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fect of situational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LI Ying,WEI Xiao,ZHANG Wenjie,LU Jing,ZHANG Haiyan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Guangxi 53002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Ying,E-mail:451304149@qq.com
Keywords situational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type 2 diabetes;psychological health;health status;self-management behavior;quality of life;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2DM)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方法:選取2022年1月—12月的T2DM病人11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干預3個月。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心理健康狀況、健康行為、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lt;0.05);觀察組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各維度評分及生存質量量表(DMQLS)較對照組明顯提升(Plt;0.05)。結論: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T2DM病人心理健康狀況,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心理健康;健康狀況;自我管理行為;生活質量;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5.032
2型糖尿?。═2DM)屬于代謝紊亂性疾病,病人由于長時間用藥及治療會對病人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病人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狀況可以影響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和接受程度[2]。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糖尿病的存在,增強病人參與疾病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病人血糖控制[3]。傳統的健康教育以口頭傳授知識為主,但這種教育方法缺乏實際體驗和行動指導,導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4]。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是一種通過創造身臨其境的情景,使學習者參與其中并親身體驗,以提高其健康意識、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方法[5]。該模式強調學習者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中積極參與,通過親身經歷來理解和應用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6]。對T2DM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能讓病人感受到自己飲食控制的重要性、運動鍛煉對血糖控制的積極影響及藥物管理的必要性,從而改善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有效控制血糖[7]。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對T2DM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2年1月—12月的T2DM病人11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關于T2DM的診斷標準[8];2)初發T2DM;3)無糖尿病相關合并癥;4)病人具備良好的溝通及認知能力;5)病人對本研究內容知情,愿意積極配合。排除標準:1)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2)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性疾?。?)合并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或免疫系統疾??;4)入組前6個月遭受過重大精神創傷。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30例;年齡為38~70(48.22±3.75)歲;病程為1~12(5.23±1.0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及中專20例,專科及以上20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為35~70(48.36±3.48)歲;病程為1~12(5.36±1.1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及中專18例,專科及以上2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由責任護士對其行常規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飲食管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刂泼坎偷娘嬍晨偭?,避免過度進食??刂浦緮z入,減少飽和脂肪和透明質酸的攝入。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品。分三餐均衡進食,避免過度饑餓或飽脹。2)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 min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游泳、有氧舞蹈等。增加肌肉力量訓練,至少進行每周2次的全身性力量訓練。長時間久坐后,每隔一段時間活動一下身體,如站起來散步或做一些伸展運動。3)控制體重:保持適當的體重,通過飲食控制和適量運動來達到理想的體重。避免快速減重,建議每周減重0.5~1.0 kg。4)血糖監測:定期監測血糖水平,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適宜的血糖監測儀。記錄血糖數據,并與醫生或糖尿病專業團隊分享,以便進行藥物調整和管理。5)藥物治療和定期復診:按照醫生的處方進行藥物治療,確保按時服藥;定期復診,與醫生討論病情和藥物治療效果,根據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2.1 成立健康教育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內分泌科主治醫生1名、護士長1名、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士3名。小組成員入組后由研究人員對相關成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情境體驗式健康教育內容、情境體驗式健康教育在T2DM病人中應用及相關注意事項。培訓結束后,對小組成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對病人進行干預。其中,主治醫生負責病人的診斷及治療、護士長及主任護師負責制定情境體驗式健康教育內容、主管護士負責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
1.2.2.2 情境體驗式健康教育內容
1)健康飲食體驗。通過展示正常飲食與高糖飲食的差異,讓病人親身感受高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如提供2個飲食盤,1個代表健康飲食,1個代表高糖飲食,讓病人比較兩者的營養成分和糖分含量,了解不良飲食對血糖控制的不利影響。2)運動鍛煉體驗。通過模擬運動鍛煉,讓病人親身體驗運動后血糖的變化。如在健康教育課堂上指導病人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觀察病人血糖變化,并與沒有運動的情況進行比較,幫助病人理解運動對血糖的調節作用。3)足部護理體驗。針對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問題,展示足部護理的重要性,通過模擬足部受傷、感染或潰瘍的情境,讓病人了解血糖控制不良對足部健康的影響,引導病人正確進行足部護理,包括保持足部清潔、定期檢查、正確穿戴鞋襪等。4)藥物管理體驗。通過模擬日常用藥場景,讓病人了解用藥的重要性和正確方法。如提供各種藥物使用注意事項卡片,讓病人進行正確的用藥選擇,包括劑量、時間和藥物相互作用等方面。5)胰島素注射體驗。通過模擬胰島素注射場景,讓病人了解胰島素基礎知識、儲存知識、用藥知識、注射知識及不良反應相關內容。兩組干預時間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心理健康狀況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9]和抑郁自評量表(SDS)[10]評價病人心理健康狀況。SAS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20~80分,gt;50分為焦慮,分值越高,表明病人焦慮情緒越明顯;SDS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20~80分,gt;53分為抑郁,分值越高,表明病人抑郁情緒越明顯。
1.3.2 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
SDSCA包括飲食管理、運動鍛煉、足部護理、血糖監測、遵醫囑用藥、高/低血糖預防等6個維度,共2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26~130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 效度系數為0.88 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11]。
1.3.3 血糖指標
采用歐姆龍血糖儀測定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采用免疫熒光法測量兩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1.3.4 生活質量
采用2型糖尿病病人生存質量量表(DMQLS)[12]評價病人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生理、疾病、心理、社會、滿意度5個維度,共39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39~195分,分值越高,說明病人生活質量越理想,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 效度系數為0.86 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 資料收集
由2名責任護士于病人入組當天及干預3個月后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向病人發放SAS量表、SDS量表、SDSCA量表、DMQLS量表,并向病人講解相關量表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病人明晰后向其發放相關量表,本研究共發出量表120份,剔除填寫無效問卷或失訪病人,回收有效問卷116份,有效回收率為96.67%。兩組血糖相關指標由主治醫生負責收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AS評分、SDS評分(見表1)
2.3 DMQLS評分(見表3)
2.4 FPG、2 hPG、HbA1c水平(見表4)
3 討論
3.1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2DM病人心理健康狀況
T2DM病人由于長時間用藥或治療會導致其心理壓力過大而出現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會導致病人產生應激反應,釋放出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這些激素可能會干擾胰島素釋放,導致血糖升高或波動[4]。本研究對T2DM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下降(Plt;0.001),研究結果與宋靜卉等[13]皮膚惡性腫瘤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獲得的結果一致,提示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2DM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原因可能為,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通過模擬真實情境,讓病人親身體驗糖尿病管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這種實際體驗可以使病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疾病的影響和應對方法,從而減少對疾病的恐懼和焦慮[14]。此外,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以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和積極的態度,提高他們對自我管理的信心。在模擬情境中,病人可以學習到正確的疾病管理技巧,并在實踐中逐漸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提高應對疾病信心,從而減輕病人不良情緒[15]。
3.2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提升T2DM病人自我管理行為
T2DM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是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為來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糖尿病,以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和預防并發癥的目標[16]。通過自我管理行為,病人可以有效地控制食物攝入量、藥物使用和體育鍛煉,從而減緩病情進展,預防相關并發癥[17]。本研究為了提升T2DM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對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CA評分比對照組高(Plt;0.001),表明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提升T2DM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分析原因可能為,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通過還原真實生活中的情景,讓病人親身體驗到糖尿病對生活的影響和挑戰。通過模擬真實情境,病人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不良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不當導致的后果,從而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意識[18]。此外,情景體驗式教育提供了實踐的機會,讓病人在安全的環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行動和體驗來學習和解決問題。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可以增強病人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糖尿病自我管理中[19]。
3.3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2DM病人血糖水平
T2DM病人血糖水平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發生風險[20]。通過積極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并發癥,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對T2DM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干預,結果表明,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FPG、2 hPG及HbA1c水平明顯下降(Plt;0.001),表明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2DM病人血糖水平。分析原因為,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模擬真實生活中的情景,如飲食選擇、運動鍛煉、藥物使用等,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其行為習慣,從而促使病人建立健康的行為,從而有效控制血糖[21]。此外,通過實際參與情景體驗,病人可以親身感受到改變飲食、運動等行為對血糖控制的積極影響,從而增強對自我管理的信心和動力,提升病人參與血糖管理積極性。
3.4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2DM病人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T2DM病人實施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可能為,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是一種通過仿真、模型、角色扮演等方式,讓病人親身感受到T2DM疾病管理相關情境及相關影響因素,以增強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和應對能力[22]。另外,通過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病人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疾病風險、病因和病情管理的重要性。病人可在模擬的情景中學習如何控制血糖、飲食調整、合理運動及藥物管理等方面的技巧,及不同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方法[23]。此外,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還能夠增強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同時病人可在模擬情境中積極參與決策和行動,逐步建立起對疾病的掌控感和信心,從而更好地管理好血糖,提升生活質量[7]。
4 小結
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T2DM病人心理狀況,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然而,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是一種通用的教育方法,難以滿足個體的特定需求。對T2DM病人而言,每個病人的病情和治療方案可能不同,因此需要針對個人情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教育內容。此外,情景體驗式教育主要通過模擬場景進行教育,但教育結束后,缺少對病人的長期跟蹤和支持。T2DM是一種慢性疾病,病人需要不斷管理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治療方案。因此,在日后研究中需要在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內容中加入長期跟蹤相關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琰,王紅霞,席玉紅,等.基于行為階段-交談方式對應的心理引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水平、心理韌性、健康行為的效果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 30(6):862-867.
[2] 史曉靜,張丹.針對性健康管理配合心理暗示對老年2型糖尿?。═2DM)伴情緒障礙患者心理壓力、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 30(3):352-356.
[3] 毛芳,肖玉琴,王海麗,等.回授式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困擾及希望水平的影響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 29(5):126-129.
[4] 蘇亞玲,姜振東.健康教育干預心理狀態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9):845-847.
[5] 胡小麗,印良美,徐青青,等.情景式疾病健康教育在腎結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 28(15):129-132.
[6] 劉園.情景式健康教育對白內障手術病人自我防護能力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 33(13):2016-2018.
[7] 王卉,胡浪靜,金艷,等.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胰腺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 19(12):1815-1819.
[8] 王富軍,王文琦.《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讀[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2 42(12):1365-1371.
[9] 王征宇,遲玉芬.焦慮自評量表(SAS)[J].上海精神醫學,1984(2):73-74.
[10] 姚芳傳,王春芳,蔡則環,等.抑郁自評量表(SDS)在神經癥患者中的作用[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303-304.
[11] 張永葉.中文版老年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9):5-7.
[12] 付陳超.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修訂與考評[D].長沙:中南大學,2010.
[13] 宋靜卉,王思思,袁勝華,等.情境體驗式健康教育對皮膚惡性腫瘤患者身體狀況、心理健康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 28(13):9-12.
[14] 馬青,莫鳳逸,邢蘭鳳.情景體驗式健康教育在胚胎移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2 21(4):20-22.
[15] 劉小麗,喬星.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 54(3):348-349.
[16] 杜精睛,李玥桐,李紅玉,等.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2 36(16):2904-2908.
[17] 王賢君,李純香,陳淑懷,等.應用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 26(23):133-135.
[18] 周紅艷,閆林平,周穎,等.基于信息化的情景互動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髖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藥,202 44(3):423-426.
[19] 李華,王萍,索建升.患者情景式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青島醫藥衛生,2020,52(4):308-310.
[20] 張英莉,馬燕,刁敏,等.循證護理模式對糖尿病患兒血糖控制及臨床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 28(13):63-65.
[21] 任憲芳.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8):170-172.
[22] 郁方.情景劇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0):153-154.
[23] 付春宇.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 20(26):182-185.
(收稿日期:2023-09-26;修回日期:2024-07-01)
(本文編輯薛佳)