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生長關鍵階段種植技術
1.1播種階段
播種是水稻生長的第一步,在齊齊哈爾市,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十分關鍵,以確保水稻幼苗免受低溫的不利影響。通常在春季氣溫適宜時播種,需要精確的氣象觀察和決策。此外,使用高質量的水稻種子也至關重要,確保幼苗出苗率。在播種階段,農民還需要注意控制種子密度,以避免過于擁擠,影響幼苗生長。
1.2分蘗和分蘗管理
分蘗是水稻植株在生長過程中產生多個分蘗,這些分蘗將決定產量。分蘗管理是為了優化植株分蘗數量和分布,以最大程度利用養分和光照。包括適時施肥,以滿足不同生長階段的養分需求,同時避免過度施肥導致分蘗過多。間苗也是分蘗管理的關鍵,通過適當間苗,可以為每株水稻植株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和養分。此外,整枝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有助于維持植株平衡生長,避免過于茂密,從而提高通風和光照。
1.3開花、抽穗和灌漿
開花、抽穗和灌漿是決定水稻產量和質量的關鍵階段。此時水分管理十分重要。農民需要確保水稻在開花期間獲得足夠的水分,以促進正常發育和傳粉,確保受精。同時,適量施肥也是關鍵,以支持穗和籽粒的發育。農民還需要密切監測氣象條件,特別是在灌漿期間,因為高溫和干旱可能導致籽粒不充分發育。
1.4施肥管理
2022年,齊齊哈爾市水稻施肥量達到了30萬t。其中,有機肥料占比約為50%,化肥占比約為50%。農民主要采用農家肥和綠肥等有機肥料。據調查,2022年全市有機肥料施用量達到了15萬t,占總施肥量的50%。這些有機肥料不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從而提高水稻抗寒能力和產量。農民主要使用氮、磷、鉀等進行施用。據調查,2022年全市化肥施用量達到了15萬t,占總施肥量的50%。這些化肥可以提供水稻生長所需的養分,促進水稻生長發育,從而增加產量。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施肥策略應該根據水稻生長階段和土壤條件進行調整。例如在水稻生長初期,可以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以促進幼苗生長;在水稻生長中期,可以適當增加磷肥和鉀肥施用量,以促進穗的生長和籽粒充實;在水稻生長后期,可以適當減少氮肥施用量,以防止水稻過度生長導致倒伏。
2水稻種植常見病蟲害
2.1稻瘟病(Blast Disease)
稻瘟病在齊齊哈爾市水稻生產中屬于主要病害之一,對水稻產量和質量造成了嚴重威脅。這種病害由一種真菌病原體引發,其發病程度在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尤為嚴重。稻瘟病通常在水稻葉片、葉鞘、穗部和幼苗上形成圓形或半圓形病斑,病斑顏色從淺黃色到褐色不等。這些病斑逐漸擴展,導致葉片變黃、變褐,最終枯萎并減少光合作用,嚴重影響了養分吸收和產量。除了直接的產量損失外,稻瘟病還可能導致稻谷質量下降,降低市場價值,控制稻瘟病對于水稻生產至關重要。
2.2稻疾病(Bacterial Leaf Blight)
稻疾病是另一種嚴重威脅水稻產量的病害,它由細菌引發。這種病害主要侵襲水稻葉片,導致葉片表面形成水浸狀病斑,這些病斑常常呈現出不規則的形狀,隨著病情發展,病斑顏色逐漸由初期淡綠色轉變為褐色。受感染的葉片最終會枯黃、凋落,嚴重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從而影響水稻養分吸收和生長發育。這不僅導致了產量減少,還可能引發稻谷質量下降,進一步降低了農產品市場價值。
2.3稻飛虱(Rice Planthopper)
稻飛虱是水稻生產中常見害蟲之一,對水稻生長和產量造成了重大威脅。這種害蟲以吸食水稻的汁液為食,通過其尖針狀的口器刺入植株并抽取汁液,導致葉片變黃、卷曲和褪綠。
通過咬食感染病毒的植株,稻飛虱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健康植株,導致病害擴散。
2.4稻縱卷葉螟(Rice Leaf Roller)
稻縱卷葉螟成蟲和幼蟲都以水稻葉片為食,通過將葉片卷曲來保護自己,并吸食葉片汁液。受害的水稻葉片會出現彎曲、枯黃等癥狀。稻縱卷葉螟的食害行為不僅導致葉片萎縮和減少光合作用效率,還容易引發次生病蟲害。卷曲葉片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容易滋生其他害蟲或病原體,進一步損害水稻健康。
3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措施
3.1化學防治
首先需要根據具體病蟲害類型和程度,選擇合適的農藥進行噴灑。對于稻瘟病,可以使用特定殺菌劑,如三唑酮類或噻菌酮類農藥,它們對稻瘟病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在使用農藥時,農民必須嚴格遵循農藥標簽上的使用說明,包括正確的劑量、噴灑時間和安全間隔期。以水稻稻飛虱為例,灑時間通常在春季水稻幼苗生長初期,而噴灑間隔期需要根據農藥特性和使用建議來確定。此外,農民還需要密切關注農藥剩余期,以確保在水稻成熟時不會殘留過多在稻谷中。定期更換也是重要的策略,以防止害蟲和病蟲害對特定農藥產生抗藥性。在連續幾年發現水稻稻飛虱對一種農藥產生抗藥性后,農民可以使用另一種類型的農藥,以提高防治效果。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可持續的水稻病蟲害管理方法,依賴自然界中的生物因素來控制害蟲和病害數量。包括以下方法:(1)引入天敵:農民可以引入益蟲和寄生性昆蟲,如瓢蟲和蜻蜓,來控制水稻病蟲害,例如稻飛虱。這些天敵能夠捕食害蟲,減少其數量,從而降低對農作物的危害。(2)利用微生物制劑:如拮抗性細菌、真菌和病毒來控制植物病害。這些微生物制劑可以競爭或抑制病原體生長,降低病害發生率。使用含有拮抗性真菌的制劑來控制水稻白葉枯病,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3)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田地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防治的關鍵。通過保護和提供適當的棲息地,農民可以吸引天敵和益蟲,以自然方式控制害蟲數量。例如種植花卉和其他植物在水稻田地周圍,有助于吸引傳粉昆蟲,提高水稻授粉率,并促進生態平衡,減少害蟲繁殖。
3.3農業生態系統的綜合管理
首先,合理的田間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包括適時灌溉、施肥、排水等,以維持水稻生長的適宜條件。通過確保水稻生長最佳狀態,可以降低害蟲和病害發生率。例如合理的灌溉可以避免土壤過于潮濕,減少水生昆蟲滋生。在2022年春季干旱的情況下,當地農民及時進行灌溉,保證了水稻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此外,齊齊哈爾市還推廣了綠色有機水稻種植技術,采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農藥等環保型農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次,選擇抗病蟲品種也是一項重要的策略,種植對特定病蟲和病害具有抵抗力的水稻品種可以減少害蟲和病害侵害。這些品種通常能夠抵抗病原體或蟲害的侵襲,降低農藥使用需求。當地農民種植了多個抗稻縱卷葉螟品種,有效控制了害蟲發生和擴散。同時,齊齊哈爾市還加強了對病蟲害監測和預警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病蟲害問題。定期清理農田周圍的草本植物和雜草,可以減少害蟲棲息地。這些植物可能成為害蟲庇護所,保持田地清潔可以減少害蟲滋生和傳播。最后,通過控制水稻密植程度和種植時間,可以減少害蟲和病害傳播。此外,齊齊哈爾市還加強了對農藥使用的監管和管理,確保農藥使用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
3.4監測和早期警報系統
首先,建立監測系統十分重要,包括定期檢查水稻田地,特別關注病蟲害早期跡象。定期巡視田地,觀察植株生長情況,檢查葉片上是否出現異常的斑點、蟲孔或其他異常癥狀。通過監測,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病蟲害問題,從而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問題惡化。其次,建立早期警報系統非常重要。這一系統可以及時通知農民病蟲害爆發情況,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早期警報系統可以依賴現代技術,例如無人機、監測設備和傳感器來實時監測田地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系統可以自動發送警報,通知農民采取行動。這種監測和早期警報系統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在病蟲害問題爆發前采取防治措施,還有助于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頻率,減輕環境壓力,提高農業可持續性。因此,建立有效的監測和早期警報系統對于水稻種植生產至關重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崔銘育,張明玉,秦迎春(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