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寧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標識設計”課程的思政教學案例進行分析,探討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標識設計”課程的具體實踐方法。詳細分析了固原市的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地方文化和紅色旅游資源的需求,提出了“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的教學實踐方案,其教學成果展示了學生設計的多個標識方案,證明了將課程思政與設計實踐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進地方文化、旅游和經濟的發展。
[關 鍵 詞]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9-0091-03
文獻著錄格式:黃濤.“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分析[J].天工,2024(19):91-93.
基金項目:寧夏師范學院2023年校級本科教學項目“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NJZKCSZ2023)。
一、寧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標識設計”課程思政建設
寧夏師范學院是寧夏唯一的師范本科院校,其美術學院自2001年招生以來,始終堅持“應用型、地方性、師范性”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2020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學校開始全面建設專業思政課程。2021年,美術學院在藝術設計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將課程思政的培養要求明確地寫入了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中。在2021年制作的課程教學大綱中,對每門課程需要達成的思政目標也有了明確的說明,在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對應關系中明確了每塊教學內容的思政融合點。“標志設計”課程,在夯實設計基礎的同時,融合地方文化,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通過課堂授課和設計實踐兩部分來加深學生對標識設計與地方文化的理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固原市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需求
固原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六盤山區,是寧夏目前唯一的非沿黃地級市,整體經濟規模較小,第一產業占比較大,經濟發展整體落后于寧夏其他幾個市區,但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如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喬家渠紅軍長征毛澤東宿營地等。此外,固原市擁有古城墻、秦長城、絲綢之路的文物遺址、丹霞地貌及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2021年“五一”期間,固原市以紅色旅游引領潮流,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紅色旅游成了固原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由于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受限,固原市旅游業發展水平依然較低也未能形成特色鮮明的旅游品牌與形象,在帶動旅游周邊經濟發展與農民收入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教學實踐設計
“標識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以標志設計的概述、標志的發展歷史、標識的分類及特點等基礎理論教學為主,通過含有傳統元素、紅色元素、愛國元素的優秀作品案例分析的方式融入思政內容;第二模塊內容主要是標識設計的創意和視覺表現方法、標識設計的基本流程與原則,這一模塊是以中國傳統漢字字體標志設計作為切入點,通過具體實例分析與臨摹練習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完美融合;第三模塊是“固原紅色旅游”項目的實操設計,也是“標志設計”課程的核心環節,課時量占到總課時量的二分之一,也是該課程結課作為評分標準的作業,在課程思政設計中是將固原紅色革命、地方歷史文化內容完全融入項目設計的全過程。
(一)“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項目的命題內容
“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是以融合地方文化元素,服務地方經濟為立足點進行命題的。命題分為商業標識與公共標識兩類。第一類商業標識以固原地區本土企業、地方農產品、家鄉特色美食等內容進行自主選題設計,表現方法不限。第二類公共標識以“固原紅色旅游”為內容進行規定命題設計,表現方法不限。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分工協作的能力,項目設計以3~4人小組完成,要求每小組最終提交兩個完整的設計方案。
(二)“固原紅色旅游”標識項目設計的原則
1.信息的準確傳達
信息傳遞是標志的主要功能,同時也是標志設計的本質要求和內在核心。“固原紅色旅游”標識項目設計的內容包含當地本土企業、商品、紅色旅游景點等,設計內容有明確的地域性與文化性,能夠準確表達產品信息。
2.醒目性
標志要實現它的信息傳遞功能,首先要讓人看見,能抓住觀者的視線,這樣才能使標志所傳達的信息對人產生影響。在設計中,要求注重對比、強調視覺形象的鮮明與生動,這也是使標志醒目的重要形式要素。
3.藝術性
標志的藝術性是通過巧妙的構思和技法來表現的,是將標志表現的信息內容和優美的造型語言有機結合而體現出來的整體美感,即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藝術性是標志設計給人美的享受的關鍵。
4.規范性
由于標志需要在不同的載體及環境中進行展示和宣傳,所以設計標志時要注意使標志經得起技術上的應用考驗。“固原紅色旅游”標識項目設計的最終作品是要推向社會,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最終作品要符合標準制圖的各項要求。
(三)“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的實踐過程
第一階段:各小組討論后確定設計內容與目標,并進行初步分工,制定詳細的設計計劃。依據設計計劃進行前期的調查研究與分析,要求每組進行一次實地調研。在這一階段,學生要找到設計的依據和創意的出發點。在商業標識設計中,學生要通過調查研究充分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理念、業務性質、產品特征、歷史背景、競爭情況等,包括同行業或者同性質企業的標志情況;公共標識設計要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充分了解紅色旅游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目前使用的標識的情況、同類標志的歷史和現狀等。
第二階段:各小組把調查研究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慢慢地咀嚼,不斷消化吸收,通過“頭腦風暴”等集體創意的方法進行思想碰撞,從中找出創意的突破口,然后進行視覺圖形表達。在這一階段不論標志的表現方式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是寫實的還是寫意的,都可以嘗試勾畫。在勾畫過程中,把各個傳遞特定信息的圖形、文字等視覺元素羅列出來,然后結合標志設計的原則、標志的表現形式等,從多個角度畫出大量的草圖,這一環節要求各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參與其中。
第三階段:各小組從草圖方案中篩選出比較完整和滿意的方案進行調整和完善,確定標志設計的最終效果,最后各小組成員分工進行規范繪制。最終的標準圖要求有詳細且準確的尺寸,要注意圖形各部分的比例關系、圓心、半徑、弧線的起止點、連接及弧度以及各種細節問題。
第四階段:教學成果展覽與反饋。學生最終作業以線上展覽的形式面向社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相關課程教師也便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社會企業、團體、個人等如果有需要的標識設計也可以聯系學校,增加了校企合作的新的窗口。
(四)“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的教學成果(見表1)
四、結束語
“固原紅色旅游”標識設計,不僅為固原市紅色旅游資源提供了豐富的標識備選方案,也為固原市周邊部分特色商品提供了標識設計方案,促進了當地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標志設計”課程將思政教育與教學設計實踐項目相結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課后調研、小組合作相融合,將教學實踐作為德育、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與手段,為提升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華雪,張錦澤.課程思政視域下“標志設計”課程教學創新實踐[J].大眾文藝,2024(5):123-125.
[2]王佳佳,梁晉麗.立德樹人目標下藝術專業課程思政改革:以字體設計課程為例[J].愛尚美術,2023(6):128-130.
[3]朱穎.標志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3(7):117-119.
[4]徐洪德.“品牌形象設計”課程思政教學的隱性教育路徑探索[J].湖南包裝,2023,38(3):193-196.

(編輯: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