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兒童的泌尿系統并在尿液中大量繁殖,繼而侵襲泌尿道黏膜引起的炎癥反應。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又分為膀胱炎和尿道炎。患兒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液異常(如渾濁、有異味或血尿)、發熱等。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泌尿生殖系統畸形、飲水不足等都是引發尿路感染的原因。尿路感染是兒童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如得不到及時診治,將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
兒童尿路感染的診斷
(1)詢問病史和癥狀:醫生會對患兒的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包括是否存在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以及是否出現相關全身癥狀,如發熱、寒戰、惡心、嘔吐等。如果患兒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醫生通常會向家長詢問孩子排尿行為有沒有改變,比如小便時哭鬧、尿布上有異常污漬等。
(2)體格檢查:主要是檢查腹部是否存在觸痛、腎區是否存在叩擊痛等。
(3)尿檢:尿檢是診斷兒童尿路感染的重要一環。該檢查能夠查出兒童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細胞增多、紅細胞(血尿)、細菌等異常情況。尿液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是確定病原菌種類和藥物敏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臨床合理選擇抗菌藥物。
(4)影像學檢查:對于復雜或可疑的兒童尿路感染,建議做影像檢查,如B超、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等。這些檢測可以幫助醫生發現可能存在的病因,如泌尿系畸形、結石、梗阻等,還能評估腎臟的結構與功能狀況。
(5)其他實驗室檢查:根據病情需要,可能還會安排尿路感染患兒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檢查。
兒童尿路感染的治療
一般治療
一般治療包括鼓勵患兒多飲水、多排尿,以沖洗尿道,減少病原微生物滯留。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對預防細菌繁殖也很重要。另外,適當休息及營養支持對提高兒童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可促使患兒盡早康復。
抗生素治療
如果確診為尿路感染,醫生會根據尿液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一般情況下,選擇抗生素時要考慮兒童年齡、感染位置、疾病嚴重程度和可能的過敏原等因素。遵照醫囑保證足量、足療程,才能達到殺滅病原微生物、預防復發的目的。
對癥治療
除了抗生素治療,還可以根據尿路感染患兒出現的發熱、疼痛等癥狀,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如高熱患兒可服用退熱藥,以減輕癥狀。
并發癥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兒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的并發癥。如果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如腎功能不全、敗血癥,應立即給予積極治療。
防止復發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清潔劑;飲食上不要吃過量辛辣、刺激的食物;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定期檢測尿常規和其他生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