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講解
恰到好處的細節描寫總能使人物形象豐滿、活靈活現,從而增強作文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具體寫作時,有以下方法可供同學們借鑒:
一、聚焦人物特點,刻畫人物外貌(神態)
即從人物的長相、體態、服飾、表情等方面入手。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母親的表情正是其性格與生活境遇交織留下的痕跡。
二、聚焦人物特點,描寫人物對話
關于人物的對話描寫,既要寫明對話內容,又要讓讀者進入對話的情境,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段話中的景物、動作等描寫便與對話內容巧妙銜接,多角度地展現人物的特點。
三、聚焦人物特點,描寫人物動作
進行動作描寫,首先要學會使用擴展性的詞語,呈現出典型化的動作或連續性的動作。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用細致的動作描寫體現出母親對兒子的包容。
四、聚焦人物特點,刻畫人物心理
對人物的心理展開描繪時,可以借助人物的外在行為來反映其內心世界。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準備準備。’”這句話表現了母親看到“我”愿意去看菊花時的喜悅之情,作者用動作描寫加以渲染,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化。
五、聚焦人物特點,描寫自然景物
恰到好處的景物描寫,對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題等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一句,描繪了菊花盛放的場景,既表達出純潔美好的母愛,又體現了作者奔向新生活的堅強、樂觀與自信。
作家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寫人應如見其人,寫景應如臨其境,細節描寫的目的即在于此。
文題亮相
請以“最熟悉的一個人”為話題,運用細節描寫,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作文展示
我的媽媽
◎劉鵬宇
回首往事,媽媽的一顰一笑傳遞出縷縷溫情,將我記憶的閘門緩緩打開——
小學時,我興奮地對媽媽說:“我覺得打乒乓球也挺好玩的。媽媽,我想學!”媽媽看著我,慈祥的目光如陽光般照著我稚嫩的臉龐:“嗯,既然你要學,那就要堅持到底哦。”就這樣,她每天中午放棄了午休時間,拖著疲憊的身體,騎車載我穿梭在熱浪滾滾的街道上。那時,我依偎在媽媽身旁,心中洋溢著對打球的憧憬。我一練就是兩個小時,媽媽時而為我遞毛巾擦汗,時而為我遞水杯。當我為學不會“橫拍”而氣惱時,她安慰我:“別怕,慢慢學。”我卻噘著嘴直抱怨:“天氣好熱呀,打乒乓球好累呀!”見狀,媽媽撩起我濕透的衣服,為我送來一絲涼爽,說:“再堅持一下。加油!”媽媽的鼓勵給我帶來無限的勇氣。很快,我便順利地學會了這一高難度動作。
上初中后,新增的學科讓我感到無所適從。媽媽察覺到了我的畏難情緒,輕輕撫摸著我的頭,說:“上課要專注,注意記筆記,積極動腦筋,踴躍回答問題,我相信你可以。”媽媽的話如醍醐灌頂,讓我重拾信心。
時光飛逝,歲月染白了媽媽的頭發,也無情地在她的臉上刻出一道道滄桑的印痕。我卻如同春天的小麥般拔節、抽穗,蓬勃生長。媽媽每天總是變換著菜譜,為我補充營養。放學后,她從廚房端出一道道精心烹飪的美食——蓮子湯,甘美鮮甜;清蒸鱸魚,鮮美無比;麻辣小龍蝦,令我直吮手指;小籠包,讓我一口一個,欲罷不能……媽媽的廚藝真是非同一般哩!
飯后,我們常坐在陽臺聊天。陽臺上的花兒們茁壯成長、爭奇斗艷——玫瑰美麗得像公主,吊蘭可愛得像小姑娘,杜鵑恬靜得像淑女……這些花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長得倍兒精神。媽媽對我說:“這些花就像你一樣,需要我細心照料。”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能看到媽媽忙碌的身影。一天,我看到她左手拿著噴壺,右手拿著剪刀,一邊修剪枝葉一邊念叨:“這盆吊蘭的葉子怎么黃了呀,可得好好施施肥……”在媽媽的辛勤打理下,我家的陽臺成了名副其實的“花的海洋”,這里的每一朵花都如一個晶瑩透亮的夢,載著生活之舟,駛向星辰大海。
我的歲月靜好,離不開媽媽的關愛,這些回憶我將悉數珍藏。
【廣東深圳市科學高中五和學校】
◆點評
習作以回憶的視角,敘述了媽媽陪“我”練乒乓球、鼓勵“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精心為“我”做美食、細心照料陽臺上的花等故事,體現出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字里行間,表達了“我”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全文語言流暢,細節描寫具有感染力,成功凸顯人物特點;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我的外婆
◎李彥靜
落葉隨著秋風盤旋著落在家門前的水泥地上,我低頭看著那片落葉,溫暖的回憶涌上心頭……
那年夏天,風輕輕地吹拂在臉上。外婆喜歡在飯后散步,每次我都跟她一起去,路上總會遇見熟人,順便聊一兩句:“你的外孫女長得真漂亮。”不去散步時,我們就搬幾張椅子坐在家門口乘涼,外婆拿著一把蒲扇一邊輕輕地扇著,一邊給我講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我們那個年代,哪有什么電風扇,晚上都是大家伙一塊兒出來納涼,多熱鬧啊!”外婆的聲音溫柔且緩慢,伴隨著悠悠的晚風飄向遠方。
外婆特別喜歡種花,養花的技術也高人一籌。我常常調侃媽媽:“外婆養花的技能,你是一點兒都沒遺傳啊。”養花可是個技術活兒,播種、潤土、澆水、培苗……外婆告訴我,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差錯,一整盆花就都被毀了。外婆心很細,手藝很精湛,種出來的花朵朵鮮嫩飽滿,讓人久久留戀。
外婆是一個十分喜歡熱鬧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起去武漢游玩。那天,我們恰巧來到一個熱鬧的花展,圍觀的人很多。說實話,我對這種人很多的花展提不起興趣,本以為外婆也不會感興趣,可我走著走著,回頭一看——呀,外婆呢?我忙踮起腳來四處搜尋著外婆的身影。好家伙!果不其然,外婆早已在花展現場看得樂不思蜀了。
外婆是一個非常節省的人,總是精打細算,但我每次去看她,她都會偷偷地給我塞錢。外婆還很貼心,我喜歡吃糖,所以她每次都會給我存一些糖,然后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偷偷塞進我的口袋……
藍天像打了蠟般光滑,潔白的云朵如大大的棉花糖,看上去煞是可愛。在這樣的春天里,回首往事,外婆溫柔的聲音仍在我耳畔回蕩……
【廣東深圳市科學高中五和學校】
◆點評
文中,小作者回憶了自己與外婆相處的點點滴滴:與外婆一起散步、納涼;外婆喜歡養花、看花展;給“我”塞錢、存糖,通過這些細節,精心刻畫了一位性格溫柔、心思細膩、生活上精打細算以及對“我”極其疼愛的外婆形象。
開篇點明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是“溫暖”,如潺潺溪流,流進了“我”的生命。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立體地展現出外婆的性格特點,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