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在臨床較為常見,不僅會給女性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如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還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哪些女性容易被宮外孕“青睞”呢?
宮外孕的定義
宮外孕,也稱為異位妊娠,指的是在正常情況下,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后并沒有按照常規路徑進入子宮腔,而是在子宮腔以外的其他部位著床并開始發育。這種情況下,受精卵無法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足夠的營養供應和發育空間,極易在孕期早期出現破裂、出血等緊急狀況,從而危及孕婦的生命安全。
宮外孕的常見類型
(1)輸卵管妊娠:輸卵管妊娠指的是受精卵在輸卵管內著床并發育,常見于輸卵管的壺腹部。這是最常見的宮外孕類型,占所有宮外孕的90%~95%。
(2)宮頸妊娠:宮頸妊娠指的是受精卵著床在宮頸管內。
(3)卵巢妊娠:這種類型的宮外孕較為罕見,受精卵直接在卵巢上著床。
(4)腹腔妊娠:腹腔妊娠是指受精卵著床在腹腔內。這種類型的宮外孕較為危險,容易導致產婦出現出血和休克等癥狀。
(5)闊韌帶妊娠:闊韌帶妊娠指的是受精卵著床在子宮闊韌帶上。
宮外孕的成因
宮外孕的成因復雜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輸卵管炎癥: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等炎癥因子會導致女性輸卵管出現堵塞、狹窄或蠕動減慢,使得受精卵無法順利進入宮腔,而在輸卵管內著床,形成宮外孕。
(2)發育不良或畸形:輸卵管發育不良或畸形,如過長、纖細、纖毛細胞發育異常等,都會影響其輸送孕卵的功能。
(3)腫瘤壓迫:盆腔內的腫瘤,如子宮肌瘤或大的卵巢囊腫,可能會壓迫輸卵管,使其出現移位或變形,阻礙受精卵的通過,從而引發宮外孕。
(4)輸卵管手術史:既往有輸卵管手術史的女性,如宮外孕手術、輸卵管絕育后復通手術等,術后輸卵管可能通而不暢,增加宮外孕的風險。
(5)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的廣泛應用,雖然為許多不孕夫婦帶來了生育的希望,但也增加了宮外孕的風險。
(6)藥物因素:長時間服用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可能導致患者雌孕激素分泌異常,影響受精卵的著床,增加宮外孕的風險。
(7)避孕失敗:如果女性經常使用避孕措施,如服用避孕藥、使用節育環等,但未能成功阻止受精卵形成,容易引起異位妊娠。
(8)先天發育畸形:部分女性可能存在輸卵管先天發育畸形,如輸卵管過長、肌層發育差、黏膜纖維缺乏等,都會增加宮外孕的風險。
(9)受精卵游走異常:受精卵在移行過程中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在輸卵管內著床,形成輸卵管妊娠。
(10)宮內節育器:雖然宮內放置節育器本身并不會增加異位妊娠的發生率,但如果因為節育器避孕失敗而受孕,增加發生宮外孕的概率。
宮外孕的癥狀
(1)停經與不規則陰道出血:由于宮外孕的胚胎并未在子宮內著床,患者可能會在出現停經現象后,又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癥狀,出血量往往比正常月經要少,顏色呈深褐色或鮮紅色,并可能伴有血塊或組織碎片。
(2)腹痛:腹痛是宮外孕常見癥狀。隨著胚胎在子宮外部位發育,會逐漸對周圍組織造成壓迫和刺激,引發不同程度的腹痛。這種腹痛的位置和程度會因胚胎著床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
(3)肩背部疼痛:在某些情況下,宮外孕還可能會因為腹腔內的出血刺激到膈肌,引起肩背部疼痛。
(4)暈厥與休克:當宮外孕發生破裂或流產時,大量的內出血會導致患者迅速出現暈厥和休克的癥狀。此時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5)早孕反應減弱或消失:雖然宮外孕也會引發一些與正常懷孕相似的早孕反應(如惡心、嘔吐、乳房脹痛等),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宮外孕的胚胎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正常發育,這些反應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
宮外孕的危害
(1)腹腔內大出血:腹腔內大出血是宮外孕最嚴重的危害之一。受精卵在輸卵管內開始發育后,隨著胚胎的增大,可能會撐破輸卵管,導致腹腔內大量出血。這種出血一般非常迅速,短時間內就會導致患者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不孕或再發宮外孕:宮外孕的發生對以后的懷孕影響較大。即使成功懷孕,再次發生宮外孕的風險也較高。此外,如果治療后沒有解決輸卵管的問題,可能會增加不孕或再次發生宮外孕的風險。
(3)原發疾病危害:宮外孕的發生還可能隱藏著一些原發性疾病,如盆腔炎、輸卵管異常、宮腔結核等。這些病變不僅會導致宮外孕的發生,還會對身體造成持續的危害。
(4)生殖系統損害:宮外孕還可能會導致女性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癥狀,對女性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這種損害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生殖系統功能障礙,影響以后的懷孕和生產。
(5)輸卵管破裂:輸卵管宮外孕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治療,胚胎逐漸增大可能會撐破輸卵管,導致下腹出血,從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易發宮外孕的人群
(1)輸卵管炎癥者:當輸卵管受到炎癥的侵襲時,其管腔內的黏膜會出現充血、水腫,甚至潰瘍,進而導致輸卵管管腔變得狹窄乃至粘連,使得受精卵難以順利進入子宮腔,被迫停留在輸卵管內進行著床發育。
(2)輸卵管手術者:經歷過輸卵管絕育術后再通術或修補術等的患者,會因為手術操作在輸卵管組織上留下不同程度的疤痕組織。這些疤痕不僅可能影響輸卵管的正常生理結構,還會干擾其正常蠕動功能,導致受精卵在經過輸卵管時無法被有效地輸送到子宮腔內,而選擇在輸卵管內著床。
(3)宮內置節育環者:宮內節育環是一種在子宮內放置的避孕裝置,其避孕原理主要是通過局部組織對節育環的適應性反應,改變輸卵管的蠕動方式和受精卵在子宮內的著床環境,從而達到長期避孕的效果。節育環作為一種高效的避孕手段,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對于不想頻繁使用避孕套或服用避孕藥的夫妻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而,盡管宮內節育環是一種有效的避孕方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避孕失敗的可能性。女性可能會因為個體差異、節育環位置移動、脫落或者尺寸型號不合適等各種因素,使得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停留并發育,導致宮外孕的發生。
(4)輸卵管發育異常和功能異常者:除了后天因素,部分女性存在著先天的輸卵管發育異常情況,如輸卵管過長、扭曲等,都會增加受精卵在輸卵管內著床的風險。
(5)多次人流者:多次進行人工流產手術不僅會增加女性的受孕難度,也會增加宮外孕的風險。在受精時,受精卵可能會為了生存選擇在子宮外的其他部位著床,如輸卵管、卵巢等部位,從而造成宮外孕。
(6)吸煙飲酒者:多項科學研究結果表明,長期吸煙和過度飲酒會增加女性患宮外孕的風險。其中,尼古丁作為煙草中的重要成分,不僅會對女性的卵巢功能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排卵異常,還會直接影響到輸卵管的生理功能;酒精可引起卵巢顆粒細胞功能障礙,影響卵泡發育和排卵過程,導致輸卵管腔內環境發生變化,增加受精卵在輸卵管著床的概率,進而提高宮外孕的發生率。
(7)其他因素: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增加宮外孕的風險,如使用避孕藥(尤其是緊急避孕藥)、年齡因素(高齡孕婦更易發生宮外孕)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等。
預防宮外孕的手段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日常清潔是預防外陰部細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女性應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尤其是大小便后,以保持外陰的清潔與干燥。同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以免破壞外陰皮膚的酸堿平衡,導致菌群失調。此外,在選擇內衣褲這一方面,女性應選擇棉質、透氣性好的內褲,能夠吸收汗水與分泌物,保持私處干爽,減少細菌滋生。
(2)安全性行為:安全性行為是預防性傳播疾病的關鍵。女性應減少性伴侶數量,采取安全的性行為方式,降低性傳播疾病的風險。同時,女性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并治療潛在感染,降低宮外孕的風險。
(3)合理避孕:女性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避孕方式,這是預防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關鍵。
(4)及時治療炎癥:生殖系統炎癥是導致輸卵管粘連或堵塞的常見原因之一。女性如發現有盆腔炎、輸卵管炎等生殖系統炎癥,應及時就醫并徹底治療,防止炎癥擴散導致輸卵管粘連或堵塞。
(5)適量運動:適量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和內分泌功能,增強身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力,降低婦科疾病的發生風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宮外孕作為一種嚴重的婦科疾病,不僅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治療炎癥、減少煙酒攝入、避免多次人流手術等,以降低宮外孕的風險。如果出現停經后陰道流血、腹痛等宮外孕癥狀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