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工藝美術品是聯結傳統手工藝和現代工藝美術市場的重要橋梁,是傳承傳統文化和加速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媒介,所以促進當代工藝美術品的現代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十分必要。分析新媒體在當代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價值,并探究當代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及設計的思路、方案,為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關 鍵 詞]當代工藝美術品;新媒體;展示;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23-0044-03
文獻著錄格式:王亞煒.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及設計研究[J].天工,2024(23):44-46.
新媒體的發展為工藝美術品的展示和設計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讓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效果更加多樣,更具有現代化氣息。所以,把握新媒體時代下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和設計要點十分必要。
一、當代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的深層研究意義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體現。它融合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氣質,更在審美與實用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工藝美術品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1]。當代工藝美術品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現代化進程。與古代的工藝美術品相比,當代的工藝美術品不僅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更增添了顯著的商業屬性。當代工藝美術品是物質文化的產物,反映了當代社會的生產水平,同時也是精神文化的結晶[2]。通過它們,我們可以一窺某個民族、地區的歷史和現狀。由于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技術水平以及民族風尚的差異,這些藝術品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格。
當代工藝美術品承擔著傳承文化的重任。從展示的角度來看,這一行為本身就具備了記錄歷史、宣傳文化、教育公眾的意義。而從文化產業的視角出發,展示則起到了開發、利用、推廣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更進一步,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來審視,這種展示還對傳統手工藝進行了活態保護和技藝傳承[3]。
考慮到當代工藝美術品的獨特性,其展出方式對展出空間、展具、安全措施等多個方面都有著獨特的技術要求。為了實現宣傳教育的目的、滿足觀眾的需求,展示內容必須經過精心設計,以便最廣泛地傳播中國工藝美術的相關知識,并滿足觀眾的求知欲望。然而,僅僅依靠實物陳列和簡單的文字敘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助先進的設計理念,融合新媒體技術等現代展示手段,才能獲得良好的文化和經濟效益[4]。現代展示設計正朝著多元化立體展示的方向發展,其建立在藝術與技術高度結合的基礎之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技術在展示活動的宣傳和展出效果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各種高科技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主題的展覽中,通過預先設計的數字化節目,展示活動得以突破傳統的陳列和觀看模式,以更加生動靈活的方式將內容呈現給觀眾。此外,通過引導觀眾參與,使他們成為展示活動的一部分,共同構建一個信息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但是,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大量無序、不符合人體感官需求的影像畫面,可能會產生視覺污染[5]。因此,如何避免或減少這種感官污染,使新媒體技術的設計應用更加生態化,也成了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這關乎技術的合理運用,更關乎人類與科技的和諧共生。
二、新媒體在當代工藝美術品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一)豐富了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傳播形式
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呈現形式較為單一,主要依靠實體展覽、畫冊等有限的傳播渠道。然而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徹底打破了這些限制。借助數字高清成像技術,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在電腦屏幕或移動設備上呈現給觀眾,觀眾可以隨時隨地欣賞這些精美的藝術品。
更重要的是,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應用讓觀眾能身臨其境地體驗工藝美術的魅力[6]。VR耳機讓觀眾仿佛置身于虛擬藝術展覽中,與作品產生親密聯系,而AR技術則可以將虛擬藝術品與現實世界連接起來,為觀眾提供無與倫比的藝術體驗。這種新的傳播形式極大豐富了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呈現方式,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加多樣的藝術欣賞方式。
(二)擴大了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影響力
新媒體平臺以信息傳播快、影響廣泛等特點,有力地促進了工藝美術的傳播。通過社交媒體、藝術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等各種新媒體渠道,工藝美術品正在迅速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藝術家和設計師可以利用這些平臺發布自己的作品,分享創作經驗,并與觀眾實時互動,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7]。
此外,新媒體技術能輕松跨越國界。通過國際藝術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不僅促進了工藝美術的發展,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三)提高了觀眾的滿意度
新媒體技術給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呈現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新媒體技術通過先進的視覺效果和交互設計手段,直觀地展示了當代工藝美術品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如,借助3D建模和動畫技術,策展人可以模擬工藝品的生產過程,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藝術品的誕生。這種沉浸式體驗對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具有重要作用[8]。
此外,數據分析技術讓策展人能準確了解觀眾的喜好和需求,為他們提供更貼心的展覽體驗。如,策展人可以根據觀眾的觀看歷史和互動行為推薦更符合觀眾口味的工藝品或相關內容,提高觀眾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三、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和設計思路方案
新媒體時代的展示設計是一場關于創新、互動與情感共鳴的深刻變革。它要求設計師不僅具備扎實的藝術功底,還需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展示形式與表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既符合時代精神,又能觸動人心的優秀作品,讓展覽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文化與科技的橋梁。
(一)通過圖像、視頻、音頻展示當代工藝美術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技術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工藝品的展示設計中。設計師借助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工藝美術品。
圖片是最直觀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傳達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基本信息。高清圖像能捕捉藝術品的所有細節,而且通過色彩、光影的巧妙運用,藝術品的魅力和質感可以完美地展現出來。當觀眾欣賞這些圖像時,仿佛可以觸摸到藝術品,感受其獨特的溫度。
視頻是一種更加動態的展示方式,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藝術品。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品的整體效果,還可以深入了解其制作過程、用途和功能屬性[9]。借助這種動態的顯示方法,藝術品能以一種充滿活力和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屏幕上。
當然,聲音也是新媒體不可替代的元素。一段合適的音樂或旁白可以讓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呈現更加生動有趣。音樂可以調動觀眾的情感,有利于他們沉浸在藝術的世界中,而旁白則可以提供更多關于作品的背景信息和專業知識,幫助觀眾更深入地理解工藝美術品的價值和意義。
以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清明上河圖》為例,設計師巧妙地運用了投影技術和三維動畫技術。整幅畫緩緩展開,畫面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觀眾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北宋繁華的街頭。觀眾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了解那個時代獨特的民俗風情。這種呈現方式充分體現了新媒體技術的魅力,更為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美妙體驗。
(二)在新媒體演示中增強創意表達與觀眾互動
在新媒體時代,展示設計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其邊界被無限拓寬,不再受限于傳統的靜態陳列與單向傳播。這一變革的核心在于深刻理解了觀眾在展覽活動中從被動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角色的轉變,從而催生了以觀眾為中心、強調互動與創意的展示新生態。設計師不再僅僅滿足于構建視覺上的美感,而是致力于創造一個能讓觀眾沉浸其中、與之對話的空間。他們利用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球形全息投影等先進技術,打破了物理與數字世界的界限,讓展覽成為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旅程。
以敦煌莫高窟壁畫的全息投影展示為例,這項技術不僅重現了千年壁畫的輝煌,更通過光影交錯、色彩變幻讓古老的文化遺產以鮮活、生動的方式躍然眼前。觀眾在驚嘆于技術之美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壁畫背后的歷史沉淀與文化底蘊。這種深度參與和情感體驗是傳統展示方式難以企及的。
除了技術創新之外,設計師還可以改進屏幕內容。例如,設計角色扮演游戲、益智游戲等。觀眾通過參與故事情節或扮演歷史人物,加深對屏幕主題的理解。這種互動演示方式有利于提升觀眾的參與度,讓他們在享受樂趣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同時,設計師還要注重個性化與定制化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設計師能精準把握不同觀眾群體的興趣愛好與需求,從而為他們量身定制展覽內容與互動環節。這種一對一的展示體驗極大地提升了觀眾的參與感和滿意度,也使展覽活動更加貼近人心,易于引發共鳴[10]。另外,設計師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等平臺實施線上互動活動,增強與觀眾的互動。例如,可以開展線上主題討論,以吸引更多觀眾參與并分享他們的經驗,這樣可以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
(三)借助新媒體重現傳統工藝,實現活態傳承
傳統工藝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然而部分工藝已面臨失傳風險。為重現這些工藝并實現活態傳承,新媒體技術成了有力工具。高清影像、三維建模等手段可以數字化記錄并呈現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讓觀眾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與技藝。
例如,傳統青花瓷作為中國陶瓷藝術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其面臨失傳的風險,這無疑是巨大損失。為了重現這一傳統經典工藝,并實現其活態傳承,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首先,通過新媒體技術,可以以數字化的方式重現傳統青花瓷的制作過程。利用高清影像、三維建模等手段,對青花瓷的拉坯、畫坯、施釉、燒制等復雜工序進行細致入微的記錄和呈現。這樣觀眾不僅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看到精美的青花瓷作品,還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制作工藝和歷史文化。
其次,新媒體還可以為傳統青花瓷工藝的傳承提供新的途徑。通過在線課程、互動教學等方式,新媒體可以將傳統青花瓷工藝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更多的人,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實現活態傳承。
總之,借助新媒體重現傳統經典工藝,可以讓觀眾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欣賞傳統青花瓷的魅力,還能為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傳統工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總結
當代工藝美術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其文化內涵豐富,對其進行展示設計,能傳播優秀文化,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而借助新媒體能讓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效果更好,增強互動性和體驗性,提升展示設計質量和水平。通過運用圖像、視頻、音頻,在新媒體演示中增強創意表達與觀眾互動等,促進當代工藝美術品的展示設計不斷優化。
參考文獻:
[1]張宇琦.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及設計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6):60-62.
[2]李月嬌.新媒體背景下陶瓷工藝品品牌傳播策略[J].佛山陶瓷,2023(12):109-111.
[3]于亞偉,溫豐澤,向杰.云南斑銅工藝文化創新策略探析[J].紅河學院學報,2023(2):40-44.
[4]王柳鳳.“互聯網+傳統手工藝”傳播方式和繡球小程序設計[J].絲網印刷,2022(4):1-4.
[5]孟雯雯,孟曉蒙. 跨境電商新媒體非遺文化產品營銷研究:以草柳編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22(2):227-229.
[6]陳瑤.新媒體視角下的溫州傳統伴手禮品牌構建與推廣研究:以手工藝品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6):59-60.
[7]周紅梅.關于當代工藝美術品的新媒體展示及設計的思考[J].天工,2020(1):26-27.
[8]樊琪.新媒體展示設計中的交互設計探究[J].明日風尚,2018(21):35.
[9]尹蕾.蘇州“互聯網+”非遺手工藝文化展示策略研究[J].北方經貿,2017(12):92-94.
[10]呂行佳,宋世楨.民間手工藝文化傳播考察:兼論新媒體環境下民間手工藝的產業化實踐[J].文化藝術研究,2017(2):29-35.
(編輯: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