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背景下,提升西藏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不僅是把握民族地區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必由之路,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途徑。本文以“高原戰士”軍事類政務新媒體為研究對象,分析新媒體矩陣搭建對輿論引導力提升的現實邏輯,探析提升軍事類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困境及“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成果經驗,旨在推動民族地區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工作提質增效。
關鍵詞:“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全媒體;輿論引導
中圖分類號:G2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7-0056-04
政務新媒體的輿論引導力,是指政府或相關單位有目的地對輿論情況和態勢進行引導的能力。新媒體時代,媒體輿論引導工作意義重大,對于維護政府形象和提升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和現實影響。本文主要以“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新時代西藏政務新媒體與輿論引導之間的關系、政務新媒體如何適應輿論變化新格局,以及總結垂直軍事類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的成功經驗。
一、“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矩陣的發展情況
“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矩陣是指以同一名稱的“高原戰士”為主體,在多個媒體平臺開通的不同類型新媒體賬戶的總稱。“高原戰士”是西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政務新媒體之一,由西藏軍區政治工作部打造,是西藏軍區發布權威信息、回應輿論關切、展現精神風貌的重要新媒體平臺,現已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嗶哩嗶哩、今日頭條等平臺開通賬號,在軍事領域的新媒體建設和輿論引導方面卓有成效。“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緊貼部隊使命任務,緊盯官兵現實需求,現已基本覆蓋軍區部隊全體官兵,致力于發展成為“互聯網+政治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高原戰士”官方微信發布作品1076篇,總閱讀量達275.6W+;“高原戰士”官方微博發布作品1647條,累計粉絲數92.2W+;“高原戰士”官方抖音短視頻發布作品422個,累計粉絲數120.4W+;“高原戰士”官方快手發布作品422個,累計粉絲數177.7W+。@高原戰士分別位居2022年西藏自治區政務微博、快手年度榜單排名第一。基于此,本文以“高原戰士”為研究對象,選取其在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發布的作品為考察樣本,總結其輿論引導的成果借鑒。
二、西藏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提升的現實邏輯
(一)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隨著媒體技術的迭代升級,輿論主陣地不斷向網絡空間轉移,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方式以及人們的信息接收、交往方式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下,我們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引導作用,持續鞏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主流思想輿論陣地,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凝心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撐。
(二)增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途徑
西藏政務新媒體緊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共同繪就西藏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美好畫卷,共同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就西藏自治區為代表的民族地區而言,必須以輿論引導為要,緊抓意識形態反分裂工作,尤其是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注重民族團結進步持續鞏固,積極傳承和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把民族團結作為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促進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發展,穩步推進固邊興邊工作,有效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確保民族地區團結穩定[1]。
(三)提升西藏地區軍事實力的宣傳武器
政務新媒體“高原戰士”在西藏軍區新聞宣傳與輿論引導工作開展、軍事信息傳播、高原戰士形象素質、軍民關系養成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軍區部隊忠誠戍邊、筑夢強軍的時代風采,發揮出新聞輿論的重要性,有效傳播了軍事精神風貌,展示了西藏邊境地區軍事威懾力,贏得了群眾厚愛與支持。“高原戰士”奠定了宣傳主基調,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已成為垂直軍事類政務新媒體中的佼佼者。
三、西藏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提升的困境
(一)獨特的傳播環境
西藏作為我國重要的邊疆民族地區,備受國內外關注。從傳播大環境來看,西藏的新聞輿論引導面臨內外雙重壓力。一是部分分裂主義組織習慣用國外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偽造西藏,給西藏對外傳播造成不利影響;二是部分地方媒體的輿情素養不高,議程設置比例不均衡,輿論引導能力不強,缺乏新聞輿論引導的創新,這些都不利于西藏地區的正面塑造和民族團結的維護。
(二)新媒體運營能力有待提升
軍事機關新媒體亟待拓展用戶思維、提升運營能力、強化官方話語表達。部分政務新媒體矩陣運營同質化,未能充分利用不同媒介平臺的特性進行差異化運營,矩陣傳播效果受限。此外,新媒體在輿情引導方面的能力有限,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支撐,以及資源信息的不對稱等問題。
(三)輿情引導能力有限
“兵記者”作為特殊的媒體工作者,不僅要具備新聞敏感性、掌握新聞報道技巧,還要有高度的輿情敏感性和涉軍輿情處理能力。輿情引導能力有限,源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缺乏、資源和信息的不對稱、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制度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快速變化的環境壓力。這些因素制約了西藏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及“兵記者”輿情引導能力的提升。
四、“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提升的成功經驗
(一)導向為魂:堅持黨的領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堅持黨管媒體,軍媒姓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為提升軍區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成效,推動軍區部隊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走深走實。“高原戰士”融創出《文化力催生戰斗力,文化力就是戰斗力》《衛國戍邊70載》《雪域將士忠于黨》《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主題教育有聲書》等主題作品,營造了西藏軍區輿論新格局。
2.傳播黨的聲音,講好強軍故事
政務新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高原戰士”新媒體致力于展現西藏軍區精神風貌,因此在政策把控、輿論引導以及主旋律內容輸出方面,堅持講好高原雪域將士故事,嚴防出現“低級紅”或“高級黑”,并以軍區客觀事實為基礎,書寫高原戰士美好篇章。例如,開展“西藏軍區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專題報道,通過全程追蹤集訓活動、深入采訪基層部隊,全景展現軍區部隊改進組學抓教模式、創新教育方法、提升學習教育質效的創新成果。
3.貫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政務新媒體的特點決定了其專業屬性,從業人員不僅要準備前期策劃選題,還要顧及中期內容采集以及后期傳輸互動等整個新媒體流程[2]。“兵記者”不僅要提高運營能力、輿情敏感性、網絡情感、思維創新以及采編技術,還要守牢輿論主陣地,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做好示范表率、當好排頭兵,努力寫出更多精品力作,切實展示好廣大官兵扎根高原、維護核心、強軍備戰、衛國戍邊的新風新貌。
(二)移動為先:多元傳播格局,發揮新媒體矩陣渠道優勢
1.重構矩陣運營模式,發揮矩陣傳播優勢
西藏軍區著力搭建新媒體矩陣格局,展現西藏軍事精神風貌,助力雪域邊關網絡強軍事業[3-4]。為了進一步提升新媒體運營能力,西藏軍區在搭建新媒體矩陣格局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和實踐異質化運營模式。通過深挖各媒介平臺的特性,形成了相互聯通、相互補給的矩陣平臺特質,從而有效提升新媒體矩陣傳播效果。例如,將微信公眾號打造成提升自身輿論引導力的重要陣地,將微博打造成與受眾聯接的有效渠道,將抖音、快手打造成展示高原戰士精神風貌的視聽平臺。
2.順應傳播規律,滿足受眾多元需求
“服務”是政務新媒體跨圈層傳播固有的功能之一。“高原戰士”要進一步發揮為群眾服務的功能性,把新聞傳播與為黨和人民服務結合起來,積極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解決、及時落地,并順應傳播規律,提高受眾喜愛的新媒體作品質量,創作出受眾群體持續追捧的原創性作品。
(三)內容為王:創新內容形式,講好高原強軍故事
1.深耕高質量強軍內容,探索矩陣傳播“破圈”王道
“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緊跟西藏軍區黨委中心工作走,緊貼官兵心聲播,融合創新契合新媒體傳播的內容生產體系,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衛國戍邊70載”———西藏軍區成立70周年系列專題報道、“崗巴營好樣的!”———西藏軍區“高原戍邊模范營”系列報道等作品內容具有“西藏特點、高原特色、邊防特質”,充分展現了軍區部隊忠誠衛國戍邊、闊步強軍征程的時代風采。
2.創新內容形式,搶抓網絡熱點
西藏軍區“高原戎邊模范營”系列報道,以“高原戍邊模范營”官兵忠誠鑄魂、備戰強軍、衛國戍邊、矢志奮斗為線索,采取慢直播、微紀錄片、音頻故事集以及海報集等形式,全面展現了邊防官兵忠誠衛國戍邊、矢志奮斗強軍的風采。截至2023年7月底,系列稿件在“高原戰士”新媒體全平臺閱讀(播放)量達1800多萬次,先后有40余家軍地媒體參與聯動報道,全網累計閱讀(播放)量突破3億次。此外,借助節日、大型活動等熱議話題,敏銳感知網絡熱度,緊抓新媒體傳播的時效性特點,《除夕夜!高原戰士邀您與“云中哨所”詹娘舍官兵“云守邊”新春特別策劃》《“我的老師在雪域邊關!”千里連線,為這堂國防教育課點贊》《醫者仁心,溫暖千里!雙擁之花綻放在雪域邊疆》《從舉手回應到跪地施救,那一刻他的心中只有患者安危……》等優秀作品成功入圍2022年中國正能量網絡作品,積極塑造邊防官兵的精神家園,持續壯大軍隊輿論傳播新陣地。
3.硬性話題柔性表達,巧用模因傳播
網絡模因(Internetmeme),即網梗,是一種在互聯網媒體平臺中較為常見的表現形式。通過“造梗”“融梗”“玩梗”,促進話語“出圈”與二次創作,吸引更多圈層關注和認可[5]。“高原戰士”新媒體在報道策略、語態、效果上均展現出顯著的創新。它們運用新手法、新形式、新語言,增強了聲、音、畫、文的表現效果,使得內容更具感染力與傳播力。在提升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的過程中,這不僅僅是一個“傳者揚其意而受者曉其理”的傳遞過程,更是一個深入人心的溝通與交流過程。首先,“高原戰士”新媒體在內容標題的制作上,聚焦于當前的熱點話題,精準提煉出重點信息,力求“短”“新”“活”,讓“官宣”更“接地氣”,易于被廣大受眾接受和理解[6]。其次,“高原戰士”微信公眾號的“網言網語”,向受眾展現了積極正向立場。例如,《“兔”個熱鬧,這里歡樂“鬧”元宵》《新春佳節,這些瞬間讓網友“破防”!》《520跑5公里!高原戰士在站位告白:邊防有我在,祖國請放心!》等作品,運用網絡熱門詞匯,頗受歡迎。此外,“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記錄邊關歲月,見證雪域強軍,通過記錄、挖掘新聞事件中的故事和官兵訓練日常,以最佳角度展現高原部隊官兵的良好形象,著眼服務官兵需求,充分運用“供給側”理念強調“用戶體驗”,引導官兵線上溝通、線下互動,努力把“高原戰士”新媒體矩陣打造成官兵學習成才的“全維課堂”和增知強能的“良師益友”。
(四)創新為要:打破傳受隔閡,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
1.主動議程設置,發揮傳播主體優勢
“被譽為‘高原戰士’幕后英雄的‘兵記者’”,不僅是“高原戰士”新媒體采編發的一把手,也是邊關歲月、雪域強軍的參與者、記錄者、見證者和傳播者。他們積極宣傳強軍思想,激發強軍斗志,結合自身優勢積極聯動其他官方媒體進行破圈合作,提升了官方話語表達和話語影響力。2022年除夕夜,萬達集團官方視頻號聯合“高原戰士”新媒體、人民網視頻號等進行了近12小時的慢直播,讓全國網友與邊防哨兵一同為祖國“云守邊”,直播觀看人數突破10萬人次。此外,“兵記者”還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獨特功能,積極與同行、機構或博主聯動,實現跨界整合傳播,有效解決了內容同質化問題。
2.正確把握輿論“風向標”,提高引導力
在數字技術和算法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兵記者”借助算法技術,精準分析受眾偏好,實現了精準推送、高效傳播,增強了用戶黏性,有效提升了輿論引導的效果。例如,“高原戰士”短視頻開創了視頻合集,例如,“新兵,入列!”“我和我班長的日常”“高原新兵入伍初體驗”“一起漲知識”“軍屬之聲”等累計播放量均超過千萬次。“兵記者”始終堅持正面宣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南,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從而提升了“高原戰士”的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引導力,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對“高原戰士”新媒體的信任與認同。
3.情感傳播策略引領,創新共情敘事話語
通過新媒體的情感傳播,軍事政務新媒體能夠助推社會治理,以參與式、沉浸式的體驗方式提升信息傳播效率[7]。在構建軍事政務新媒體的話語體系時,創新是關鍵。為了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煥發用戶的情感共振,軍事類政務新媒體要運用情感傳播策略構建傳受雙方之間的緊密“鏈接”。高原戰士長期堅守在西藏邊疆,他們守護著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穩定發展,其精神和品質值得被廣泛傳播。因此,“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通過增加話語表現力、增強親近感、激發情感性等多種途徑創新話語方式,將“記者想講的”轉化為“用戶想聽的”,實現了“四力”的落實落地,取得了顯著實效。
五、結 語
本文以“高原戰士”為研究對象,分析提升西藏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存在的困境,并總結了“高原戰士”政務新媒體堅持以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實現輿論引導力提升的成功經驗,以更加開放、包容、創新的姿態推動政務新媒體的健康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龍,曹曄陽.以數字賦能和輿論引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媒體平臺建設對西藏地區發展的影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3(4):130-139.
[2] 詹雯麗.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傳承與創新———以《人民日報》為例[J].記者搖籃,2023(3):36-38.
[3] 程婧.公安政務新媒體傳播實踐及功能研究[J].傳媒,2023(18):45-47.
[4] 吳笛,周錦.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J].青年記者,2021(6):76-77.
[5] 韋路.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創新路徑———以“浙江宣傳”為例[J].新聞記者,2023(1):15-18.
[6] 王冰麗,鄭來.智媒時代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力提升路徑探究[J].新聞愛好者,2023,(6):48-50.
[7] 呂晟.共情與認同:教育類政務新媒體的實踐與反思[J].青年記者,2023(18):94-96.
[責任編輯: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