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衛生健康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全球衛生健康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新型病原體的暴發、非傳染性疾病增多等,對人類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巨大風險。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政策溝通等方式,為全球衛生健康治理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一帶一路”倡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實踐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實效性。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沿線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需要深化高質量衛生健康領域合作、推動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合作、推動中醫藥全球應用和發展及拓展綠色發展合作空間等。
[關鍵詞]"“一帶一路”;衛生健康;高質量;治理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0.019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衛生健康問題已超越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作為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助力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也積極投身于全球衛生健康治理的探索與實踐。“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衛生健康合作,不僅關注疾病防控、醫療援助等緊急需求,更聚焦于構建平等、均衡的伙伴關系,以實現沿線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1]。
1""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面臨的挑戰
當前全球衛生健康領域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挑戰不僅源于新型病原體的暴發和跨國傳播,還包括非傳染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全球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薄弱、國際衛生健康合作機制的不足及全球氣候變化對環境衛生和疾病傳播的影響等;對人類的影響深遠而廣泛,它們不僅直接對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成威脅,還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加劇社會經濟不平等、影響全球旅游業和國際貿易等,造成醫療資源緊張、經濟衰退、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嚴重的連鎖反應。同時,全球衛生健康挑戰也加劇各國間的不平等,使發展中國家應對健康危機時面臨更大的困難,并可能導致長期的社會經濟后果。因此,加強全球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提升國際衛生健康合作能力、推動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改革,對減少健康不平等、促進國際社會公正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只有通過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應對全球衛生健康挑戰,確保人類的健康福祉,進而推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2]。在這個過程中,各國需要摒棄零和博弈思維,采取合作與共贏的策略,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打造一個更加公正且合理的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會面臨著諸多實際操作層面的挑戰。例如,如何加強各國間信息共享和協調機制建設以提高應對效率;如何推動全球衛生健康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防控能力;如何加強發展中國家衛生健康體系建設以縮小各國差距;如何引導國際社會形成共識并共同行動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討,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球衛生健康挑戰面前保持定力、迎難而上,展現出人類社會的團結、智慧和勇氣,最終取得勝利。應對全球衛生健康挑戰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國際社會持續不斷地投入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各國需要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形成強大的國際合力,共同推進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的持續發展。
2""“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變革中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變革中,以其獨特的理念和實踐方式展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加強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全球衛生健康治理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不僅包括物質層面的建設,更涉及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進而促進醫療資源的便捷流通與共享。此外,該倡議所強調的政策溝通也加深了各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為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創建良好的環境。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3];2015年10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啟動《關于推進“一帶一路”衛生交流合作三年實施方案(2015—2017)》[4]。近十年來,中國積極分享自身在衛生健康領域的經驗與成果,通過提供醫療援助、派遣醫療隊等方式,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球衛生健康水平的提升。更為深遠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所秉承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突出全球各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共同責任和利益,為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改革提供明確的方向,它強調各國應超越地域、種族、文化等差異,以共同利益為出發點,攜手構建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一帶一路”不僅關注當前的衛生健康問題,更從全球視野出發,致力于提高沿線國家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通過培訓專業人才、建設醫療機構等方式,為沿線國家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衛生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變革中的作用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它不僅推動全球衛生健康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更在理念、實踐等多個層面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供堅實支撐。
“一帶一路”還通過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醫藥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為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改革帶來新的推動力。在全球衛生健康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它不僅是解決全球衛生健康問題的迫切需求,而且是推動全球衛生健康管理體系改革的重要因素。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入與推進,它將在全球衛生健康治理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更多的力量[5]。
3""“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衛生健康領域的生動實踐
“一帶一路”倡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實踐不僅深化多雙邊合作機制,構建廣泛的合作伙伴網絡,也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改進和完善貢獻了中國智慧與解決方案。
在多邊機制下,中國積極參與并推動衛生健康合作,與多個區域組織建立部長級對話平臺,加強高層對話與交流。這些平臺不僅為各國提供分享經驗、協調政策的重要場所,也為全球共同應對公共衛生挑戰提供堅實的支持。中國–東盟公共衛生合作論壇、中阿衛生合作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等區域多邊合作機制的建立,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衛生合作的戰略基礎[6]。
在援外醫療方面,中國援外醫療專家始終用愛心和責任踐行“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在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與戰略部署下,數代援外醫療隊員肩負使命,跨越國界,為異域患者提供醫療援助,搭建起民心相通的友誼之橋,促進各國間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彰顯中國醫療隊在國際醫療援助領域的重要貢獻和影響力。援外醫療在推動“健康絲綢之路”構建中不可或缺。中國通過派遣醫療專家組、提供醫療物資援助、開展公共衛生能力建設項目等多種方式,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切實的幫助。
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還開展一系列合作交流項目,如赴沿線國家開展“光明行”眼科短期義診活動[7];與蒙古國等國家開展跨境醫療合作[8]。
在人才培養方面,制定并實施中國-印尼公共衛生人才合作培訓項目[4]、中國-東盟健康絲綢之路人才培養項目(2020—2022),助力共建國家培養數萬名衛生管理、公共衛生及醫學科研領域的專業人才。同時,中國還與沿線國家共同構建醫院合作聯盟和衛生政策研究網絡等多元化的合作平臺,保障和促進國家間的交流和溝通[8]。
4""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沿線國家衛生健康交流與合作
目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這些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與中國加強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合作的意愿非常強烈。為滿足各國人民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迫切需求,應積極推動與這些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提高疫苗、藥物和醫療物資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改善其衛生基礎設施,提升沿線國家的公共衛生應對處置綜合能力。同時,需與沿線國家建立更為緊密的衛生合作關系,共同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推動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構建。
4.1""深化高質量衛生健康領域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面臨許多挑戰和機遇。應深入探討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衛生健康合作中,推動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通過組織專業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加強各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政策對話和交流,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沿線國家實際情況的衛生健康合作戰略。同時,還應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提升衛生健康合作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加強政策溝通、技術交流和項目合作,共同應對全球"衛生健康問題,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4.2""推動衛生健康領域人才培養
高素質的醫療衛生人才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應加強對沿線國家醫療衛生人才的培訓和交流,幫助沿線國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9]。通過設立專門的培訓項目、派遣專家團隊、分享經驗和技術等方式,幫助這些國家培養更多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從而為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4.3""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合作
面對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應團結協作,共同應對。應主動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建設,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衛生合作,共同制定并實施全球性的公共衛生策略。同時,還應注重對重大傳染病的監測和預防工作,建立聯合防控機制,加強疫情監測和信息共享,及時發現并控制疫情傳播風險;加強對疫苗研發、生產及分配等國際合作,提高全球對傳染病的應對能力。
4.4""推動中醫藥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與發展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具有獨特的理論架構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隨著全球范圍內對傳統醫學的需求不斷增加,應積極推動中醫藥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和應用;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中醫藥合作研究與開發,推廣中國的中醫藥文化和技術標準,加強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合作,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10]。
4.5""拓展綠色發展合作空間
綠色發展是今日世界的主題之一。應積極拓展與沿線國家的綠色發展合作空間,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環保合作項目,共同研究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時,還應加強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促進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和實際應用,為沿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衛生健康交流與合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拓展加深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衛生健康交流與合作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為全球衛生健康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利益沖突: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唐仁敏."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J]."中國經貿導刊,"2024(1):"9–16.
[2] 孫吉勝,寇賀英."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J]."前線,"2024(4):"4–7.
[3]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經國務院授權"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EB/OL]."[2024-05-18]."https://www.gov.cn/xinwen/"2015-03/28/content_2839723.htm.
[4]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推進“一帶一路”衛生交流合作三年實施方案(2015—2017)》的通知[EB/OL]."[2024-05-20]."http://www.nhc.gov.cn/zwgk/zxgzjh/201510/"ce634f7fed834992849e9611099bd7cc.shtml.
[5] 陳永森,"陳博影."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釋義及其構建的理由[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5(5):"135–144.
[6] 崔芳."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衛生領域務實合作"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EB/OL]."[2024-05-28]."https://www.yidaiyilu.gov.cn/p/23553.html.
[7] 國家衛健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新聞發布會[EB/OL]."[2024-05-20]."http://www.scio.gov.cn/xwfb/bwxwfb/gbwfbh/wsjkwyh/202312/t20231211_821571.html.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EB/OL]."[2024-05-15]."http://www.scio.gov.cn/zfbps/"zfbps_2279/202310/t20231010_773682.html.
[9] 石龍,"趙盤珍."“健康絲綢之路”與高校衛生管理國際化人才培養[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11):"1405–1408.
[10] 孫東東,"袁盼,"錢潔,"等."“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醫藥國際合作的健康資源共享途徑探討[J]."中醫雜志,"2019,"60(3):"190–194.
(收稿日期:2024–04–29)
(修回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