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闡述了新型肥料的含義、主要產品類型和作用,以及其研發應用現狀,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廣應用需關注的環節。提出注重科技創新、強化肥效驗證、篩選實用產品、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宣傳培訓和提升農戶認知度等策略,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廣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型肥料;主要功效;推廣應用;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 S963.9"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17-0074-05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8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he new fertilizer market
LU Baoguo1" " HU Qinyuan2" " CHEN Junyang2
(1Huos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Huoshan 341525, China;
2Anhui Provincial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new fertilizers, the main types of market products and its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fertilizers were elaborated. Key areas o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fertilizers were analyzed, and strategies such as focus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fertilizer efficacy verification, screening practical products, regulating market behavior, enhancing publicity and training, and improving farmers’ awareness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ccelerating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fertilizers.
Keywords" new fertilizers; main function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constraints
肥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為農產品直接或間接提供營養。肥料的種類、施肥方式以及施用量,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農產品品質,也相應影響種植者的收入。部分常規肥料存在利用率低,使用不當容易帶來面源污染、耕地土壤酸化和農產品品質下降等負面效應,在滿足當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產品提質增效需求上有待進一步創新開發新的肥料產品。新型肥料是現代農業對常規肥料的更新換代,也是適應施肥技術改革升級的需要[1-2]。關于新型肥料的研究方面,朱震[2]從中/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緩/控釋肥料、有機肥料和葉面肥料等方面介紹了新型肥料的種類和應用方向,并對產品的研發注意事項進行了展望。趙秉強等[3]研究認為緩/控釋肥料、生物肥料、有機復合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將成為未來新型肥料研究與開發的熱點,并分別闡述了這4類肥料的產品構成、特點、研發進展和應用現狀,提出新型肥料發展存在的技術問題和發展趨勢。何威明等[4]研究認為,在新環境下影響新型肥料產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廣應用工作,并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推廣策略。劉秀梅等[5]研究了緩控釋肥料、商品有機肥、生物肥料和多功能肥料的研發生產技術,以及多功能肥料的產業化現狀,提出加大新型肥料研究投入,改善研發條件,壯大研發隊伍,成立新型肥料研發中心,以及建設一批新型肥料高新技術示范企業等建議。敬江博等[6]開展了不同類型新型緩釋肥料在玉米上的應用效果研究;田茂蘭等[7]研究了3種新型肥料在雜交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王海霞等[8]研究了3種不同類型的水溶肥料在小青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等等。從現有的新型肥料研究內容和方向來看,側重于產業發展和產品的作用,聚焦幾類具體產品,從市場角度系統研究推廣應用情況以及使用者對新型肥料的實際需求和各類產品的主要功能的相關研究不多。本文基于廣泛調研和生產實踐,闡述了新型肥料的含義、市場產品類型和作用,以及新型肥料的研發應用現狀,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廣應用的影響因素,從農業生產實際應用需求出發,提出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和破解對策,以進一步推動新型肥料在農業生產上的廣泛應用,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1 新型肥料的內涵
1.1 肥料的含義
《肥料可持續使用和管理國際行為規范》將肥料定義為“一種化學或天然物質或材料,用于提供植物生長所需養分,通常施于土壤,也可施于葉面,或施于稻作系統、灌溉施肥、水培或水產養殖作業用水。”;國家標準《肥料標識內容和要求》(GB18382—2021)定義為“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營養和土壤物理、化學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農產品產量,或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強植物抗逆能力的有機、無機、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馮元琦[1]提出,肥料的核心作用是“提供養分”,根本目的是促進作物生長。因此,肥料是保障作物正常生長和土壤健康的營養物質,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
1.2 肥料的組成
楊思治[9]總結分析了土壤礦質營養和植株礦質元素需求,目前已確定作物必須的營養元素有16種: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銅、鋅、鐵、錳、硼、鉬和硅。也有研究表明,硒元素對作物產量和品質有益[10],這些營養物質,是構成農業生產需要的各種肥料的物質基礎。這17種營養成分構成了目前農業生產使用的所有肥料,稱之為常規肥料。
1.3 新型肥料的含義
夏循峰等[11]研究認為,新型肥料是指選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或新工藝制備的具有新功能的肥料,并將新型肥料分為緩/控釋肥料、商品有機肥料、生物肥料和多功能肥料4大類。王紅蕾[12]研究認為,新型肥料應該是有別于常規的肥料,包括復合型微生物接種劑、復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劑、秸稈及垃圾腐熟劑、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劑、緩/控釋肥料、生物有機肥料、有機復合肥和植物穩態營養肥料等產品。古麗皮葉.艾乃吐拉[13]研究認為,新型肥料的“新”應從肥料功能拓展或功效提高,形態更新,新型材料的應用和運用方式發生轉變4個方面進行定義,并舉例列出了這4個方面的肥料產品。
保護和提高土壤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及有效供給,均離不開肥料產品和科學的使用方法。從肥料層面減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需要對常規肥料產品在現有功能基礎上賦予特定功能,使之充分發揮其對農業生產的保障作用。因此,新型肥料是指與常規肥料相比較,具有特定功能的肥料新產品,是在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基礎上,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肥料的形態、功能、劑型、使用方法、原材料乃至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創新而制成的有別于常規肥料的新產品。
2 新型肥料的主要產品類型和作用
2.1 主要產品類型
通過對全國已登記肥料產品分析和農業生產用肥現狀調研[11],目前肥料市場流通的新型肥料概括起來主要有下列產品:各種水溶性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緩/控釋肥料、抗旱保水劑及抗旱肥料、土壤改良劑、含有增效劑的肥料以及能明顯消除土壤連作障礙因素的有機和無機及其混合物肥料,可以溶磷解鉀、增強光合作用、豆科作物固氮和快速腐熟的有機物料,克服重茬、抑制病蟲草害、鈍化土壤重金屬及降解有機廢棄物(如農藥和農膜)殘留的微生物類肥料,也包括能刺激作物生長、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和促進農產品提早上市的其他功能性產品,如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和殼聚糖類肥料等。
2.2 功能和效果
新型肥料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物學性質,消除影響土壤健康的障礙因素,增強或調節植物生長狀況、改善或增強肥料的其他功能,從而保障作物高產穩產和提升農產品品質[13]。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既可大幅提高化肥利用率[14],又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減少病害發生,同時促進了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酸性土壤改良劑可有效抑制土壤酸化進程,抗旱肥料可在苗期保障作物正常生長[15];花生驅蟲專用肥料可有效防治蠐螬;含有促根劑的產品可促進作物根系發達。胡園園等[16]研究表明含硼的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可有效解決水稻穎殼不閉合現象;含鋅的復合肥料可有效解決作物僵苗現象,含黃腐酸類產品可有效降解除草劑毒害;倪才英等[17]研究表明,含氨基酸的肥料可有效鈍化土壤中的重金屬;以生物質炭或草木灰為原料制成的功能性肥料除了可以有效改良酸化、次生鹽漬化土壤外[18],還具有鈍化重金屬、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等。
2.3 使用方法
新型肥料在使用方面要求減少用量和節省用工成本,從而實現節本增效。王紅蕾[12]對新型肥料及其發展進行詳細介紹,認為新型肥料可通過減少用量和人工成本,實現節本增效。具體而言,水溶性肥料可利用無人機進行葉面噴施,或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噴施和滴灌;緩釋肥料可以一次施用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不需要單獨追肥,從而減少追肥所需的人工成本;緩釋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和復合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的相關標準均要求顆粒均勻,并規定了顆粒強度,有利于種肥同播,從而大幅度節省了人工成本;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制成的功能性肥料可以實現無機肥料的增產效果和有機肥料的養地效果,從而減少了大量施用有機肥或農家肥所需的人工成本。
3 新型肥料研發和應用現狀
目前,有關新型肥料研發和應用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類或幾類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張橋等[19]研究了緩/控釋肥料的生產應用現狀,指出控釋肥料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在農業生產應用上有待進一步加強,基于緩控釋肥生產應用中在價位、效果和重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控制成本、加強市場監督和質量控制,以及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等發展對策。仝倩倩等[20]研究了微生物肥料的發展現狀及其在蔬菜生產中的應用現狀和效果,分析了微生物肥料的研發歷程,解析了微生物肥料研發和生產主要涉及的功能微生物有芽孢桿菌、酵母菌、乳酸菌、霉菌、放線菌、固氮菌和光合細菌等。李娟等[21]研究了農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新型肥料發展,指出目前新型肥料市場供需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市場價格波動上升、生產企業競爭激烈及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等現狀,針對存在的新型肥料種類多、質量參差不齊及關鍵技術薄弱等問題,提出提高產業技術水平、提升產業工藝體系、建立高素質從業隊伍、完善監管體系、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等對策。總體上,立足產業發展,從市場和應用層面系統研究如何推動整個新型肥料產業發展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近年來,經過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新型肥料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效果和優越性已得到大部分農戶的認可。如緩釋肥料已在小麥[22]、水稻[7]和油菜[14]等生育期相對較長的作物上大面積應用;含硼復混肥料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對大幅度提升玉米單產起到了關鍵作用[6];各類水溶肥料在果蔬類經濟作物上已普遍應用,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產提質增效、農民增收,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23]。
4 新型肥料推廣應用待進一步關注的環節
4.1 產品實際效果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部分標稱的新型肥料,存在對產品應用效果表述不確切,實際應用效果與產品介紹不一致的現象。敬江博等[6]研究了5種新型肥料的應用效果,發現5個試驗肥料品種中,米高控釋肥和云天化控失網復合肥增產較為明顯,其他與常規產品無明顯差異。部分產品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特定功能,甚至有的產品還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客觀上挫傷了農戶的使用積極性。
4.2 從業者接受程度
總體上,種植大戶、基層肥料零售商,甚至農技人員對新型肥料的性質、特定功能接受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鑒別能力和手段有限,暫未較好地起到示范引領和指導作用。柳澤昊[24]研究認為,要充分提高代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對產品認知度,才能有效推廣新型肥料,降低農戶對新型肥料的認知偏差。肥料區域代理商對新型肥料產品的養分含量、作用機理、使用說明和合理價格等的認知度需進一步提升。
4.3 行業監管能力
陳娟等[25]對北京市新型肥料市場進行調查與分析,認為市場上新型肥料種類繁多,缺乏相關產品質量管理,市場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基層農資執法人員只掌握相關肥料標準的技術要求,對產品作用機理的認知有待提高,難以及時鑒別新型肥料的效果,讓農戶對新型肥料缺乏安全感。
4.4 肥效篩選試驗
對新型產品的效果篩選,多采取單一產品試驗示范,而將多種同類產品進行比較的驗證試驗較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篩選真正好產品并推薦給農戶的權威性。
4.5 宣傳和技術培訓
柳澤昊[24]通過對包頭市蔬菜種植戶新型肥料使用行為調查發現,種植戶對新型肥料的相關專業知識掌握較少,使用新型肥料的種植戶數量有待進一步增加。針對新型肥料特定功能的廣泛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對農戶在使用技術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培訓有待進一步開展,農戶對新型肥料的特點、作用和使用的必要性了解還不夠全面。
5 新型肥料推廣應用的策略
近年來,為保障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廣施肥新技術、肥料新產品和施用新機具的“三新”技術,為新型肥料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機遇和助推力。為此,需重點做好6個方面的工作。
5.1 注重科技創新
加大對新型功能性肥料的研究和生產投入,潛心研發優質高效、性價比合理的產品,這是加快新型肥料推廣應用的基礎。李娟等[21]詳細總結了緩/控釋肥料、水溶性肥料、土壤調理劑、增效肥料、微生物肥料5大類新型肥料及其創制技術,施用新型肥料并利用與之配套的施肥新技術,以更快實現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5.2 強化肥效驗證
針對產品的特點和其適用的土壤、作物,在擬推廣地區科學布設試驗示范點,通過玉米和雜交水稻的新型肥料效果試驗驗證并展示產品的效果[6-7],適時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將實際效果展示給肥料經營者和農戶,以提高其對新型肥料的認知度。這是科學推廣新型肥料的前提。
5.3 篩選實用產品
定期征集功能相近的產品,集中進行效果比對,了解掌握參比產品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向農戶推薦實用性強、效果表現明顯且穩定性好的產品。王海霞等[8]研究幾種新型肥料在青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發現興農特優根新型肥料在青菜生產上表現最佳,提高了青菜產量,改善了青菜品質,同時提升了土壤質量,適合作進一步推廣應用。這是加快新型肥料推廣應用的保障。
5.4 規范市場行為
基層農資監管部門在加強學習的基礎上,同農技推廣部門密切合作規范市場,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打擊假冒偽劣、夸大效果和誤導農戶等行為[24]。這是讓農戶放心施用新型肥料和保護農戶利益的需要。
5.5 加強宣傳培訓
通過舉辦集中培訓、發放宣傳頁、在線講座和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培訓,提高使用者對新型肥料產品的鑒別能力,確保其能買到真實有效的新型肥料[24]。這是加快新型肥料推廣應用的推動力。
5.6 提升農戶認知度
周曙東[26]研究農戶環境友好型新型肥料采納決策、成本收益及作用機制,認為新型肥料的推廣要考慮農戶認知和施用后的經濟效益。購買者重點要做到“三多一不”。一是多問。準備購買新型肥料前,向使用過的種植戶、農技人員等詳細咨詢其性能、特點、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二是多看。積極參加新型肥料試驗示范現場觀摩,了解實際效果。三是多學。積極參加科學施肥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對新型肥料的鑒別能力。四是不貪便宜。不可過分強調“價廉物美”,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這是提高種植戶放心購買并應用新型肥料積極性的保障。
綜上,本文闡述了新型肥料的含義、主要產品類型和作用,以及其研發應用現狀,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廣應用需關注的環節。提出注重科技創新、強化肥效驗證、篩選實用產品、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宣傳培訓和提升農戶認知度等策略,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廣與應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馮元琦. 我國需要新型肥料[J]. 化肥設計,2012,50(4):53-56.
[2] 朱震.新型肥料及其應用前景[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2):17.
[3] 趙秉強,張福鎖,廖宗文,等. 我國新型肥料發展戰略研究[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4,10(5):536-545.
[4] 何威明,李旭軍,陳小慧,等.新型肥料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北京農業,2016(6):194-195.
[5] 劉秀梅,劉光榮,馮兆濱,等.新型肥料研制技術與產業化開發[J].江西農業學報,2006(2):87-92.
[6] 敬江博,于洋,王璠.玉米新型肥料應用效果試驗[J].現代化農業,2016(12):18.
[7] 田茂蘭,曾宇麗,庾興勝,等. 新型肥料在鳳岡縣雜交水稻生產上的應用研究[J]. 耕作與栽培,2024(1):105-106,109.
[8] 王海霞,魯群,劉亞柏,等.幾種新型肥料在青菜生產上的應用效果[J].農業裝備技術,2023,49(1):34-36.
[9] 楊思治.土壤肥料基本知識第六講 作物營養和合理施肥(一)[J].河北農業科技,1984(1):36-37.
[10] 石呂,薛亞光,石曉旭,等.噴施硒肥對富硒土壤水稻產量、品質及硒分配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10):174-183.
[11] 夏循峰,胡宏. 我國肥料的使用現狀及新型肥料的發展[J]. 化工技術與開發,2011,40(11):45-48,4.
[12] 王紅蕾.新型肥料及其發展[J].吉林農業,2007(10):24-25.
[13] 古麗皮葉.艾乃吐拉. 我國肥料的使用現狀及新型肥料的發展[J]. 農業與技術,2016,36(10):14.
[14] 余垚穎,張蕾,劉金丹,等.速效緩釋型有機無機復混肥對油菜產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23,32(5):735-743.
[15] 江云.抗旱復合肥的性能及保水保肥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08.
[16] 胡園園,馬友華,胡芹遠,等.含中微量元素的有機無機復混肥在防治水稻穎殼不閉合現象上的試驗研究[J].磷肥與復肥,2011,26(5):76-78.
[17] 倪才英,劉星星,梁以豪,等.氨基酸肥料對水稻Cd含量及農產品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3,45(4):819-829.
[18] 朱媛婷.堿/堿土金屬(AAEM)改性生物質炭及其土壤改良效果探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23.
[19] 張橋,樊小林.我國控釋肥料生產應用現狀與發展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5(1):52-53.
[20] 仝倩倩,祝英,崔得領,等.我國微生物肥料發展現狀及在蔬菜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4):259-266.
[21] 李娟,王亞靜,楊相東,等.農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新型肥料發展[J].蔬菜,2024(6):1-13.
[22] 金一鳴,羅丙芳,毛連松,等.小麥定額施用緩釋肥料田間肥效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24,65(2):292-295.
[23] 孫海龍.不同水溶性肥料產品和養分組合對葡萄產量及效益的影響[J].基層農技推廣,2024,12(2):50-53.
[24] 柳澤昊.包頭市蔬菜種植戶新型肥料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22.
[25] 陳娟,趙青春,劉彬,等.北京市新型肥料市場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技推廣,2023,39(7):62-64,76.
[26] 周曙東,王穎。農戶環境友好型新型肥料采納決策、成本收益及作用機制分析[J] .農業技術經濟,2023(9):4-22.
(責任編輯:何"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