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向。推動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的發展,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得到了空前的關注。然而,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我國農村小學在數字化教育方面相較于城市學校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上,還體現在師資力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
一、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的發展現狀
1.硬件設施逐漸改善
近年來,國家通過“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項目,大力提升了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水平。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學實現了校園網絡全覆蓋,配備了多臺計算機,建立了多媒體教室等。現在實現城鄉一體化教學已不是夢想,這也極大地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
2.數字資源建設有所增強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及相關企業積極推動適合農村小學使用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開發,包括電子教科書、在線課程及互動學習平臺等。各學科教師也利用網絡備課,借助各平臺共享教學資源。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平臺的應用,開拓了教師的視野,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這也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們從中受益匪淺。總之,數字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農村小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得到提升
為了適應信息化教學的需要,各級政府部門開始重視農村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培訓,通過舉辦線下培訓班、開展在線培訓等方式,提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教育系統每年寒暑假都會組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等進行網絡授課,并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開展教育教學培訓。每學期,各地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都會組織教師開展區域網絡教學,推動城鄉教育教學一體化。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農村小學教師在學習和培訓中穩步提升著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1.設施維護和更新困難
現階段,農村小學的信息化設施設備雖然有所改善,但由于經費和技術維護人員短缺,許多設備無法得到有效維護和更新。農村光纖工程推進緩慢,電網線路老化嚴重,時常出現斷電現象,大風、極寒等天氣也對信息化設備的正常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農村小學信息科技教師由于沒有經過進一步專業系統的學習,專業能力有待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的持續推進。
2.數字化教育資源與實際需求脫節
部分數字化教育資源與教學大綱、農村小學教學實際需求不匹配,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不同步等因素,都使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同時,現有教育資源的更新速度往往滯后于教育理念和內容的變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
此外,有的學校實行寄宿制,導致部分信息化教學內容無法及時有效地傳達給學生,致使教學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另外,即使教師把數字化教育資源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中,家長僅會根據教師要求在班級群上傳一些學生學習的照片,但是這些資源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仍然是個未知數。
3.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整體薄弱
整體而言,農村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仍然較為薄弱。特別是對中老年教師來說,由于年齡、身體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他們在記憶力、學習速度以及實際操作能力上相對不足。盡管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視頻、課件等信息化資源進行教學已成為常態,但面對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和技術操作的復雜性,他們時常會遇到操作卡頓、失誤等問題。盡管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他們仍然難以完全適應,缺乏深層次的資源整合和應用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化教育的有效推進和實施。
三、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的發展趨勢
1.政府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大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預計未來幾年內,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對數字化教育的投入,以期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促進農村教育質量提升,提高農村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同時將更加注重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鼓勵更多信息化專業人才深入農村小學,為農村小學教育信息化注入新鮮血液。
2.社會力量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將有更多數字化應用在農村小學得到推廣,更多的社會組織和企業也將參與到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形成政府、社會和學校三方共同推進數字化教育發展的良好局面。
農村小學數字化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臨著諸多挑戰。未來的發展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通過改善硬件設施、豐富數字化教育資源、強化師資培訓等多種手段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農村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數字化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