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是桔梗科黨參屬的一種,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豐富的乳汁,是廣泛使用的一種傳統滋養劑,其功能主要是增強體內的氣血,強化脾胃,提升肺部功能,具有提高身體抵抗力、舒緩血液流動、減少高血壓、優化微循環、加強造血機制功效。黨參重點種植區為中國華北、東北、西北部分地區,包括白條黨、潞黨、紋黨、西黨等多種品類。本土中藥材產業已逐漸轉變為提升農戶收益的關鍵,也是推動縣級經濟增長的重點行業,同時也是實現縣級財政的重要支撐。本文概述黨參綠色標準化種植和加工方法,包括優質品種培養、育苗、種植和產地處理等,為黨參綠色標準化種植加工技術提供參考。
1黨參的生物學特性
黨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表皮呈現出乳黃色或淡灰棕色,并帶有縱向的褶,其莖部呈現出纏繞狀并且分支繁多,而其頂端則相對平滑或近乎平滑。黨參具備很高的環境適應性,更偏愛溫和、涼爽及濕潤的氣候條件。由于海拔較低且日夜溫度變化不大,可能會對黨參根部糖分生成產生影響,進而對黨參質量產生負面效應,從而降低經濟價值。黨參在播種階段對水分的需求較大,缺乏水分可能會影響其發芽率。盡管定植后對水的需求并不嚴重,但土壤濕度不應過高。黨參是一種深根植物,更適合在土質較為松軟、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環境中生長。主要土壤酸堿度是中性或偏酸性,pH值應在6.5~7.0,并且不允許連續種植。一般來說,3~4年的種植間隔是可行的,其中3年生黨參屬節種子的發芽率相對較高,能夠達到90%以上。但在常溫環境下儲存一年的種子發芽率相對較低,若在儲存過程中受到煙熏或接觸食鹽的影響,種子發芽率會受到影響,嚴重可能會導致種子失去發芽能力。
2黨參綠色標準化種植加工技術
2.1選地
黨參幼苗對光照的反應相當靈敏,一旦遇到高亮度光照,就會變得脆弱。在種植過程中,為確保幼苗成長,會選擇地形平緩、土質輕盈且富含營養的土地,這種土地通常是陽光充足的,能夠防止幼苗遭遇陽光的直接照射,從而確保幼苗正常成長。在選擇好土地后,要對其進行施肥,應該使用有機肥。有機肥營養價值與元素十分豐富,并且對幼苗發育沒有任何負面影響,避免土壤熟化,同時也不會給環境帶來任何污染。除此之外,合理運用化學肥料,對土壤施肥后,通過翻土機將肥料推入土壤形成基肥。黨參耐水性較弱,若遭遇洪水,會對幼苗發育產生直接影響。在整地過程中,應該在其周圍建立排水渠道,以更有效地排除水分。為了達到規模化種植目標,應選擇大片連續土地,方便使用大型農業機械來進行土地平整、耕作和收割。
2.2播種
可在9月份進行秋季播種,在4月進行春季播種。在開始播種前,需要將種子浸在40~50℃溫水中,待其降溫至不會感覺燙手時,再與濕潤的細沙混合儲藏,待大部分種子開始破裂并顯現白色的部分后再進行播種。在播種時,需要在已整好的地面上,根據18~20 cm間隔和3 cm深度開挖淺槽,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放進槽內,并且覆蓋1層約1 cm的土壤。接著用蓋草來保持土壤溫度和濕度。等到幼苗長出來后,就要立即清除蓋草,再次追施糞水。
2.3種植
2.3.1移栽
在黨參種子萌發時,會通過光合作用來形成幼苗,首先經過移栽程序,才能被植入土壤。在土壤解凍后,才能開始進行移栽,并且嚴格遵守相應規定,確定土壤行距和深度,同時確保土壤平整。
2.3.2除草
在移植黨參幼苗后,需要進行細致的管理。雜草會與黨參爭奪土壤中的營養、陽光和空氣及水分等環境資源,會對黨參生長產生影響,需要定期對雜草進行處理。通過物理或化學除草方式,除草劑不能對黨參正常生長造成危害。
3施肥
采用天然有機肥料,為黨參發育提供營養,同時也會對土壤微量元素進行監測和檢查,以及時補充不足的微量元素,促進黨參健康生長。
4田間管理
4.1第一年
第一,除草。通常移栽后的20~30 d會出苗。在5月上中旬進行第1次除草,之后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進行2~3次除草。第二,搭架。在6月中下旬,當植株高度約30 cm時,使用竹竿作為支撐,每3根為1個簇,底部向下伸展并插入地面,頂部緊密地扎在一起。每隔1米搭建1個簇,架子的高度為1 m,每排之間距離在30~50 cm,使黨參藤蔓自然地纏繞在架子上,有助于光合作用,推動花朵授粉,提升種子產量。第三,打尖。當植株高度超過50 cm時,應使用剪切技術將莖尖削減5~10 cm,避免過度生長并消耗營養。第四,追肥。在7~8月,對葉片進行2~3次葉面肥噴霧追肥。第五,管護。在10月下旬,將移除竹架,并切除地面的莖稈留下備用。對于露出地面的黨參頭部,會用土壤覆蓋,以避免因缺水而干枯。在冬季需要加強管理,避免人為踐踏和鼠害。
4.2第二年
在種子田返青后應立即進行除草工作,并根據田地雜草生長狀況進行2~3次除草。在第一次降雨前,應撒播75~150 kg/hm2尿素,提升植株生長狀態。5月中旬左右需要再次進行搭架,7~8月應使用葉面肥進行噴霧追肥2~3次。
5黨參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栽培黨參期間,由于生長條件高,工作人員需要考察地理環境,選擇最適合生長的氣候與土質,從根源預防控制病蟲害。在栽培階段,禁止在極度干旱或酸性的土壤中種植黨參,在此類條件下基本無法生存。在日常養護工作中,需要高度關注黨參幼苗成長情況,并嚴格監控,防止病原體和害蟲侵擾。此外,需要高度關注檢疫及施肥工作,確保黨參成長營養,同時有效提升對疾病和蟲害的抵抗力。
5.1根腐病
首先,需要嚴格控制地理環境,選擇地勢較高的區域進行種植。在選擇種植區時,需特別關注土壤濕度、土質和排水情況。黨參偏愛濕潤的環境,但并不代表水分越多就越好。在雨季,需要對排水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及時處理農田積水,為黨參創造有利的生長條件。第二,許多農民都傾向于采用混栽的方法進行日常農業活動,導致農田里經常存在殘留農產品。根據研究結果,殘留農產品通常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立即處理掉剩余的農產品,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殘留病原體。第三,輪作指農作物的交叉種植,若對相關農作物進行三年或更長時間的輪作,就可以有效減少根腐病。第四,在開始種植前,對幼苗進行專業試劑浸泡,以提升其生存能力,并且在浸泡完成后要確保其完全干燥。第五,針對已經腐壞的幼苗,需立即移除,對移除后的部位需要進行消毒,通常會使用生石灰或專業清潔劑進行消毒。最后,對根部噴灑配制好的波爾多液,噴灑頻率取決于天氣條件,雨天1周內噴灑1次,以確保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5.2銹病
黨參銹病癥狀主要為葉子上長滿水泡,預防策略主要包括:首先,避免種植時周圍有大型樹木,黨參銹病通常與種植柏樹類大型樹木相關。將黨參和大型樹木分離種植,能夠提升黨參生存率。其次,全面清理農田,秋季結束后,將農作物掉落的葉子焚化,以此減少疾病傳播。現階段,使用焚化方法進行清理的地區正逐漸減少。再次,利用藥劑實施病害蟲防治,與根腐病相同,可以利用藥劑對黨參銹病進行防治。通常使用濕性粉劑,嚴格控制噴灑的頻率和時間。
5.3蚜蟲類
首先,需要有效清除黨參周圍雜草,以降低蚜蟲繁殖。其次,蚜蟲可以通過誘殺方法來消除,放置藍色或黃色梔子來吸引蚜蟲從而消滅。最后,可以利用藥劑配比來對抗蚜蟲。例如,使用樂果乳油進行稀釋或使用市面上的殺蟲劑進行噴灑,從而實現預期的控制效果。
5.4地老虎類
首先,可以采用農業措施,例如通過人工或農具來翻耕土壤,能夠顯著降低老虎幼蟲數量,并且能夠消除潛在的蟲源。此外,多次清理雜草也對于破壞病蟲生存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方法。地老虎對光線非常敏感。在黑暗環境下,利用適當的燈光可以有效誘導地老虎。在誘導過程中,可以將紅糖、醋等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添加具有強大殺蟲效果的藥劑來達到誘導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必須確保誘殺設備位置在支撐桿上方30 cm以上,以避免對幼苗造成傷害。每次誘殺操作后,都應在次日清晨清理蛾子,并且每周都需要更換1次溶液。最后,也可以采用藥物防治方式,需要在土壤翻動過程中使用藥劑,發現昆蟲藏身之處后就應立即投放,實現預防效果。
相關部門需要對農民進行培訓,普及科學種植黨參理念,以幫助農民實施科學規范化種植。通過運用綠色標準化種植加工技術,改變傳統黨參種植方法,提升黨參產量和收益,并逐步擴大黨參種植范圍,構建完整的產業鏈,為中藥種植領域提供更多優質的藥材,從而推動醫藥產業發展。
(隴西縣中醫藥研究所張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