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菽千重浪,秋日果飄香。沿著江蘇省東臺市許河鎮四倉村“豐盈四倉”的標識牌向北,一道平整的彩虹大道呈現眼前。此時雖已入秋,但路旁的綠樹還未換新衫,依然綠意盎然,循著自己的規律生長著。
往北走,不遠處,顯目的“幸福大舞臺”上,正上演著情景劇《葉蘭英與美慧》。劇中的葉蘭英是一位生在舊中國,堅定支持黨的事業,勸夫參軍的農村婦女代表。美慧是一位成長在新時期的返鄉創業的女大學生。兩人相遇在“蘇中四分區聯合中學”所在地的四倉村,這里擁有輝煌的紅色歷史。當時“四聯中”的黨團書記兼教導主任高景芝,是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巾幗英雄,來此地教學,對當地的女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葉蘭英就是其中之一。當劇中的美慧在事業發展和婚姻家庭兩者之間難以抉擇的時候,葉蘭英用親身經歷鼓勵她,讓美慧明白了“婚姻不是女性的枷鎖,而是讓其成為更好的自己”,并讓她對未來充滿憧憬。正值假期,不少在外拼搏的人回村探親,聽說有演出,都感到很新鮮,他們沒想到鄉村舞臺上還能有如此精彩的演出。
在營造濃厚的鄉村婚育新風宣傳氛圍上,四倉村用一封“婚育新風”倡議書、一組“婚育家庭”幸福照和一幕“婚姻家庭”情景劇作為推手,讓社會文明新風馳而不息。在進村的主干道彩虹道東邊的游客中心門口,樹立著大幅“婚育新風”倡議書;在一些人流密集場所,如村快遞中心、便民服務大廳、衛生室等地,擺放著“重視婚育、婚事新辦、優生優育、構建和美家庭”的宣傳冊、宣傳扇等;在微信公眾平臺、婦女議事會、朋友圈等線上媒體,發布書面倡議。四倉村的女性文藝愛好者,還自發創作了接地氣的《三句半——婚育新風我宣傳》,經常在村內的婚慶喜宴上登臺表演,給群眾科普婚育新風尚。
“幸福大舞臺”向北,新建的村文化大禮堂明亮寬敞,禮堂內外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新郎小魯和新娘小何是大學同學,從相識相戀到走進婚姻殿堂,一路走來,見證了四倉村這些年的大變化。雙方家庭經多次商討后達成共識,婚禮既要辦得簡單又不失莊重,更要體現新時代新型婚育文化的內涵,于是決定在村文化大禮堂里舉辦一個回歸本質、文明簡約的婚禮,以傳遞感情為重、勤儉興家的傳統家庭美德,用健康理性的婚慶消費觀移風易俗、倡樹新風。
“在村里辦酒席,幾百元一桌,大屏幕免費使用,經濟實惠有面子,不比城里的酒店差,文化禮堂婚禮已成為我們這里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首選。我們村里面有酒店和民宿,外地的朋友過來也十分方便。”小魯的本家親戚魯老師是位退休老教師,也是村里的“移風易俗”宣傳員,在與前來參加婚禮的外地客人交談中,自豪地介紹著,并自發當起導游,帶大家參觀這個遠近聞名的村子。
魯老師生于斯長于斯,對這里了如指掌:“我們村位于許河鎮的西北部,村域面積11.01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67戶,總人口3921人,黨員184名,2023年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萬元。先后獲得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美麗鄉村、省水美鄉村、省民主法制示范村、鹽城市特色田園鄉村等稱號,目前正在創建省特色田園鄉村。船舶救生器材是我們村的主導產業,現在正在打造江蘇船用救生器材生產基地。目前,全村擁有各類企業及工商戶172家,其中實體企業46家,電商企業126家,年銷售額1.5億元,線上銷售超1億元,被認定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濒斃蠋熃榻B得仔細,客人們聽得認真。
大家在錯落有致的別墅群間行走,贊不絕口,看到便民服務大廳、電商中心、文化大禮堂、日間照料中心、衛生室、無人超市、快遞驛站一應俱全,更是羨慕地說道:“如果我家閨女能嫁到這里,我肯定是放一百個心啦?!薄耙膊恢牢壹夷切∽涌捎懈饽苋⒌竭@里的姑娘呢?!闭勑︼L生中,魯老師不失時機地說道:“我們的梧桐樹已經栽好了,就等鳳凰來啊?!贝蠹蚁嘁暥?。此刻,煙花綻放,絢爛奪目。
四倉村在引導年輕群體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上打造了幾把“金鑰匙”來破解婚育難的問題:一本“適齡青年”檔案冊、一個“家庭服務”安全港、一隊“護航保駕”安全員、一支“娘家閨蜜”志愿服務隊。在對全村適齡青年進行的摸底大排查中,發現他們之中既有屢次相親未果的大齡青年,也有對婚姻排斥抵觸的社會新人,還有離婚的單親媽媽。有了這份“寶典”在手,工作開展方便多了。
小許大學畢業后先后跳槽了幾次,原先談的男友也跟她分了手。家里托人給她介紹對象,她很抵觸,再加上家中有產業,不愁吃穿,準備躺平。家人很著急,找到“娘家閨蜜”志愿服務隊,這支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的鄰家大姐姐們,充分發揮本村人“人熟悉,情況清”的特點,多次跟小許敞開心扉,開導她,讓她把自己的事業做起來,女人一旦有了自己的事業,就會倍增信心和魅力,于是請她到電商中心搞直播,從先帶自己家生產的產品開始,做成熟了,再幫助村民帶貨。正巧志愿隊里有位姐姐家的親戚住在隔壁鎮,聽說這邊做得不錯,想來學習,姐姐一看,兩個年輕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在事業上還能相互幫助,于是從中牽線搭橋,成就了一對佳偶。
揚揚是個聰明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小時候,兩位老人還能管束他,到了叛逆期,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他從拖拉到不完成,還染上了一些壞習慣,成績大幅度下滑。老師著急,家長著急,就他不著急。村里知道這個情況后,立即和學校、他的父母聯系,校家社三方協同,在多次溝通中了解到他喜歡運動,就讓他加入了?;@球隊,激發他的潛能,有進步時及時表揚、鼓勵他,漸漸地,他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端正了學習態度。父母也在深思熟慮后決定回鄉創業,承包了大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孩子進步挺大的,還給自己定了個目標,要考上重點高中。有夢想就有希望。
四倉村在融合“紅、白、橙、綠”發展主色調上,繪就出一幅“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的美麗新畫卷,用愛調和起四季和美,幸福滿倉的新型婚育文化的幸福底色。
劉平萍:高級經濟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草木縱橫》。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