回國。已懷孕的向警予,隨之也于192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較早的女黨員之一。
三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陳獨秀、蔡和森、鄧中夏等人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向警予、李大釗為候補委員。向警予為大會起草的《婦女運動決議案》中,明確提出在婦女運動中建立統一戰線的思想。大會結束后,向警予留在中共中央局機關,負責全國婦女工作。在隨后領導的婦女運動中,向警予以極大的精力和熱情領導全國勞動婦女運動,并以高超的斗爭藝術,同中國婦女運動中的各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作斗爭,把千千萬萬婦女同胞引向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洪流之中。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會議通過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婦女運動決議案》。
中共三大閉幕后,向警予回到上海。向警予一家同與毛澤東、楊開慧夫婦,同住在中共中央機關里。1923年8月,中共中央創辦了《婦女周報》,向警予擔任該報主編。
1924年1月,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現了國共合作。在這次大會之前,上海成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中共中央派出毛澤東、向警予、鄧中夏、惲代英等40多人到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這次大會之后,毛澤東和向警予等人一起協助國民黨左派領袖改組上海國民黨執行部。向警予以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人員的身份,負責與上海各區、各界婦女代表洽談,籌組上海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會成立后,在向警予的具體指導下,大力加強了婦女運動中的統一戰線工作。
1924年5月,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婦女部,向警予任第一任部長。1924年12月,她在《婦女周報》上發表文章大聲疾呼:“為花季少女解開裹腳布,為廣大婦女爭取參政權,為底層娼妓尋求獨立人格,誰說我輩不女權?”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向警予出席了大會。中共四大以后,向警予擔任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長。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向警予發動婦女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親自帶領女同志到南京路宣傳、募捐。租界巡捕用棍棒、水龍驅趕群眾。向警予身穿雨衣,頭戴雨帽,站立銜頭,堅持講演、宣傳。她還以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領導成員的身份,與蔡和森、李立三、鄧中夏一道,參與發動和領導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的同盟罷工。
1925年10月,蔡和森、李立三率中共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六次執委擴大會議,向警予等同赴莫斯科,進入東方共產主義者勞動大學學習。
四
1927年初,向警予從蘇聯回國,先在廣州,后到武漢工作。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向警予作為正式代表出席了會議,并參加了大會主席團。會上,向警予同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作堅決的斗爭。大會閉幕之后,向警予相繼在武漢總工會、漢口市委宣傳部、湖北省委、武漢市委工作。
1927年7月15日,在武漢的汪精衛步蔣介石的反革命后塵,背叛革命,南京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大肆屠殺中共黨員。中共遭遇空前危機,武漢三鎮一時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中共大部分領導同志先后轉移。時為中共湖北省委負責人之一的向警予主動要求留在武漢,在白色恐怖中繼續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地開展地下斗爭。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正式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會后,蘇兆征向向警予等20多位同志傳達會議精神,由向警予在會上宣讀《中共中央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
“八七”會議后,向警予在武漢會見了原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盧德銘,堅決否定了原先夏曦要盧德銘離開部隊、只身追趕南昌起義部隊的意見,果斷地讓盧德銘立即回部隊,參加秋收暴動。
在武漢三鎮白色恐怖最厲害的時候,向警予臨危不懼,千方百計地組織同志轉移,營救被捕的同志。她領導工人對付白色恐怖,反對黃色工會,同國民黨改組派作堅決斗爭。向警予主編的黨內秘密刊物《長江》是刺向敵人的一把利刃,對現實反映及時,對敵人揭露深刻,對問題分析透徹,對工人運動具有極大的鼓舞力量,在武漢三鎮影響很大,成為當時這個城市工人階級主要的精神食糧。
五
1928年3月20日清晨,在叛徒宋若林的指認下,向警予被法國巡捕逮捕,關押在法國巡捕房拘留所里。
向警予是中共著名的婦女領袖,她被捕后,反動派的報紙幾乎每天都把她被捕的消息當作頭條新聞,國民黨武漢當局千方百計、迫不及待地要求法國領事館“引渡”。
1928年4月12日,向警予由法租界“引渡”到武漢衛戍區司令部軍法處監獄。那天,沿途所有的十字路口都有軍警把守,并斷絕交通,如臨大敵。
在獄中,敵人三番五次地對她進行審訊和毒打,她從未向敵人屈服,絲毫未泄露黨的任何機密,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氣節。
向警予既是一位堅強不屈的革命者,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母愛的母親,在她的俠骨背后也不乏柔情。身陷囹圄的向警予非常想念自己的一雙兒女——兒子蔡博、女兒蔡妮,她常拿出兩個孩子的照片放在唇邊,貼在臉上,深情地呢喃:“妮妮、博博,媽媽叫你們呢,聽見了嗎?”
向警予的婆婆葛健豪,深知獄中的兒媳被捕后生死難料,一定十分想見孩子,便帶著孫子蔡博、孫女蔡妮由上海溯江而上至武漢探監。然而,中共武漢地下黨組織派人告訴葛健豪,這時敵人正張網以待,甚至會用孩子的性命去威脅向警予,絕不能讓孩子冒如此大的風險去見他們的母親。
葛健豪強忍悲痛,為了孩子的安全和革命的整體利益,打消了帶孩子見母親最后一眼的念頭,立即帶上哭著、喊著要見媽媽的孫子、孫女離開“虎穴”武漢。6歲的蔡妮與4歲的蔡博最終沒能和他們的媽媽見上最后一面。
在獄中的向警予得知這一信息后,在走向刑場前給孩子們留下一首絕筆詩歌:“小寶寶,小寶寶,媽媽忘不了……希望你們像小鳥一樣,在自由的天空飛翔,在沒有剝削的社會成長!”她多么希望兒女能繼承自己未竟的事業,能生活在一個自由而光明的世界里。
1928年4月24日、25日,國民政府軍法處對向警予進行最后會審,要叛徒宋若林當面指證易夏氏(化名)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共產黨員向警予。向警予怒斥宋若林背叛革命的無恥行為。最終,法官宣布,已查明易夏氏就是共產黨要人向警予,對她威逼利誘,要她當庭招供。向警予向法官投去鄙夷的目光,昂然地說:“要殺就殺!至于我是不是向警予,這沒有多大關系,橫豎你們都是屠殺人民的劊子手!……革命者不會在你們的屠刀下求生。等著吧,你們的末日,就在明天!”
六
1928年5月1日,國民黨反動派決定在這個屬于全世界勞動者的節日里,殺害中國無產階級女革命家向警予,妄圖“殺一儆百”。
英勇就義的那一天,向警予于凌晨梳洗完畢,身著一件綠色的旗袍,從容地跟難友們一一告別,之后,被一隊武裝軍警押赴余記里空坪刑場,路的兩旁擠滿了民眾。她視死如歸,高唱《國際歌》,向沿途群眾高聲演說,高呼革命口號。她大聲呼喊道:“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向警予,為解放工農勞動大眾,革命奮斗,流血犧牲!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蔣介石!中國獨立解放萬歲!蘇維埃中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同胞們,反動派要殺死我,可革命是殺不完的!革命很快就要勝利!”敵人極端恐懼,如狼似虎的軍警兇惡地毆打她,想阻止她說話,但她仍然滔滔不絕地講下去。兇狠的軍警便硬往她嘴里塞石子,又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血從她的嘴角流出,道路兩旁許多人看了都哭泣起來。劊子手最后只能用罪惡的子彈阻止她正義的吶喊,向警予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英勇就義,時年33歲。
當晚,海員工人、共產黨員陳春和冒著生命危險,搖著小船,把向警予的遺體運葬在龜山古琴臺對面的六角亭邊。不久,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開向警予烈士追悼大會。蔡和森在莫斯科撰寫了《向警予同志傳》,稱贊向警予的血是流于偉大光榮的“五一”勞動節,是為中國勞苦群眾的蘇維埃的紅旗所流。
向警予雖然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但她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39年,在延安紀念三八婦女節大會上,毛澤東高度評價了向警予革命的一生,他說:“要學習大革命時代犧牲了的模范婦女領袖、女共產黨員向警予。她為婦女解放、為勞苦大眾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了一生。”同年7月,周恩來在慶祝延安女子大學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向警予英勇犧牲了,我們不要忘記她。

1978年是向警予烈士英勇就義50周年,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漢市委決定,在漢陽區龜山西巔修建向警予烈士墓,鄧小平親筆為向警予烈士墓碑和紀念文集題字,表示黨和人民對她的深切懷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