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危害分析
1.1流行病學
牛結節性皮膚病(Lumpy skin disease,LSP)是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由牛結節性皮膚病病毒引起,該病主要侵害牛的皮膚和黏膜,導致皮膚高度敏感,出現瘙癢和疼痛癥狀。感染后牛的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結節和痂皮,有時還會出現膿皰、潰瘍等癥狀,嚴重威脅到牛場養殖工作的正常開展。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主要體現為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感染后的病牛會出現發熱、皮膚結痂的癥狀。該類疾病首次出現在贊比亞,后傳播至其他非洲、西亞地區,2015年在希臘和俄羅斯迅速爆發,后來在2019年傳播至我國新疆地區,引發大面積的牛場牛結節性皮膚病。牛結節性皮膚病毒在牛場中具有極強的傳播性,如果未采取及時管控,將會迅速擴散肆虐整個場區,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牛結節性皮膚病還具有較高程度的宿主性特征,例如牛和水牛都是易感染動物,該類病菌主要通過其他動物媒介進行機械式傳播。
1.2傳播途徑
牛結節性皮膚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患有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病牛是主要的傳染源,病牛排出的糞便、皮屑和痂皮中可能攜帶病毒。同時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牛結節性皮膚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污染的飼料、飲水、土壤等傳播。此外蚊蟲叮咬也可能成為傳播途徑。如蒼蠅、蚊子等昆蟲的叮咬,此類疾病多發生于溫暖和潮濕季節,由于該季節氣候有利于吸血節肢動物的繁殖,因此在昆蟲大量繁殖季節,牛結節性皮膚病的傳染能力也會大幅度提升。此外該類病菌還可以間接通過飼料、水、養殖設備以及被污染針頭進行間接傳染,多方面對養殖牛場構成傳染疾病威脅。關于牛結節性皮膚的發病地區和季節,牛結節性皮膚病在許多地區都有發生,具體的流行季節因地區而異,例如在某些地區,該病可能在春季和夏季開始出現,而在其他地區則可能在秋季和冬季出現。
1.3病毒特征
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有多種病毒株,如牛結節疹病毒、牛疣病毒等,這種病毒與山羊痘病毒的毒類比較接近,基因組織情況為145~152 kb,屬于DNA雙鏈病毒,對于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較強,根據調研結果可知,該種病毒最長可以在結痂皮內存活35 d,如果病毒處于-20℃的環境中,則存活周期能夠達到幾年以上。反之,牛結節性皮膚病毒對于高溫環境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例如病毒放置于55℃的環境中,2 h內便能殺死病毒。或者將病毒放置于65℃的環境中,在半小時內就可以殺死病毒。在牛場日常管理環節,采用酒精、福爾馬林以及石灰酸液體,就可以對牛結節性皮膚病毒實現消殺效果[1]。
2牛結節性皮膚病的臨床診斷
對于牛結節性皮膚病的臨床診斷措施,主要是采取觀察癥狀、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理學檢驗等方式。通常病牛體內的牛結節性皮膚病毒的潛伏周期為15~30 d,病牛在患病期間逐漸出現結節、丘疹、水皰、膿皰等,以及相關癥狀如發熱、食欲減退、精神沉郁等。隨著病毒在牛體內進一步加劇,病牛全身會出現表層結節,這類結節大小不一,通常直徑為10~50 mm。如果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診療,結節處最終會出現軟化、潰瘍現象,引發病牛皮膚的壞死腐爛。與此同時還可以采用流行病學調查方式,了解牛的飼養管理情況、疫區病史、接觸史等,以判斷該病的發生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對病死牛進行剖檢,觀察皮膚組織病變,如結節、疣狀增生、角化過度等,并結合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確診。在具體的實驗檢測階段,可以采用病毒分離、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等方法進行病毒診斷,確定是否感染牛結節性皮膚病病毒,例如優先選擇檢測病毒核酸的PCR,準確辨別疫苗毒株,或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根據病牛血清結果判定是否為陽性牛[2]。
此外通過對病牛進行解剖學檢測,也能判定牛結節性皮膚病毒情況。具體為解剖患病牛體,觀察病牛的呼吸道、消化系統以及重要臟器是否出現病變情況,觀察器官上是否存在痘樣病變,針對牛結節性皮膚病、牛皰疹病毒、副痘病毒進行準確區分。此外,感染牛結節性皮膚病毒的牛體通常淋巴結腫大、伴隨心臟腫大與心肌充血的現象。
3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綜合防控措施
3.1及時做好病牛隔離處理
基于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病害特征,牛場養殖中要從多方面著手,構建科學合理的綜合防控措施。首先是及時做好病牛處理隔離工作,具體為發現病牛后,應立即將其隔離到單獨的牛舍,避免與其他健康牛接觸,及時對病牛的污染物和周圍環境進行消毒處理,使用適當的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清洗。針對被感染的病牛以及潛在病毒攜帶體進行逐一排查,快速檢測出感染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病牛。根據養殖場中病牛的整體比例情況,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案。例如預先設定處理標準,當病牛比例超過標準后,便要采用集體捕殺的方式,進一步遏制病毒的傳播。如果病牛感染數量在可控范圍內,則要對已經感染的病牛進行及時處理,對未感染群體進行隔離管控。在隔離管控期間要定期對牛群及養殖場內部進行消殺處理,避免角落處存活牛結節性皮膚病毒。
牛場養殖管理中要定期檢查牛群,及時發現并隔離疑似患病牛,避免疫情擴散。建立完善的疫情報告制度,一旦發現疫情,應及時上報當地動物衛生主管部門,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因此牛場養殖環節要與當地主管部門構建良好的溝通交流渠道,定期匯報養殖場內的消毒管理工作成果,并且對各類疾病傳染情況如實匯報。當地畜牧管理機構要根據各養殖場的管理情況,出具相應的指導方案,定期指派技術人員進行協助指導,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牛結節性皮膚病,獲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3.2構建科學的牛場養殖環境
在防控牛結節性皮膚病工作中,構建科學的牛場養殖環境至關重要。在牛場建設設計階段要選擇合適的養殖場地,例如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通風良好的地方建立牛場,避免在低洼潮濕的地方養殖。根據牛的種類和規模,合理規劃牛舍的數量和大小,確保牛舍通風良好、采光充足、溫度適宜。定期清理牛舍內的糞便、飼料殘渣等污物,保持牛舍清潔衛生。同時要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清理牛舍和周圍環境,清除雜草和垃圾,避免蚊蟲滋生[3]。按照既定消毒計劃執行定期消毒措施,使用適當的消毒劑對牛舍、飼料、飲水等進行消毒,以減少病原體的傳播。例如采用乙醚、甲醛、氯仿等有機溶液,能夠實現對牛結節性皮膚病毒的消殺。此外,牛場中一旦出現病牛,還要迅速建立隔離區,用于隔離疑似患病牛或患病牛,避免疫情擴散。處理病牛時,可以選擇焚燒、掩埋等方式。與此同時,由于蚊蟲叮咬是傳染牛結節性皮膚病的主要渠道,因此牛場養殖中還要圍繞場區內部構建安全生物體系,最大限度的減少牛患病的概率。養殖人員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針對各類蚊蟲制定消除計劃,避免出現過多的結節性皮膚病毒傳播攜帶群,在養殖環節充分利用防蚊網、滅蚊燈、粘蟲板、誘蟲設施等物理滅蚊措施,從而減少蚊蟲進入養殖場區,從根本環節避免病毒的傳播危害。此外對于牛舍內的生物安全體系也要提供保證,如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基礎,保證養殖環境內的干燥程度,定期做好各類蚊蟲防治,及時清除牛舍內的糞便,避免滋生各類蚊蟲等。從凈化牛舍內部直到整個場區,使生物安全體系逐步擴大。
3.3做好牛場養殖消毒與疫苗接種
牛場養殖管理要結合實際規模,制定合理的場區消毒計劃,定期對牛舍、飼料、飲水、用具等進行消毒,可以使用適當的消毒劑,如氯消毒劑、過氧化物等。在牛場周圍和牛舍內定期噴灑消毒劑,以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在牛場周圍清除雜草和垃圾,避免蚊蟲滋生,減少病原體傳播途徑。例如采用3%火堿液體或10%來蘇兒液體,針對養殖工具、牛水槽、圈舍等進行充分消毒,對于養殖人員與外來車輛也要及時做好消毒。此外疫苗接種管理環節,根據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情況和疫苗效果,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接種,例如LSDV減毒活疫苗株。根據疫苗說明書,采用適當的疫苗接種方式,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為保證疫苗接種質量,還要定期對牛群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患病牛,并進行隔離和治療。建立疫情報告制度:一旦發現患病牛或疑似患病牛,應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3.4加強養殖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
無論是牛場養殖管理的計劃設計,還是具體的飼喂消毒工作執行,都要依靠基層工作人員。因此,牛場要加強養殖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進行技術培訓,讓管理人員了解牛結節性皮膚病的危害、癥狀、預防和治療措施,培訓內容應該包括牛場衛生、消毒、免疫接種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藥物和飼料添加劑等。與此同時,還要邀請有關專家或專業機構來為管理人員授課,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專家可以講解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發生原因、流行特點、防治方法等,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養殖場可以組織學習小組,讓管理人員相互交流、分享經驗、討論問題。這樣可以促進管理人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整體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強監督和考核,保證養殖人員的工作質量效率,確保他們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和管理,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評估和反饋。根據養殖場內部的培訓內容,定期對養殖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進行考核,并且與人員績效評定進行掛鉤,提高養殖人員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幫助養殖人員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能充分掌握牛結節性皮膚病的危害、診斷方式以及防控措施。這樣才能有效落實場區內部對于牛結節性皮膚病的防控計劃,提高執行措施的最大效力,不斷提升中國畜牧養殖行業的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主要體現為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感染后的病牛會出現發熱、皮膚結痂的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將會在牛場圈舍內迅速傳播。因此,要加強牛結節性皮膚病的診斷與綜合防控,將先進的診斷技術引入到養殖管理環節,同時要及時做好病牛隔離處理,構建科學的牛場養殖環境,做好牛場養殖消毒與疫苗接種,加強養殖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在牛場構建良好的生長環境,規避牛結節性皮膚病毒的傳播危害。
參考文獻
[1]潘玉平,鄧瑞雪,胡小慧,等.牛結節性皮膚病的流行概況、防控及疫苗研究進展[J].甘肅畜牧獸醫,2023,53(6):21-24.
[2]胡浩.淺析寧夏牛結節性皮膚病診斷與防治[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0):42-43,58.
[3]徐科禮,狄兆全.11例牛結節性皮膚病的綜合治療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3(3):104-106.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農業農村局李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