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莒南縣地處魯東南蘇魯交界處,西鄰臨沂,東鄰日照,南接壤江蘇省連云港,北接莒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6.3%。境內有多個山、丘、原和丘陵地帶。莒南縣是山東省水果生產大縣,也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縣有蘋果、桃、梨、板栗等10余種水果。蘋果產量居全省前列,桃和板栗產量居全市首位。水果總產量約為55萬t。果業生產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和質量。果樹生產機械化是果樹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選擇,加快推進果樹生產機械化對于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果樹產業整體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莒南縣果業發展較快,但果園機械化水平較低,嚴重影響了果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因此需要對莒南縣果樹機械化生產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進行深入研究。
1莒南縣果樹機械化生產現狀
隨著中國現代化果業的快速發展,果樹機械化生產也逐步得到了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果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農業機械化在果業生產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水果生產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莒南縣是中國重要的蘋果、桃、梨主產區之一。年產蘋果約12.8萬t,桃、梨等主要果樹年產量分別為4.5萬t和3萬t。在果樹栽培技術上,基本采用“小冠疏層”技術和“喬化”技術。近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各類農業機械在莒南縣得到快速普及。目前,全縣共有大中型拖拉機342臺(含100馬力以上拖拉機)、果樹專用機械50臺、微耕機(含配套犁鏵)112臺、滴灌設備30套、噴灌設備23套、微噴設備16套、施肥機械45臺、采摘機械43臺、采摘設備15臺、輸送帶22臺。全縣果樹專用機械保有量約為245余臺,機具配套率約為70%左右。在果樹生產經營主體上,經營主體數量快速增長。近年來,莒南縣有10余家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通過流轉土地方式承包了大量果園進行規模種植在果園栽培模式上,實現了種植模式的多樣化和特色化。當前全縣主要有喬化密植果園和矮化密植果園兩種栽培模式。喬化密植果園與矮化密植果園的種植方式上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總體來說,莒南縣果樹種植主要采取“喬化”和“矮化”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偟脕碚f,近些年,該縣果樹種植機械化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但隨著果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果品產量的增加,果業機械需求不斷擴大,仍需加大對果樹種植機械的應用推廣。
2莒南縣果樹機械化生產存在的問題
2.1農機農藝融合不佳
莒南縣果樹生產區域地形環境惡劣,使得農機具推廣應用受到很大限制。這導致了果樹種植區的整體機械化水平提升緩慢,影響了果業的發展速度。農機企業在研發農機設備時,往往沒有充分考慮到果業生產的特殊性,導致農機與果樹之間的匹配度不足。同時果樹栽種過程也未能充分考慮農機的應用,使得農機與農藝脫節。最終導致機械作業在果樹種植中的潛力和優勢無法充分發揮。當前農機市場主要以通用型設備為主,專門針對果樹種植的農機設備相對缺乏。例如,在樹種植過程中缺少果樹栽植機械,施肥過程中缺少果樹撒肥機和追肥機等,收獲過程中缺少果實收獲機,以及品種改良過程中缺少果樹嫁接機等。這些專業設備的缺乏限制了果樹產業的機械化水平?,F有的農機市場以大中型農機為主,這些設備主要適用于平原和盆地地區。然而,丘陵山區等果樹種植區域更需要輕便型、操作簡單型的中小型農機。由于適用于丘陵山區的中小型農機設備相對較少,莒南縣果農在應對復雜地形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農機設備,進一步制約了果樹產業的發展。在由于果農的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對農機農藝融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農機技術的信任和接受度,使得即使有合適的農機設備,也無法有效地推廣和應用。
2.2社會化服務欠缺
莒南縣果農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年齡偏大的問題,農機操作培訓資源缺乏,使得果農難以快速掌握農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這限制了農機在果樹種植領域的推廣和應用。在農機使用過程中,果農可能遇到各種問題,但現有的技術支持服務往往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果農自己也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導致農機使用效果不佳,果農對農機產生畏懼和抵觸心理。對于大中型、復雜型農機具,維修保養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農機社會化服務中的維修保養服務往往不完善,導致果農在農機出現故障時難以及時解決問題。這不僅影響果農的生產效率,還可能加劇果農對農機的抵觸情緒。
2.3農機購置補貼門檻高、范圍小
目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主要針對大中型、通用型農機具,而對果農需求多、需求緊迫的中小型和果樹專用型農機具補貼范圍相對較窄。這導致果農在購買適用于果樹種植的農機設備時負擔較重,從而制約了果樹機械化生產的發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高門檻使得一部分果農無法享受補貼優惠,特別是那些果園種植面積較小的經營主體。這使得他們在購買農機設備時面臨較大經濟壓力,進一步影響了農機的推廣和應用。此外,部分農業機械購置費用高,導致大型農機設備在非生產季節閑置,無法產生經濟效益。而果園種植面積較小的經營主體則無需購買這些農機設備,但又因缺乏農機共享服務平臺,無法有償使用這些設備,降低了農機設備的利用率。
3提升莒南縣果樹機械應用水平的措施
3.1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使其成為推廣應用果業機械的骨干力量
通過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逐步實現“購機補貼、培訓指導、技術服務”等一體化服務環節,從而帶動果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根據當地果樹生產的實際情況,結合果業機械化發展需要,在農機推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果樹生產機械化技術方案,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果園開展現場指導服務,認真做好機具調試和維修保養工作。同時,要抓好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組織果業機械現場演示等形式,促進農機與農藝的有機結合,切實發揮果業機械化在果樹生產中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農機裝備在果樹種植過程中的效用,還需要重視加強對農機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加大對果業機械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掌握果業機械化技術和裝備操作,并能熟練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為果農提供更為優質的技術指導服務。要將果業機械化納入農機培訓內容和范圍,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科技下鄉等活動形式對廣大果農進行培訓和指導。
各級農機部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積極探索農機推廣服務的新模式,努力拓寬服務領域,為果業生產提供優質高效的農機作業服務。要利用手機短信、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新機具的培訓、宣傳、咨詢和推介等服務,使廣大農民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農機推廣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以農機合作社為平臺,大力推進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目前我縣果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比較低,要通過合作社這個平臺,使農民從單純的“耕牛”轉移到“鐵牛”上來,實現“一人頂十人用”。通過合作社這個平臺,把所有的機械進行整合、優化、重組,使果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3.2充分發揮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的作用,努力提高技術推廣服務能力
縣農機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加強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領導,要積極爭取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加大對農機推廣工作的投入,努力改善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的基礎設施和辦公條件,積極爭取財政對農機推廣項目的投入。當前,隨著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果業已成為莒南縣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果業在農業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廣大果農發展果業生產的積極性。一是加大對果樹機械化生產設備及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機部門要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建立果園生產機械化推廣經費投入機制,對果樹機械化生產設備及技術的推廣應用予以資金扶持;二是加大對果樹機械化生產的宣傳力度。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報道,使廣大果農真正認識到發展果業生產機械化對促進果業增效、果農增收和提高果品質量安全水平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三是加大對果業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力度。要在積極開展果業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地各種資源優勢,重點抓好標準化示范園和示范點建設。通過示范點建設帶動全縣果業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果業產業化發展水平的提升。
3.3因地制宜應用農機技術,完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
通過推進果樹生產機械化,使果農能夠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大幅度提高果樹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減輕勞動強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此,在果業發展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發揮優勢、集中突破的原則,大力發展果園機械。推廣果園機械化管理技術,如果園起壟栽培、施肥灌溉、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機械。并重視應用果園采收機械,提高果園采收機械化水平。依據縣果業發展現實需求推廣果園運輸機械和果品貯藏保鮮設備,以提高果品產后商品化處理能力。同時積極開展果業關鍵環節作業機械的研發,突破制約果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要將果樹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農機化發展總體規劃中予以統籌安排。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平臺,以縣鄉兩級農機推廣部門為主體,構建全縣統一的果樹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縣級農機服務中心、鄉鎮農機推廣站和村級農機作業服務隊三級服務網絡體系。同時要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要加強對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針對不同果樹種類和不同生產環節的特點,研制和開發推廣適合當地果樹生長的全程機械化裝備與技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果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領域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莒南縣作為山東省水果生產大縣,發展水果產業的潛力巨大。發展果樹生產機械化既可以降低勞動成本,又可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還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縣域果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農機裝備的應用,進一步加大農業裝備在果樹生產中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提升莒南縣果業發展水平,并推動莒南縣農業現代化發展。
(1臨沂市莒南縣朱蘆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曹佃雪;2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金農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于曉雷;3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中岳農機化種植專業合作社趙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