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產融結合作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對推動物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有一定的意義。文章通過研究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與物流企業融資約束的關系發現: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持股金融機構的模式顯著緩解其融資約束,進一步研究發現相對于單獨持股銀行或同時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而言,單獨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對融資約束的緩解作用更強。文章為物流企業實現發展目標,改變發展窘境提供了實際性建議,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產融結合的微觀研究。
" 關鍵詞:物流企業;持股金融機構;融資約束
" 中圖分類號:F275"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5.039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as an important way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hol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logistics enterprise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ir financing constraints by hol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urther research finds that, compared with holding banks or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parately, holding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parately has a stronger easing effect on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is study provid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and change their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improves the micro-research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hold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ng constraint
0" 引" 言
當前我國物流產業在市場上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不論是經濟生活還是產業發展,原材料、產品及商品的運輸與服務均在整個經濟循環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互聯網與科技技術的進步更是迅速地推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的物流企業還面臨著比較大的融資約束,許多物流企業在追求市場競爭力及突破原有發展模式的情況下,由于缺少了資金的支持,導致發展模式的脫軌或者轉型失敗;此外,融資約束也直接導致物流企業持續經營的困難。而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能幫助企業參與金融業當中,發揮金融賦能產業振興與發展的功能,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帶來諸多的便利。
1" 文獻綜述
曾晨律等[1]從物流政策、物流企業發展質量及銀企關系方面探討了物流企業融資渠道的創新問題。黃永福[2]使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我國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融資效率,結果顯示物流上市公司的現金利用率、企業發展能力及經營能力等方面均對其融資效率產生正向效果。另外有研究發現由于整體的市場經濟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規模、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導致當前物流企業的融資效率水平較低,并且物流企業的異質性導致它們之間的融資效率差距越大[3]。
企業持股金融機構作為產融結合的一種具體形式,可以幫助企業抵御外部的環境不確定性,其次也可以獲得銀行的壟斷利潤[4]。萬良勇等[5]通過分析持股銀行的方式對企業融資約束的關系發現,信息效應及決策效應的存在能夠顯著地幫助企業緩解融資約束,并且這一效果在非國營企業和規模較小的企業中更顯著。也有研究認為產融結合也能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增加經營績效[6]。
在以往研究中,物流企業確實存在一定的融資約束[7],而其余持股金融機構的模式作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式能降低其企業融資成本和帶來融資便利性。那么這種模式對于物流企業這一特殊主體的融資約束的影響到底如何?并且其差異性對物流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有何不同?本文將基于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2" 理論分析
" 由于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物流公司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尋求資金時,往往存在信息壁壘,銀行作為信息的優勢方,往往會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對約定利率作充分考量,若物流企業的市場條件導致其不得不選擇該利率時,意味著物流企業以較高的成本融入了發展資金,造成融資貴,另外物流企業也會選擇不接受該合約利率,意味著融資較為困難。
" 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能夠幫助物流企業成為金融機構的股東,作為機構的股東,首先能夠獲得金融機構內部的信息資源,降低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金融機構能夠及時了解到企業的發展情況及資金使用情況;另一方面,物流企業也能及時了解金融機構的相關政策、資金利率及專項資金幫扶等信息。這種條件下,能夠幫助物流企業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緩解融資約束;物流企業作為金融機構的股東,能夠參與到金融機構之間的內部市場,各大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員往往會活躍在這個市場上,通過這種較小的、非公開的金融市場,物流企業能夠獲得某些資金保障及來源,并且不僅限于某家機構,拓寬了融資的領域,緩解融資約束;另外,由于金融機構在我國金融市場上具備較大的規模及社會信任度,物流企業通過持股金融機構后,意味著該企業具有了隱性的擔保,社會上的投資者及相關機構會更加的相信該企業不會作出違約的風險,也會對其經營持有較為樂觀的態度,此時會增加對該企業的投資,間接的拓寬物流企業的融資來源。
" 因此本文提出假設H: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持股金融機構而緩解融資約束。
3" 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3.1" 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本文選取2007—2020年滬深A股上市物流企業作為研究的樣本數據,以此討論物流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行為對其融資約束的影響。在本文中,物流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相關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中的上市公司持有非上市金融股權專題,此外其他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此外本文剔除了一些極端樣本及缺失樣本,更具合理性,最終得到471個樣本數據。
3.2" 變量定義及測度。借鑒相關研究,本文使用企業的SA指數刻畫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SA作為被解釋變量,即SA=-0.737*Size+0.043Size^2-0.040*Age,其中:Size是公司規模,Age是公司成立年齡,由于Size經過對數化處理后,取值均大于經驗值8.57,所以計算的SA越大,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越小;為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及考慮到持股金融機構的特殊性,本文使用持股金融機構Fin、持股銀行Fin_B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Fin_E三個變量來描述解釋變量。在具體度量中,若企業持股金融機構則賦值為1,否則為0;若企業持股銀行則為1,否則為0;若企業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則賦值為1,否則為0。
為了進一步保證結果準確性,對以下變量進行控制:企業杠桿水平Lev以資產負債率度量;凈資產收益率Roe以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度量;董事會規模Dire以董事會人數度量;獨立董事規模Dire_Ind,股權集中度First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度量;二職合一Dual以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否兼任度量。
3.3" 實證分析
3.3.1" 模型設計。本文設置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被解釋變量為SA,表示企業融資約束;解釋變量為FIN,包括是否持股金融機構Fin,是否持股銀行Fin_B,是否持股其他金融機構Fin_E,ε為隨機誤差項,其余為相關控制變量。下文將通過Stata16.0進行回歸分析。
3.3.2" 描述性統計。表1為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統計結果來看,融資約束的平均值為4.846,中位數為4.107,可以看出多數物流企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資約束;此外Fin、Fin_B、Fin_E的平均值均小于0.15、中位數為0、最小值為0,說明多數物流企業并未進行產融結合,僅有部分企業進行了產融結合。其他控制變量的各統計量均在正常范圍內,對結果的影響較小。
3.3.3" 回歸結果分析。表2表示本文的基準回歸結果,列(1)顯示持股金融機構與物流企業融資約束的關系,系數為1.557,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持股金融機構能夠大幅的緩解物流企業的融資約束。列(2)體現持股銀行與融資約束的關系,系數為1.013,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持股銀行緩解融資約束,列(3)體現了物流企業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與融資約束的關系,可以看出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緩解融資約束。總體而言,主回歸結果均支持本文假設。
3.3.4" 進一步分析。由于物流企業持股金融機構時并非僅持股一家金融機構,因此為了進一步區分持股金融機構的差異性,本文將僅持股銀行而未持股其他金融機構的樣本作為一組,將僅持股其他金融機構而未持股銀行的樣本作為一組,并且將持股銀行且持股其他金融機構的樣本作為一組,分三組進行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列(1)顯示僅持股銀行的樣本,列(2)顯示持股銀行且持股其他金融機構的樣本,列(3)顯示僅持股其他金融機構的樣本。結果顯示僅持股銀行對融資約束的緩解效果不及同時持股其他金融機構,并且單獨持股其他金融機構能夠緩解物流企業融資約束的程度越強。
3.4" 穩健性檢驗。考慮持股金融機構的效果可能具有滯后性,因此將解釋變量滯后一期進行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列(1)、列(2)、列(3)中的檢驗結果分別與本文假設一致,進一步驗證了準確性。
4" 結" 論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物流企業通過持股金融機構可以顯著緩解融資約束;進一步分析發現單獨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比單獨持股銀行或者共同持股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效果更好,更能緩解物流企業的融資約束。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首先,物流企業應明確產融結合的方式,有的放矢的進行選擇,本文或許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式——持股金融機構;此外,在持股金融機構的過程中,應注意到,持股非銀行金融機構似乎會更有利;最后,物流企業應及時創新發展模式,改變融資現狀,借助金融市場更好的為自身謀取發展資源。
參考文獻:
[1] 曾晨律,黃國建. 物流企業融資渠道的創新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22(15):97-99.
[2] 黃永福. 基于DEA-Tobit模型的中國物流企業融資效率研究——源自38家上市物流企業面板數據[J]. 商業經濟研究,2020(14):112-117.
[3] 宮興國,孫新明. 基于兩階段DEA模型的物流企業融資效率研究——以31家物流上市公司為例[J]. 會計之友,2017(5):103-107.
[4] 許罡,伍文中. 公司金融化投資之謎:盈余管理抑或金融套利?[J]. 證券市場導報,2018(8):20-28.
[5] 萬良勇,廖明情,胡璟. 產融結合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上市公司參股銀行的實證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2015,18(2):64-72,91.
[6] 藺元. 我國上市公司產融結合效果分析——基于參股非上市金融機構視角的實證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2010,13(5):153-160.
[7] 易善秋. 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發展模式及影響因素研究[J]. 工業技術經濟,2020,39(5):111-118.
收稿日期:2023-07-22
基金項目:貴州省貞豐縣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課題項目(貞工信【2021】GH03)
作者簡介:陳" 龍(1998—),男,貴州畢節人,貴州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引文格式:陳龍. 產融結合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物流企業持股金融機構的微觀證據[J]. 物流科技,2024,47(15):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