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不斷完善,為了探索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路徑,2018年國家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有效推進了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正式出現。2021年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了在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全保護的基礎上,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行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基于此,從文旅融合的視角,以非遺剪紙藝術為研究對象,對其在現代文創產品中的應用進行探究。簡要介紹了非遺剪紙藝術的發展淵源,分析了現代文創產品的組成元素,并對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的設計策略與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為類似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有效融合提供參考。
[關 鍵 詞]非遺;剪紙藝術;文創產品;文旅融合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9-0079-03
文獻著錄格式:李江娜.文旅融合視野下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J].天工,2024(19):79-81.
剪紙藝術作為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是流傳范圍最廣、數量最多且地域特色最為鮮明的藝術形式之一。在古代社會,人們經常使用剪紙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當地獨特的文化歷史與民風民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剪紙不斷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作為營造節日氛圍的裝飾物,如春節的窗花。2006年,傳統民間剪紙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中國剪紙再次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1]。而在現代社會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遺剪紙藝術逐漸成為旅游景區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同時使文創產品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路徑之一。但是隨著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斷變化,旅游文創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文創產品不再局限于紀念品,而是更重視其收藏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甚至是經濟價值。因此,在文旅融合視野下,探究非遺剪紙藝術與文創產品的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傳承與創新,同時創造出具有更多價值的文創產品,從而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提高當地的社會經濟水平。為此,本文主要基于文旅融合視角對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展開分析,探究具有可行性的設計應用路徑。
一、非遺剪紙藝術的發展淵源
在剪紙藝術的發展歷史上,商代的金屬平面鏤空可以看作是剪紙藝術的原始形式,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剪紙作品是公元6世紀北朝時期的“對猴”與“對馬”圓形團花對稱剪紙殘片(見圖1)。剪紙不僅能夠裝飾人們的生活空間,提高空間環境的美感,最重要的是能夠表達人們對生活的希望與祈愿。人們通過剪刻、鏤空等多種剪紙技藝,創造出鮮活的形象,表達自己的審美觀念與精神追求。剪紙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有關記載,中國的剪紙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隨著時代的變遷,剪紙藝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清朝末年,剪紙藝術不再被性別與年齡束縛;民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剪紙藝術逐漸形成更加多元的形式,除了常規的窗花、燈花、繡花等手工藝品外,還被廣泛應用于書籍的插圖與封面等[2]。發展至今,剪紙藝術作為民俗文化的傳播載體,由于剪紙材料易得,制作成本較低,在各地形成了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剪紙流派,例如河北蔚縣民間剪紙、陜西民間剪紙、山西民間剪紙、山東民間剪紙、安徽民間剪紙、廣東潮州民間剪紙等。現代社會,非遺剪紙文化在裝飾、雕塑、旅游等領域都得到了有效的融合應用。
二、文創產品的組成要素
文創作品,顧名思義,就是指以文化為基礎進行設計的創意作品,即文化創意產品,在數字化時代,文創產品分為“一體型”文創產品與“IP衍生型”文創產品兩大類,在設計過程中,文創產品主要由文化、創意與產品三個要素組成,三者之間緊密聯系,形成了文創產品的“3C”原理。
(一)Cultural——文化要素
在文創產品設計中,文化主題的選擇與制定關系著文創產品的影響范圍與經濟效益,同時文化創意也是一種文化認同,將傳統民間非遺融入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過程中,可以引發消費者的共鳴,是實現非遺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文化主題的設計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大眾型文化主題,主要是指已經在社會群體間具有廣泛的認知與受眾,能夠引起人們文化共鳴的文化主題,通常指文學名著、歷史典故、著名人物、經典小說IP、大熱的電視電影作品等,在社會群眾中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另一種則是潛力型的文化主題,主要是指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具有潛力的流行文化主題,例如可以在特定旅游環境進行推廣的本土民風民俗、歷史典故、紅色歷史文化等。
(二)Creative——創意要素
在文創產品設計中,如果文化要素是基礎,那么創意元素就是設計的核心,在文創產品的“3C”原理中,創意是方法,轉化是動作,實現創意共鳴,尤其是在“文化主題”知名度較低的基礎上,引發不同類型受眾對產品的關注是創意設計的根本目的[3]。文創產品的創意設計按照設計方向的不同,主要分為時尚型創意設計與經典型創意設計,其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時尚型創意設計容易快速成為新的熱點趨勢,在一段時間內引領文化傳播方向,但是也容易在短時間內過時,文化價值不高。而經典型創意則與之相反,經典型創意能夠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經久不衰,但與此同時,其容易固化,難以與時俱進。因此,在對文創產品進行創意設計時,如何設計出既能引領潮流,又能經久流傳的產品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三)Commercialization——產品要素
文創產品具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廣義的文創產品包括文創電影、文創主題旅游等,而狹義的文創產品包括明信片、紀念冊以及各種具有文化主題的手工藝產品等,而文創產品的“3C”原理可應用于所有文創產品的設計中。通常情況下,Commercialization可解釋為商業價值,在“3C”原理中則解釋為市場共鳴,主要是指通過對文化主題的制定,文化創意的設計,形成具有一定市場價值的文創藝術產品,在市場與品牌營銷的推動下,引起更多受眾群體的共鳴,進而產生極大的文化影響力與商業價值。
三、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的設計策略
在文旅融合視野下,非遺已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尤其是技藝、形式且地域文化較為多樣的剪紙藝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旅游景區的文創產品設計中,但是大部分旅游景區的產品設計難以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存在文化主題、創意與外觀設計等較為落后的問題,因此,為了提高文創設計的整體質量,提出了以下設計策略。
(一)有效融合傳統剪紙藝術與現代文化
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外來的新興文化的沖擊,對我國的傳統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播與傳承生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非遺與現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脫節,傳統的剪紙藝術難以激發消費者的文化認同,因此,在對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進行設計時,需要將民間傳統的非遺剪紙藝術與現代文化建立聯系,為傳統民間藝術的創意設計注入新活力。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剪紙文化在文創產品中的設計主要依托剪紙藝術的獨特技藝與形式,在保證其根本藝術語言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文化發展的特點,營造熟悉的文化情境,從而有效引發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認知與共鳴。
(二)劃分文化主題
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首先可以從深度與廣度兩個角度對非遺剪紙文化的主題進行劃分,以便于提煉出有效的與文化主題相契合的文化資源、藝術符號、受眾群體、文化載體形式以及使用場景等信息,從而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文化創意產品,為廣泛傳播與引發群眾共鳴奠定基礎。在此背景下,非遺剪紙藝術文化主題的劃分從深度方面催生出了關聯性衍生以及從廣度方面催生出的獨立性衍生兩種文創設計方式[4]。其中關聯性衍生是指將已經得到廣泛受眾與市場認可的文創產品的文化主題作為核心,進行不同創意與產品類別的衍生設計,而獨立性衍生則是根據不同的文化主題進行設計,運用這種方式設計的文創產品,由于文化之間沒有關聯性,難以引起受眾的文化共鳴。對此,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最佳方式是同時采用關聯性衍生與獨立性衍生兩種方式。
(三)創新文創載體形式
在文創產品設計中,利用傳統非遺剪紙藝術衍生設計而成的文創產品,由于銷售模式的固化與文化傳播渠道的閉塞,以及文創載體創新性的不足,使得文創產品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群眾的審美與文化需求,文創行業發展停滯不前[5]。因此,在非遺剪紙藝術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要積極使用新興智能技術,創新文創產品衍生的多種形式,從而促進非遺剪紙藝術多渠道、多元化的傳播,使更多人與文創產品產生文化共鳴。相比于傳統的有形物質載體,數字化互聯網、智能App在非遺剪紙文化、用戶體驗以及互動交流等方面的應用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AI、3D等信息化智能技術的應用,為消費者營造出更加真實的文化情境。
四、文旅融合視野下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非遺剪紙藝術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技藝,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獨特的藝術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將非遺剪紙藝術融入文創產品中已成為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也為文創產品提供了更高的文化價值。
(一)家居飾品
家居飾品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在客廳、臥室、書房等不同場合都能進行裝飾,能夠有效提升家居環境的美觀度與舒適度[6],因此,在各旅游景點,當地文旅局可結合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剪紙藝術,對家居飾品進行設計,如窗花、紙雕屏風、沙發套、桌布等。
(二)服裝配件
除了家居飾品,近年來,非遺剪紙藝術在服裝配飾文創產品設計領域的應用日漸廣泛,如剪紙項鏈、發卡、耳環等[7]。為了進一步實現非遺旅游的開發,以傳統剪紙藝術為文化主題的創意剪紙服裝在旅游區已成為人們拍照留念的首選。
(三)創意手機殼
創意手機殼成為潮流是信息化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中應用的重要體現,以傳統非遺剪紙為原型,通過寫實、涂鴉、漫畫、卡通等不同形式的繪畫方式對剪紙進行二次創新,從而形成兼具傳統文化氣息與現代風格的文創產品。
(四)剪紙LED燈
剪紙LED燈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文化創意產品,非遺剪紙主要作為燈罩或者燈罩表面的創意裝飾,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具有照亮房間的功能,還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可以增強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非遺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非遺剪紙藝術的傳承面臨巨大的挑戰。《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的發布,為非遺剪紙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遵循“3C”原理,將非遺剪紙藝術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已成為實現文旅融合的主要途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曹慧.非遺剪紙藝術在當代文創產品中的開發與應用[J].大觀,2021(8):98-99.
[2]林謀旺,繆浪.生肖元素與剪紙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3,52(10):175-177.
[3]崔玉卓.傳承紅色精神:非遺剪紙主題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2023(12):343-345.
[4]翁揚子.非遺傳承與旅游文創工藝品的互推策略分析[J].空中美語,2021(11):675-676.
[5]吳昊,關星宇,陳家驥.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實踐研究:以吉林省國家級非遺“長白山滿族剪紙”為例[J].商展經濟,2023(17):41-44.
[6]陳逸然,張珂,吳松媛,等.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探析:以佛山剪紙文創產品為例[J].綠色包裝,2023(4):147-151.
[7]陳新榮,張羅斌.新媒體時代河北省非遺旅游文創產品開發與推廣策略探究[J].旅游縱覽,2023(24):125-127.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