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背景下,構建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可通過明確多元評價目標、設定多方評價主體與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構建以賞識教育、積極肯定為主的陽光評價策略,為低年級學生提供更科學、更全面的學業發展評價方案,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低年級學生;學業發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19-0057-04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的評價方式已難以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礎教育領域的評價改革已在全國各地紛紛啟動,一些地方已經取得初步成效。近年來,筆者通過深入分析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努力構建科學、全面的陽光評價體系,以期為低年級學生的學業發展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評價支持,推動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一、陽光評價的理念概述
陽光評價,就是一種陽光般溫暖的評價,強調以賞識教育、積極肯定作為主要的評價原則,對學生施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陽光評價強調在評價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以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讓學生學業上獲得成就感,心理上得到滿足感。
陽光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且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發展。這種評價方式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茁壯成長。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感態度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入手,讓評價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而非束縛。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學習方式和發展潛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個性化的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得到充分的發展。其次,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不僅是一種認知活動,而且是一種情感體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或積極或消極的情感態度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最后,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二、陽光評價的實踐應用
(一)目標多元,靈活設置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低年級學生的學業評價迎來了全新的變革。傳統的以單一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教育的需求。陽光評價則倡導構建一種更為全面、多元的評價體系,評價目標不拘一格成為其鮮明的特色。
低年級學生的學業發展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他們不僅在知識技能方面存在客觀差異,而且在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個性。因此,陽光評價的目標設定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差異,確保評價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具體來說,陽光評價的目標應該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個維度。知識與技能方面,評價應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方面,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思維方式和合作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自信心。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以下多元評價目標:針對語言表達,可以評價學生的語法、詞匯運用、句子結構等方面的能力;針對閱讀理解,可以評價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細節、推理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等;針對知識掌握,可以評價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字詞的認讀、造句、語法知識等;針對學習態度,可以評價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包括學習積極性、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
不拘一格地設定評價目標,有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況,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它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程要求,靈活調整評價目標。例如,對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評價標準,鼓勵他們向更高層次的目標邁進;對在某些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評價標準,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這種個性化的評價目標與標準,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在陽光評價體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成長。
(二)主體多元,方法多樣
在低年級學業評價中,陽光評價倡導多方參與,打破傳統單一評價主體的局限。教師、學生、家長都可以成為評價的主體,他們各自獨特的視角將為評價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教師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及成果,可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給出專業的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策略;通過互評,學生可以學習欣賞他人,同時提升自己的鑒別能力。家長的評價則主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反映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態度及情感變化。家長的參與有助于學校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從而發揮家校育人的合力。
在評價方法上,陽光評價同樣主張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定量評價,還包括觀察記錄、成長檔案袋、口頭反饋等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方便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學策略;終結性評價通過總結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進提供參考。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除了期末的綜合評定,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口語交流、歌曲演唱等多方面能力進行評價。同時,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在家的特長發展和應用情況。將多元評價主體與多元化評價方法相結合,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藝術學業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循序漸進,逐步推進
實施陽光評價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深化的過程。在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都處于形成期,因此陽光評價的實踐應從簡單、直觀、易于操作的角度入手,逐步向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向推進。
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課堂表現開始實施陽光評價。例如,觀察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是否能夠認真聽講并理解教學內容。對表現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和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后續教學提供參考。
其次,作業完成情況也是低年級陽光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對按時完成作業、字跡工整、錯誤率低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及時指出問題并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
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和認知能力的提升,陽光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也應逐步豐富和深化。例如,可以引入學生自評、他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小組活動或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評價、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以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入手實施陽光評價。隨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逐步引入數學游戲、數學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示自己的數學才能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小課題的研究和展示,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
總之,實施陽光評價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推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評價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四)精準反饋,有效應用
在低年級學業評價中,陽光評價策略強調的不僅僅是評價過程,更重要的是評價結果的精準反饋與有效應用。這一環節如同畫龍點睛,為整個評價過程增值。
首先,精準反饋是陽光評價策略中的關鍵環節。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和解讀評價結果,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況、優點和不足。通過當面交流、撰寫書面評語或通過網絡反饋意見等方式,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和家長。這種反饋不是簡單的分數或等級,而是具體、細致的描述和建議,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陽光評價發現某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困難。在反饋時,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在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細節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供相應的閱讀策略和練習建議。這樣的反饋能夠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其次,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是陽光評價策略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評價結果不應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應成為教師改進教學和管理的重要依據。教師可以通過分析評價結果,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可以利用評價結果來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改進學校管理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持。以某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為例,教師通過陽光評價發現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增加知識應用題的練習和講解。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改進正是基于評價結果的精準反饋和有效應用實現的。
由此可見,精準反饋與評價結果應用是陽光評價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們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同時為教師改進教學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五)日積月累,形成氛圍
在低年級學生中實施陽光評價,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斷積累、逐步營造起陽光評價的氛圍。這種氛圍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更離不開時間的沉淀和日常的實踐。
教師是營造陽光評價氛圍的關鍵人物。他們的言行舉止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用正面的語言和行為來激勵學生。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樹立自信心。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示范陽光評價的理念。比如,在批改作業時,不僅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還關注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否有創新之處,對有創意的答案給予特別的贊賞和鼓勵。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營造陽光評價的氛圍。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展示學生才華的文藝活動或科技競賽,讓學生在展示自我、接受他人評價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評價意識。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數學小達人”競賽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陽光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而且關注學生的解題過程和方法是否有創意和實用性。在競賽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讓他們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心得體會。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而且能夠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和包容他人的不足。
總之,日積月累地營造陽光評價氛圍是實施陽光評價的重要手段。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日常教學活動來引導和激勵學生,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同時,學生也需要在這種氛圍中逐步構建起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自我評價意識。
三、陽光評價的反思
(一)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是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的關鍵
在“雙減”背景下,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需要打破傳統單一的評價模式,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應包含多元的評價目標、評價主體和評價方法:通過設定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個維度的評價目標,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通過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主體參與評價,從不同角度提供評價信息,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全面;通過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補充的評價方法,更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潛力。因此,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是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的關鍵,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二)評價結果的精準反饋與應用是提升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效果的重要途徑
陽光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精準反饋與評價結果應用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精準把握學生的發展狀況,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標。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教學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可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因此,在低年級學業發展評價中,應注重評價結果的精準反饋與應用,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改進功能,為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和核心素養提供有力支持。
(責編 林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