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旅舞蹈是軍事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軍隊基層文化工作中發揮著以文化人、凝聚軍心士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當前軍隊基層文化工作中軍旅舞蹈創演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軍旅舞蹈在基層文化活動中創演方面的新特點、面臨的矛盾問題,以及著眼于未來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基層文化工作|舞蹈創演|軍隊文化建設
一、軍旅舞蹈在軍隊基層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軍旅舞蹈作為中國當代舞蹈和軍事文藝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時代最剛性的音符,為國家崛起、軍隊強大注入了鐵血陽剛。趙國政先生曾對軍旅舞蹈做出以下界定:“凡是由部隊舞蹈編導創作、部隊藝術團體演出的各種風格舞蹈均屬軍旅舞蹈范疇;而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以戰爭、軍旅生活、軍人情感為表現對象的一種特殊題材的舞蹈樣式。”軍旅舞蹈以其鮮明的軍旅特色,用身體語言表現出軍人的陽剛之美,塑造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的軍人形象。
軍隊基層文化工作,是為鼓舞軍心士氣、滿足和提升廣大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以各種群體性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軍隊基層文化工作是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鑄魂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基層文化工作是官兵精神文化需求的外在表達,既有相對穩定的存在形式,又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其中組織專題文藝晚會和文藝創作作為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深受官兵喜愛。軍旅舞蹈作為基層文藝創演活動中官兵喜愛的藝術形式,在傳承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和優秀軍事傳統文化,建設具有我軍特色、彰顯時代精神、支撐打贏制勝的強軍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新時代以來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以基層文藝力量為主體的軍事文化隊伍開始建設發展,軍隊基層的文藝骨干逐漸成為軍旅舞蹈創作主體。2016年《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發布標志著軍隊文藝工作體制機制發生了變化,新時代軍隊舞蹈也迎來了新發展和新挑戰。根據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部署安排,中央軍委決定,優化軍隊文藝力量機構設置,完善結構功能,重建解放軍文工團,保留新疆軍區文工團和西藏軍區文工團,不再保留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文工團,重點加強部隊文藝服務指導力量,構建形成以基層文藝力量為主體的軍事文化隊伍。軍隊基層文化工作中的軍旅舞蹈創作也呈現出新特點。
二、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特點
軍隊基層文藝晚會的組織和創演往往是伴隨著重要的節慶日以及專題教育活動進行的,文藝晚會的有序開展以及文藝作品的創排需要發揮基層文藝骨干以及基層官兵的集體智慧。軍隊基層文藝晚會中的舞蹈節目創演既要符合文藝晚會主題,又是新時代強軍文化力量的體現。
(一)舞蹈表現形式豐富多樣
一般來說,基層單位首先會確立文藝晚會的主題,根據主題進行文藝作品的征集和篩選,舞蹈作品從表現形式上分為獨舞、雙人舞以及群舞等。獨舞、雙人舞形式一般適用于有突出文藝特長的文藝骨干,在編排和表演效果上主要取決于表演者自身的能力和經驗。群舞形式使官兵更有參與感,更能發揮文藝活動的群眾性和參與性特點。文藝晚會中的群舞形式一般表現為男子群舞、女子群舞、男女大群舞、歌伴舞以及合唱舞蹈等,群舞形式相較于獨舞形式排練難度較大,其更能鍛煉和培育官兵的集體榮譽感和協作精神,具有“大而美”的舞臺表演效果。除此之外,歌伴舞和合唱節目中的舞蹈形式也是基層文藝晚會舞蹈節目的重要組成內容。歌伴舞在基層文藝晚會節目創演難度適中,多以動作整齊劃一、律動強、力度速度突出等為主要特點,官兵參與度較高。合唱節目的舞蹈動作編排常常與歌詞內容相配合,舞蹈動作一般簡潔有力,通過簡要、關鍵的典型身體動作與舞姿增加節目整體的氣勢,為合唱助力。群舞形式成為基層部隊舞蹈創演活動最常用的形式,展現軍人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戰之必勝的氣勢。
(二)舞蹈創作宣傳強軍思想,展現強軍文化
基層文藝創演活動遵循兵寫兵、兵唱兵、兵演兵的原則,反映人民子弟兵的軍營生活和精神狀態,用官兵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宣傳強軍思想、展現強軍風貌。
基層舞蹈創演節目作為文藝晚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主題展現軍兵種特色,貼近官兵實際生活,發揮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
例如《科技練兵》是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創排的“忠誠·奮斗”主題晚會上的一個原創舞蹈。編導團隊通過視覺設計打造出一個沉浸式立體舞臺空間,采用非線性編排方式,通過舞蹈演員與戰場環境的互動,表達在遂行聯合作戰演習任務背景下的科技練兵主題。男子群舞《瞄準強敵練》展現了戰士為提高射擊技術付出艱辛努力的過程,采用首尾呼應的設計巧思,突出訓練前后的對比。舞蹈開場一位正在進行射擊訓練的戰士的瞄準靶心但沒有射擊成功,舞蹈結尾相同的場景再次呈現,這次經過艱苦訓練的戰士終于瞄準目標順利擊中。舞蹈主體部分運用索降技術以及單杠等舞臺裝置營造真實的訓練場景,使人身臨其境。這些軍旅舞蹈以備戰訓練的鮮明主題,訓練有素的軍事化舞蹈動作,將人民軍隊的勝戰氣勢淋漓盡致展現出來。
在主題類或專題類晚會中,展現軍人事跡和發揚軍隊革命傳統的舞蹈節目成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類舞蹈作品是主題晚會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產物,是展現強軍文化,激發戰斗力的重要載體。這類舞蹈節目常常兼具敘事性與抒情性的特點,通過展現情節、塑造人物、抒發情感的鑒賞路徑,能夠最大限度地激起官兵的情感共鳴。例如《生命橋》這一武警抗洪搶險題材的群舞作品,將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搬上舞臺,塑造了擁有堅定信念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武警戰士,引起官兵共鳴。
軍隊基層舞蹈節目創演的主體一般來自于部隊基層官兵,緊湊而艱苦的日常訓練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因此舞蹈動作難度大、技巧性突出的舞蹈節目對他們來說并不適用,反而作品主題性突出、官兵參與度高的軍旅舞蹈作品更能展現出他們的創意與智慧。軍隊基層舞蹈作品突出對軍事戰斗動作的美化、對軍事武器的多樣運用以及對身體空間的多維度拓展,側重強調舞蹈多樣化的舞臺呈現,用豐富的舞蹈編舞技法彰顯出新時代的軍人風貌。
(三)舞蹈風格融合流行舞元素,滿足官兵審美需求
伴隨著基層部隊戰士“年輕化”趨勢逐漸明顯,很多流行舞元素與現代舞元素成為新時代部隊基層戰士喜愛的文藝形式。基層舞蹈創演作品常常體現出新時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例如《祖國,我為你祝福》主題晚會中的歌舞作品《深海有座不夜城》,以輕松愉悅的基調展現出海軍戰士堅守崗位的奉獻精神和積極樂觀的心態,靈動輕巧的爵士舞步配合舒展跳脫的上肢造型,隨處體現著奮進昂揚的精神狀態,在舞蹈動律中展現出新時代的軍人風采。
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作為新時代軍旅舞蹈發展的重要內容,以服務基層、服務部隊、服務官兵為創作導向,在催生戰斗激情和英勇斗志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的問題與發展策略
2022年暑期,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組織新入職文職人員赴部隊當兵鍛煉并為基層部隊創演了一臺文藝晚會,筆者作為一員也參與其中,此次實踐過程中,筆者首先對基層官兵進行了舞蹈偏好的問卷調查,其次對參與舞蹈節目創排的舞蹈演員進行了個例訪談,對部隊基層舞蹈活動創演有了進一步了解。
(一)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面臨的問題
1.舞蹈演出形式創新力不足
以此次當兵鍛煉實踐活動為例,調研數據顯示基層舞蹈創演活動是基層官兵較喜歡的文藝形式,官兵對于舞蹈創演節目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點。同時在實際的創排過程中也了解到基層舞蹈創演活動創排所面臨的共性問題,例如基層文藝晚會的舞蹈節目常常是“舊”節目,軍旅舞蹈節目的表現形式也較單一,這導致基層舞蹈創排節目形式和風格的匱乏。對于基層文藝骨干隊伍來說,具有成熟創編能力的人比較稀缺,只能采取網上搜索合適舞蹈劇目并進行模仿改編,或者尋找合適的舞蹈音樂將舞蹈動作嫁接到音樂之上的方式進行創排,這樣的創演方式往往使得舞蹈節目的表演效果不夠好。然而適合軍隊基層文化建設的舞蹈節目風格和形式實則是豐富的,創排空間也大有可為。
2.文藝骨干隊伍建設青黃不接
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建設是推進基層文化工作良好開展的重要方式,而深入基層會發現隨著戰士們“更新迭代”,基層骨干隊伍常常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以基層女兵為例,當面臨一些文藝演出活動任務時,有文藝特長的女兵常常是組織和創排節目的主力,但是當她們一旦離開軍營,之前的一些優秀的作品也會隨之埋沒,需要有新的文藝特長的女兵加入進來,重頭開始,以往的創演經驗不能夠很好的傳承下去。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建設需要整合人才隊伍資源,將優秀的文藝形式和節目創排經驗傳承下去,促進基層文化建設工作更好發展。
3.舞蹈創演活動不夠豐富,組織方式不夠有效
在實際的基層文化工作組織中,如何在保證日常訓練強度和正確發揮文藝形式的藝術效果之間找到平衡是基層文化工作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舞蹈創演活動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基層官兵訓練和休息的關系,常常會出現耗時費力、效果不佳的情況。基層文化工作既要堅持戰斗力這一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同時也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原則,促進官兵全面發展。舞蹈創演的匱乏也和平時基層文化工作組織方式方法不夠豐富有很大關系,將軍旅舞蹈創作和排練作為思想教育活動的一種方式,有助于豐富思想教育方式,同時逐漸提高舞蹈創演水平。
(二)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發展的建議與策略
1.結合單位特色文化創作軍旅舞蹈
習主席指出:“要結合各部隊傳統和任務特點,加強軍事文化建設,打造強軍文化,培養部隊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基層單位在組織基層文藝創演活動時,尤其要重視部隊文化建設,更要善于關注地域特色和單位文化。此次當兵鍛煉的目的地紫外線強,氣候較干燥,還常有黃土和沙塵,當地基層女兵曾創演過的一個舞蹈作品《黃沙粉底》就是結合地域特色的一個成功案例。作品通過群舞的形式表現新時代女兵“不愛紅妝愛武裝”的精神氣質和風貌,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此外其特色的那達慕、烏蘭牧騎等民間舞蹈藝術也為專題晚會的創排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結合地域特色創作軍旅舞蹈是豐富基層文藝晚會創演的有效方式,更有助于探索符合單位實際和部隊實踐的特色文化。此外軍事題材實景舞蹈編創也是基層舞蹈創演活動可以探索嘗試的新路徑,結合不同軍兵種的部隊特色和各自的戰斗設備與場地進行因地制宜的舞蹈節目創演,對促進強軍文化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建設軍旅舞蹈作品資源庫
在實際的創演實踐中,基層文藝晚會的舞蹈節目常常需要官兵參與其中,動作難度太大、舞蹈技巧難度高的軍旅舞蹈節目反而不太符合實際的基層創演需求,而從網絡上搜索再進行修改排練的舞蹈節目有可能達不到效果,因此建設貼近部隊基層創排需求的軍旅舞蹈作品資源庫或許可以幫助緩解基層舞蹈創演的壓力,帶動基層舞蹈文藝演出的發展。例如按照舞蹈的表現形式進行基層部隊舞蹈節目創作,建設獨舞、雙人舞、群舞板塊作品資源庫,或者按照主題內容進行舞蹈作品創作,設置革命歷史題材、當代軍人事跡以及軍事斗爭訓練等板塊的作品資源庫。舞蹈作品資源庫在共享共建的過程中,促進基層軍隊舞蹈創演節目的繁榮發展。
基層文藝晚會的組織和創排常常是圍繞教育學習和節慶日主題進行的,因此培養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圍繞主題進行編創和排練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包含著對于創意思維的培養與關注。對舞蹈節目編排能力的培養也是開發官兵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配合建設基層軍旅舞蹈節目資源庫,能更好地促進基層軍旅舞蹈節目創演模式創新發展。
3.完善基層文藝骨干傳幫帶機制
面對基層文藝骨干青黃不接的問題,一方面要牢牢樹立提升戰斗力這一根本標準,圍繞練兵備戰這一具體指向培養建設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另一方面又要關注基層文藝骨干建設經驗的有效傳承和積累的過程。
在實際的基層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基層文藝骨干老帶新、傳幫帶機制需進一步完善,以往取得良好表演效果的舞蹈節目應該作為保留節目或者訓練節目進行鞏固和完善,有經驗的文藝骨干應該發揮表率和帶頭作用,和有特長但經驗不足的戰士合作排練,在實踐中互相促進、相互學習,推動基層文藝骨干隊伍向好發展。訓練之余,舞蹈興趣小組可作為文化建設活動的特色形式,集思廣益,將功夫用在平時,通過設定主題舞蹈編創方案競選、經典軍旅舞蹈節目展演等方式,以練促建,完善基層文藝隊伍建設。此外基層文化建設經驗也需要通過多媒體等形式記錄下來,舞蹈創演的優秀經驗也不例外,形成“基層舞蹈創演工作集”以便不斷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這樣一來,優秀的基層文藝工作經驗則能夠通過動態的、交互的實踐活動傳遞,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和文字記錄形式積累,將傳幫帶機制的優勢進一步放大。
四、結語
軍隊基層舞蹈創演活動作為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鑄魂育人、以文化人的有效載體。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以基層文藝力量為主體的軍事文化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強軍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推動基層舞蹈創演活動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基層軍旅舞蹈創演發展應始終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以服務基層、服務部隊、服務官兵為創作導向,為加強強軍文化建設、提升部隊戰斗力貢獻更多力量。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郭益.軍事文藝晚會創作研究[J].軍事文化研究,2023,2(03):154-160.
[2]佟棉.文化強國視域下部隊基層文化建設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3]李龍.以新時代強軍文化培塑戰斗力研究[J].中國軍轉民,2024(11):64-65.
[4]楊婧.音樂與舞蹈藝術活動對軍事院校人才培養的影響[D].河北大學,2016.
[5]張洋.連隊文藝晚會組織程序和方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1):157-158.
(作者簡介:張宇婷,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助教,教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軍旅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