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科學促進高油酸花生生產,篩選出優質多抗高油酸花生品種,有效提高其產量品質和種植效益。本研究對豫花22、阜花35和豫花37等10個高油酸花生品種進行展示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品種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的生育期適宜、生育進程穩健、田間長勢長相好、抗旱耐病性強且產量高,可作為高油酸花生品種在研究區及相似區域推廣種植。
關鍵詞" 高油酸花生;品種篩選;展示試驗;花生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17-0038-04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0
Display test of peanut varieties with high oleic acid
XU Sheng1" " YANG Zefeng2
(1Anhu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Hefei 230000, China;
2Fun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Funan 236300, China)
Abstract" To scientificall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high oleic acid peanuts, select high-quality multi resistant high oleic acid peanut varieti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quality, and planting efficiency. A comparative display experiment on 10 high oleic acid peanut varietie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Yuhua 22, Fuhua 35, and Yuhua 37,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arieties Yuhua 37, Huayu 958, and Jihua 11 had suitable growth periods, stable growth processes, good field appearance, strong drought and 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s. They can be promoted and planted as high oleic acid peanut varieties in the research area and similar regions.
Keywords" high oleic acid peanut; variety screen; display test; peanut yield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生產對于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花生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亞油酸,油酸含量越高,穩定性越好,對人體健康越有益[1]。高油酸花生因其產品貨架期長、保健效果好,種植面積逐漸擴大[2]。隨著消費市場對高油酸花生的需求逐漸增大,各地區積極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有關高油酸花生的研究逐漸增多[3-4]。廖俊華等[5]研究指出,目前具有高產穩產、含油酸量高且抗病蟲害等突出優點的專用型高油酸花生品種有待開發;劉蘭明等[6]分析了高油酸花生特性,從選種、整地和田間管理等方面對其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討,為實現該作物的高產優質生產提出了建議。
安徽阜陽阜南縣地處黃淮平原南端、淮河中游北岸,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典型的過渡帶氣候特征,季風明顯,四季分明[7]。該地區氣候條件適宜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及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本試驗在該地區對豫花22、阜花35和豫花37等10個高油酸花生品種進行展示示范,為篩選出優質多抗的作物品種,提升其品質與產量,提高種植效益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為豫花22、阜花35、豫花37、豫花65、花育958、花育655、濰花25、冀花11、冀花19和鮮食彩花。
1.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安徽阜陽阜南縣柳溝鎮袁郢村某承包田,地塊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均勻。
1.3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小區面積133.4 m2。品種種植順序從東到西分別為豫花22、阜花35、豫花37、豫花65、花育958、花育655、濰花25、冀花11、冀花19和鮮食彩花。種植密度13.5萬穴/hm2。試驗區周圍設置4行保護區。
1.4 質量控制管理
試驗全程采用純度控制管理。試驗地選擇上年未種植過高油酸花生的田塊,選用純度98%以上、發芽率80%以上且成熟度好的高油酸花生品種,單獨包衣,單獨存放,通過與玉米合理輪作,改善土壤環境,減輕連作障礙;同時通過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防治花生土傳病害及部分葉部病害。選用抗根莖腐病、青枯病和白絹病等病害能力較強的品種,減少化學藥劑的施用。播種前采用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方式,綜合防治病蟲害;生長期選擇高效、低毒且低殘留的環境友好型農藥,在適宜時期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配備完善的灌溉排澇設施,及時排灌,有效減輕高溫干旱條件下的真菌侵染和避免產生黃曲霉毒素等;適期播種,適期收獲,以提高該作物產量和質量。通過配方施肥、及時除草、精準噴灌和綠色防控等措施,有效降低花生霉變、爛果等質量風險,收獲后及時晾曬,避免出現產量損失和霉變等情況。
1.5 試驗管理
各品種于6月6日播種,底施45%中化復合肥(N∶P2O5∶K2O為23∶10∶12)750 kg/hm2,秸稈粉碎,旋耕機淺施整地,利用專用播種機種肥同播,起壟播種,壟寬75 cm、高15 cm,每壟播2行。播種2 d后使用自走式噴霧器噴施96%精異丙甲草胺1 500 g/hm2,對水4 500 kg/hm2封閉除草1次;分別在6月11—13日、7月19—20日和8月9—10日用微噴帶澆水300 m3/hm2;在種子包衣、作物初花期、結莢期和飽果期葉面噴施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殺蟲劑22.5~67.5 g/hm2、40%苯醚甲環唑殺菌劑150 g/hm2、98%磷酸二氫鉀微肥1 500 g/hm2和0.25% 24-表蕓薹素內酯·S-誘抗素可溶性液劑各1次。各處理除品種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均與當地生產保持一致。
1.6 氣候條件
該地區在當年試驗期間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對作物生長發育影響較大,6月上中旬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少32.1 mm;6、8月平均氣溫較常年高3.7和2.8 ℃,7、9月平均降水量較常年減少81.3和65.3 mm。
1.7 測定項目與方法
記錄各品種生育期,計算全生育期;田間調查各處理單位面積株數,成熟期各處理小區隨機取樣收獲整株進行室內考種,測定主莖高、分枝數和百粒重等農藝性狀,各小區單獨收獲,測定小區產量,折算獲得單位面積產量。作物生長過程中,記錄各處理抗旱、抗澇和抗倒伏性,以及白絹病等病害發生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各花生品種生育期如表1所示,品種冀花11、鮮食彩花和豫花37生育進程較快,8月20—22日進入下針期,9月3—5日進入結莢期;品種花育655、濰花25和阜花35生育進程較慢,8月26—28日進入下針期,9月10—13日進入結莢期;其他品種生育進程中等,8月23—26日進入下針期,9月8—10日進入結莢期。各品種均于10月17日收獲,從播種到收獲的生長期均為133 d。
2.2 農藝及經濟性狀
各品種花生室內考種數據如表2所示,10個品種平均主莖高41.8 cm,平均單株分枝6.3個,平均單位面積株數286 635株/hm2,平均單株莢果數18.3個,平均百果重142.7 g,平均小區產量49.4 kg。主莖高方面,花育655、濰花25和豫花37均在45.0 cm以上,豫花22、冀花11、阜花35和豫花65均在40.0 cm以下;單株分枝數方面,花育655、豫花22、冀花19和鮮食彩花分枝較多,均在7個及以上,花育958和豫花65分枝中等偏少,在5個左右,以冀花11分枝最少,僅3.7個;單株莢果數方面,豫花22、豫花37、花育958、花育655和鮮食花生在20個左右,豫花65、阜花35不足15個;花育655百果重160.3 g,在所有品種中最重。
各小區實收測產,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單位面積產量較高,分別為4 140.0、4 087.5和3 907.5 kg/hm2;冀花19、阜花35、維花25和豫花65產量中等,分別為3 802.5、3 699.0、3 817.5和3 682.5 kg/hm2;豫花22、花育655和鮮食彩花產量偏低,分別為3 217.5、3 585.0和3 120.0 kg/hm2。
綜合來看,品種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田間長勢好,生育進程穩健,整體經濟性狀好;品種冀花19、阜花35、濰花25和豫花65田間長勢較好,生育進程較穩健,整體經濟性狀較好。
2.3 抗性
各花生品種抗性如表3所示。通過田間觀察發現,品種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抗旱耐澇能力強,抗倒伏能力強,其白絹病、葉斑病發生較輕,抗病性較好;冀花19、阜花35、濰花25和豫花65在抗旱耐澇、抗白絹病以及葉斑病和抗倒伏能力上均表現中等;豫花22、花育655和鮮食彩花的白絹病、葉斑病發生較重,抗旱耐澇與抗倒伏能力較弱。
3 結論與討論
花生是一種喜溫、較耐旱、怕澇的一年生豆科作物,溫度、降水和光照等氣象因素對其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有較大影響[8]。王蘭蕓等[9]研究指出,花生播種出苗期要求有適宜的溫度、降水和充足的日照時數;開花下針期要求有充足的降水;適宜的降水和溫度有利于莢果成熟。種植模式對該作物生殖發育和產量也有一定影響,張俊等[10]研究表明,夏播花生采用起壟覆膜或出苗后噴施液態膜等方式,可實現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發展,加速莢果充實,進而保證產量和品質。本試驗開展期間,氣象條件對花生生長產生一定影響,6月上旬降水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作物播種質量,導致出苗不整齊;7—9月平均氣溫較高,降水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作物開花下針,導致結莢偏少,飽果時間縮短,果重有所降低。該試驗地所在區域為一年兩熟種植區,前茬作物秸稈還田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花生出苗質量,機械效率、秸稈粉碎程度和拋灑均勻程度等均會影響后茬作物生長發育情況。另外,吳俊松等[11]研究指出,秸稈直接還田可能夾帶多種病原菌及蟲卵、幼蟲等,存在病蟲害加重和農作物減產的風險,可能導致部分品種的主莖高、百果重與抗性表現與審定公告存在一定出入。
本試驗對豫花22、阜花35和豫花37等10個高油酸花生品種進行展示示范,篩選出的品種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的生育期適宜,主莖高度、單株分枝數及單株莢果數等農藝及經濟性狀相對協調,單位面積產量較高,分別為4 140.0、4 087.5和3 907.5 kg/hm2,且抗旱、耐澇和抗倒伏能力較強。其他品種農藝及經濟性狀協調性有待提高,產量相對較低。綜合生育期、農藝和經濟性狀以及品種抗性來看,豫花37、花育958和冀花11可作為優質高油酸花生品種在研究區推廣種植。下一步可以對氣象條件、種植模式及秸稈還田質量對上述花生品種生長的影響做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 胡延嶺,楊海棠,李盼,等. 不同氣象條件對高油酸花生產量的影響[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24,46(1):129-134.
[2] 肖靜. 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在高油酸花生上的實施效果[J]. 中國農技推廣,2023,39(7):68-70.
[3] 林輝. 高油酸花生品種引種試驗[J]. 現代農業科技,2021(6):40-41,47.
[4] 郭先紅,張華. 駐馬店市花生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用藥示范效果評價[J]. 中國農技推廣,2023,39(5):83-85.
[5] 廖俊華,何澤民,游宇,等. 我國高油酸花生的研究進展[J]. 糧食與油脂,2023,36(4):5-8.
[6] 劉蘭明,陸發廷,劉鳳志. 高油酸花生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 種子科技,2021,39(19):31-32.
[7] 葉穎,徐龍,劉志濤,等. 阜南縣優質高產小麥的多品種比較[J]. 中國農技推廣,2023,39(3):29-31,37.
[8] 趙新禮,焦仁慶. 氣象條件對開封花生生產的影響分析[J]. 現代農業科技,2009(14):259,261.
[9] 王蘭蕓,楊智媛,丁立,等. 白城市氣象條件對花生生產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2019(16):50,53.
[10] 張俊,陶群,崔亞男,等. 種植模式對夏播高油酸花生生殖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23,45(4):810-816.
[11] 吳俊松,劉建,劉曉菲,等. 稻麥秸稈集中溝埋還田對麥田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16,36(7):2066-2075.
(責任編輯: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