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為我們指明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表征,也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載體,長久以來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發展傳統工藝美術,對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至關重要。
工藝美術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隨著國家對工藝美術行業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工藝美術已從傳統行業轉變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力量,工藝美術行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是新時代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更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撐。
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工藝美術為核心的研究、創新正展現出強勁的勢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困境。例如,目前傳統工藝美術后繼乏人的情況較為明顯,高、中、初三級人才的梯隊配置比例失衡,人才分布不合理、年齡結構老化、培養渠道不暢等問題不斷凸顯。再如,工藝美術專業院校在產教融合上進行了探索,但是還未達到相應的規模。因此,加強對專業人才和獨特技藝的保護,是十分迫切的問題。
欣喜的是,國家和各地區已經推出了許多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助推工藝美術發展。如山西省早在2020年就出臺了《山西省振興工藝美術行業工作方案》,針對山西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現狀,提出要打造“山西三寶”澄泥硯、推光漆、琺華器品牌,傳承與發揚雕塑、彩塑、泥塑、面塑四大塑造工藝,大力推動青銅、鐵藝、銅器三大金屬制作工藝創新發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美術知名品牌。
在國家大力提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應該積極吸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挖掘巧奪天工的傳統技藝,弘揚工藝美術大師的匠心匠藝,通過集聚行業發展力量,培養與吸納優秀人才,拓寬發展創新路徑,推動文化產業不斷發展,讓工藝美術“活”起來,進而“火”起來。
喬彥鵬,男,1981年生,山西太原人,本科,副編審,研究方向:工藝美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