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滿足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而將課內外資源有機結合開展融合教學,成為當下備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之一。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意味著教學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師還需要借助外部資源,如課外閱讀資源、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習渠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還能夠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的內涵
課內外融合既指課內外資源的整合,又指課內教學和課外學習的融合,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課內外融合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不再局限于英語教材,而是廣泛利用課外的英語資源,如英文歌曲、繪本、電影片段等網絡學習資源,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學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在課內,教師采用啟發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發言;在課外,教師則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探索英語的奧秘,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教師通過將課堂內的系統知識傳授,與課堂外的自主學習、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從而構建一個具有全面性、立體性和多樣性的英語學習體系。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二、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策略
(一)整合資源,優化課內教學活動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受信息獲取方面的制約,教師只能依托于英語教材和教學大綱開展教學。如今,在互聯網技術的輔助下,教師有了更多的教育資源獲取渠道,通過整合教材、教輔以及網絡上的多種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其知識視野,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教師可以深入研讀教材,挖掘其中的可拓展點,搜索相關的課外教學資源或者學生課外閱讀材料,如繪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將它們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材料中感受英語的魅力。
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A new student”的教學為例,由于本單元主要是圍繞學校中教室、場館的位置展開,教師可以提前到校園中拍攝一些照片,用于課件,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課件的畫面,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扮演“小小引導員”,使學生能夠在創設的真實情境中進行對話,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通過這樣的資源整合,教師可以更好地優化課內外教學活動,充分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內教學活動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指導活動,強化課外實踐引導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內外教學融合必不可少的內容,它能夠為學生創造應用英語知識的機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英語交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學習自信心。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將其作為單獨的實踐活動,或者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教師應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難點和重點,設計合理的課外實踐活動,并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輔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明確實踐活動的目標、過程和方法,并且對實踐活動進行全過程跟蹤,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通過引導性、啟發性的語言,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7單元“At weekend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觀察記錄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周末選擇一名家人,觀察他的周末活動,然后填寫在設計好的表格中。教師要向學生明確活動任務:用本單元所學習的句式向家人提問,然后將得到的回答用英語填寫到表格中。同時,應當告知學生,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向老師求助,并且如條件允許,可以使用手機將自己的觀察過程記錄下來,并將視頻上傳至班級群,以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進度,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強化了教師對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課內所學的語句,促進了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銜接課內外,形成教學合力
無論是課內教學,還是課外實踐活動,都是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銜接良好,有助于構建一個完整、連貫的教學體系。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明確課內、課外的教學目標和功能定位。課內教學主要針對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講授,并組織學生訓練語言技能;課外教學則更加注重英語的實際運用。通過有效的課內外教學銜接,課外教學能夠彌補課內教學的不足,課外學習成果也能夠成功轉化為課內學習的動力,二者形成教學合力,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教師應通過探索多樣化的課內外銜接,使學生能夠在課外活動中鞏固和練習課內所學的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和遷移,促進英語能力的提升。
(四)注重反饋,優化融合教學策略
在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中,學生的反饋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義。通過及時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反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需求和學習困難,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由于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都不盡相同,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教師才能夠制訂出更加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策略,并且對現有的教學進行調整和優化,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比如,教師可以在一單元教學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學生的反饋,了解他們對本單元課內外融合教學活動的感受,然后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和優化后續的教學,同時也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英語教師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問題、創新方法。通過整合資源、優化課內教學活動,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通過指導活動、強化課外實踐引導,我們已經幫助學生將英語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通過銜接課內外、形成教育合力,我們可以構建一個連貫、完整的教學體系;通過注重反饋、優化融合教學策略,我們可以確保教學始終與學生的需求保持同步。當然,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實踐還需要英語教師不斷改進和優化,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